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路邊為原子筆灌墨 作者:郭金燃

寫字必要的兩樣道具:紙和筆,看倌,您可曾想過如果沒有,您怎麼辦?

今天,年青朋友看完本文後,可能覺得很不可思議或贊歎造化的神奇,文明人類怎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又怎麼用這樣的辦法解決?

一、草紙

用稻草等做原料製成的紙,一般呈黃色,棕褐色,甚至接近黑色,表面很粗糙醜陋,有時甚至會突出一些稻草絲(因用稻草粗製濫造)。多用來做包裝紙或衛生用紙。

南越首都西貢於1975/4/30淪陷前,草紙因紙質差,價錢廉宜常只用於置放或包裝貨物,或做頭盔之裡襯,假皮夾、鞋子等之內墊等,甚少用於寫字或印刷。

不過,在越南北部,由共產統治之國度,則自1945/9/2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宣布獨立時起,很多時候因百物奇缺,不管寫字或印刷均以草紙(見圖)充當。

西貢淪陷後,因越共違反1973年簽署之巴黎和平協約,被以美國為首之民主國家拒與往來,越共僅能與貧窮落後之社會主義國家打交道;另方面,由於越共堅持實施馬克思之計劃經濟,亦即越共所稱之包給經濟制度(Thời bao cấp),導致嚴重欠缺各類民生物資,國家生存所依賴之原物料幾成真空狀態。於是,在北越已行之三十年之用草紙寫字及印刷之習慣遂在全國「統一」施行。全國教科書、報紙、各種印刷品均以草紙印製,至於個人書寫書信、文章等亦皆以草紙呈現。

草紙的紙質很脆軟,甚易破裂。且由於紙質結構鬆散,吸水性很強,寫或印在草紙上的字很易褪色而且字體容易散開以至湮滅。在草紙上寫字也很辛苦,特別是如果使用沾墨的鋼筆或墨水筆,因紙面吸水力強,字體更容易變樣,弄得一塌糊塗。如果用力書寫,則很可能拉扯到稻草絲與筆尖纏繞在一起。

二、在馬路邊為原子筆灌墨

如上述,越共因違反巴黎和平協約揮軍攻陷南越,導致被各民主國家貿易制裁,原子筆屬於受制裁商品中之一項。原子筆的墨水用完了,以往辦法是扔掉換一根新的,不過,現下卻是有錢也買不到新的!

怎辦呢?於是產生一種新行業名叫:「在馬路邊為原子筆灌墨」(Bơm Mực Bút Bi)

執業者只要騎一部腳踏車,在看對眼的某一街角停下,然後慢條斯理的從腳踏車上取下各種職業道具,包括注射針筒,除墨酒精、墨汁、金屬筆頭、彈珠、塑膠內管(筆芯)等等,隨便放在一張桌子上,甚至連桌子也可省略,將所有道具放在腳踏車的吊籃上,公告「開工大吉」。

每當「顧客」的原子筆墨汁用完,「上門」請代為灌墨,「執業者」須先洗淨用於盛墨之塑膠內管(筆芯),避免不同原料之墨汁混淆。假若彈珠壞了,則更換另一顆彈珠---當然也是舊的,不過仍可使用。然後,因塑膠內管十分細小,必須先將墨汁盛入注射針筒內,再從注射針筒灌入塑膠內管。稍為測試能寫出字來,便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貨銀兩訖。

整套交易過程中,「墨汁」及「彈珠」是關鍵道具。墨汁必須是質地較黏稠的油性液體,避免汁液倒漏出來。彈珠則是一顆嵌在金屬筆尖上很細小的圓形金屬,常為鋼、黃銅或碳化鎢化合物(tungsten cacbua),直徑約0.51.2公釐(mm)之間。當寫字時,彈珠在紙上磨擦滾動,將它另一面接觸筆芯內部的墨水帶到紙上,留下書寫痕跡。

說到原子筆的彈珠,在南越淪陷後,真是奇貨可居。因原有已用過的原子筆彈珠壞掉,必須更換新的,而市面上卻壓根兒沒有這種東西販賣,唯有轉向黑色市場交易,這便是為何共產國家黑市特多的原因。筆者有一位朋友在淪陷後,其親戚從外國寄給他數盒原子筆彈珠,而負責把關之越共海關人員卻矒然不知這些彈珠之價值,讓筆者朋友輕易領取。當然,其後再有人想如法炮製,均被越共海關機警攔下。蓋因彈珠之體積極小,每一小盒便可盛裝甚多彈珠,朋友似乎曾說每一盒可換取一兩黃金,其時偷渡之行情約為每人八兩黃金,故八盒之彈珠足供偷渡之資。

其實,為了節省一點錢,將用罄墨汁的原子筆重灌,漏墨之風險甚高。因原子筆之墨汁是原裝貨,專為原子筆設計,若採用一般墨汁重灌,因其濃稠度偏低,極易滲漏,墨汁滲至背面,導致辨識困難。筆者便親身體驗過,將一根剛灌滿墨汁的原子筆插在口袋,回到家裡發現整件白衣變成藍衫,因墨汁都漏了出來。還有,生產原子筆工廠原來的設計是用完即丟的,如今,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彈珠會磨損,字體變得斷斷續續;甚至彈珠崩裂一丁點,寫字時,便會將整張紙割破撕毀。

筆者經過多次找過多「家」專為原子筆灌墨的「業者」,上述各項缺點均一再發生,而且愈演愈烈(因越南經濟每況愈下),最後,筆者唯有釜底抽薪,高價向別人購買一枝全新的原子筆(因其親人從外國寄回若干新的),這才終結原子筆的噩夢。

【左上各按鈕為作者之各「稿件名稱」;下列各按鈕為越戰的前因後果專輯之各篇文章。敬請用滑鼠輕按一下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