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絹斑蝶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Moore, 1883)
命名由來:本屬種類翅面綴有許多青白色半透明的斑點與條紋,翅面色彩有絹絲質感,因此稱為絹斑蝶屬;本種為臺灣產絹斑蝶屬中體型最大的種類,故取名為大絹斑蝶。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偏好在有遮蔽的環境活動,飛行緩慢,好訪花。在幼蟲及成蟲期會分別透過寄主及蜜源植物攝入不同的植物鹼作為防禦天敵的武器。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15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蘭嶼、綠島、龜山島、澎湖亦有紀錄,金門、馬祖之紀錄可能屬於承名亞種。
雄雌分辨:雄蝶後翅腹面臀區附近有黑色性標,雌蝶則無。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與本種最類似的種類是斯氏絹斑蝶,本種後翅底色為紅褐色,斯氏絹斑蝶為暗褐色。另外,本種軀體腹部背側為黑褐色,斯氏絹斑蝶則為黃褐色。
附記一:本種由奧地利昆蟲學家Vincenz Kollar(1797-1860)於1844年命名,模式產地在Mussoorie(位於印度北安查爾邦)。本種亞種模式標本雄雌蝶一對採集自日本Nikko(今栃木縣日光市),由英國昆蟲學家Frederic Moore(1830-1907)於1883年命名。
附記二:本種有較為顯著之遷移行為,目前已發現不少日本與臺灣間的長距離遷移案例。本種在每年5~6月的陽明山區會大發生,此時大屯山頂有正在開花的島田氏澤蘭,吸引許多斑蝶前來吸食。當時序進入7月,陽明山區的大絹斑蝶數量會突然減少,大部分族群擴散至中海拔山區,少數個體則飛至高空後隨著西南氣流吹離臺灣,其中多數個體在海上迷航,部分幸運的可飛到日本。日本研究人員亦曾在本種翅膀上標記,以了解其移動模式,當秋天東北季風吹起,本種在日本北方的族群會往南方移動,過去在陽明山、屏東、蘭嶼都曾發現從日本飛來的個體,最遠的紀錄是飛至直線距離約2500公里遠的香港。
附記三:幼蟲會透過寄主植物攝入植物乳汁中的植物鹼,內含有毒的強心配醣體CGs(Cardiac glycosides),這個成分會影響生物身體的神經傳導以及排泄等作用,甚至會致命。成蝶則是吸食砒鉻碇植物鹼PAs(Pyrrolizidine alkaloids),這種植物次代謝物對動物肝臟有害。此外,PAs也是斑蝶雄蝶產生費洛蒙「斑蝶素」的原料,求偶時雌蝶會偏好選擇體內PAs較多的雄蝶,因此雄蝶對含有PAs的植物總會忘情地吸食,如菊科光冠水菊、澤蘭屬植物、紫草科狗尾草等植物都含有P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