小波眼蝶
Ypthima baldus zodina Fruhstorfer, 1911
命名由來:本屬種類翅腹有許多白色波狀紋,以此特徵稱為波眼蝶屬;本種體型在本屬種類中偏小,因此稱為小波眼蝶。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偏好出現於林下、森林邊緣明亮的環境活動,但雌蝶產卵時則偏好有遮蔭的林下環境,並會鑽入草叢中產卵。成蝶飛行緩慢,會訪花。
分布: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蘭嶼亦有分布。本種是平地淺山至低海拔地區常見的物種,但不同季節的外觀因環境多型性而頗有差異。
雄雌分辨:雌、雄蝶斑紋相似,但雌蝶前翅背面沿著眼紋有較明顯的V型白斑。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較類似的種類為大藏波眼蝶,但大藏波眼蝶後翅腹面有細密之白色波狀紋使翅面顏色偏白。
附記一:本種由丹麥動物學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1745-1808)於1775年命名,模式產地在印度。本亞種由德國昆蟲學家Hans Fruhstorfer(1866-1922)於1911年命名,模式標本雄蝶2隻於1907年9、10月採集自臺灣。
附記二:本種低溫型(乾季型)眼紋會減退,甚至幾近消失,後翅腹面的暗色線紋有時會形成暗色寬帶。
附記三:環境多型性:個體的外型差異是由環境因子所影響,濕度影響形成乾、雨季型;溫度熱冷影響形成高溫型及及低溫型;光照長短則形成長日照型與短日照型。以臺灣為例,北臺灣夏季溼熱、冬季濕冷,溫度的影響較大;南臺灣夏、冬季氣溫雖有差別,但降雨量造成的環境溼度差異為主要變因,因此北臺灣宜稱為高、低溫型,南臺灣則為乾、雨季型,不過中臺灣介於兩者並不易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