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章 【新立寨】位在群山環繞的盆地上,如何逃走?

  • 【新立寨】位於群山環繞的盆地上

我們的車隊抵達時,已有兩排幹部站在大門前等候,他們幾乎都是武裝的。他們的黃色制服及軍銜,我們在【南越】各寨從來都沒見過。我們獲解開手銬及入寨。一塊綁在大門上的標語布條寫著:【歡迎各位投入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新立改造寨】位於群山環繞的盆地上,我們從寨眺望,看不見外邊世界。唯一通到寨的道路是一條寬約六米的粘泥路,路的起端便是【玉碼頭】。這碼頭冠上區域內一位建設碼頭的長者名字。誰要從河內來寨則要搭乘火車從蔭上站上車,然後轉乘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渡船】,所謂渡船只是一艘【用手划的小艇】沿著北部最大的河流【紅河】支流進來,到了玉碼頭再轉來寨則只能【騎腳踏車】或【走路】。

  • 【新立寨】共有七個分寨

新立寨共有七個分寨,均以K取名,從K1K7。我們被安置的分寨是K5,也是全寨指揮部的中央本營。K1K2 K3是另三個大寨,其他的K則較小。從玉碼頭進來最先遇到K5;最後的KK1,距K5北面約15公里。K3K5被名為A-Mai”的溪流相隔,這溪是全寨及附近居民的用水來源 K2位於K5K1之間,K4K5西面約10公里。K6K7是兩個中轉站接收各種物資供應全寨。

從【玉碼頭】到K5的粘泥路長約15公里,要經過一處被稱為【貞坡】的很斜坡道,此坡道甚高且下雨時極之溜滑。此路在轉入K5之叉道時,須通過野牡丹田,因此地有甚多牡丹田樹故以其名名之。野牡丹與桃金孃是同科植物,其花淺紫色果實深綠色。在轉彎處置一牛棚作為路標,俾分別屬於寨的土地及附近山區和樹叢土地。從這轉彎處通到寨約八百公尺。

新立改造寨之K5分寨之建築分成兩部份:【行政區】及【寨區】。

K5之行政區亦是寨的大本營。它包含三列供做辦公室之U字型磚屋。U字型底部是主要磚屋,它有高地基及寬敞美觀,它是全寨及K5寨長之辦公室。U字型兩邊磚屋是負責第五區之監視組及幹部委員會辦公室。U字型兩邊後方有四列茅屋,專供獨身幹部起居使用。另有四列茅屋建設在單獨區域,專供有家庭之幹部使用;此區域附近有一托兒所,方便幹部托育小孩。在寨的周遭分佈很多【管型茅屋】,供作寨員之勞動地點,也是夜間寨之崗哨。

寨是一正方型區域,每邊長約五百公尺,周遭以磚牆包圍,牆高三公尺,上面還有約一米半之鐡絲網。除了正門,兩邊圍牆下全是溢水深溝。正門是兩層磚屋,兩邊有崗哨,崗哨上層是【值日幹部】之辦公室。正門寬約六公尺。

K5之寨區則分成四區:A區、B區、醫務室、廚房與會場區。

走進寨,通過正門是面積約一公畝之大廣場,供作觀察區及寨員去勞動之集合區。A區在右邊角落,包含四列頂蓋蒲葵葉的磚屋,被一列房舍包圍,諸如競賽組房舍、管教幹部房舍、及【寨員飯堂】等等。A區內各房屋均被兩公尺高的磚牆隔離,磚牆上面加裝破玻璃瓶。每一幅牆有一扇小門。

B區在寨的左邊,包含兩列沒設籬笆的房屋。每一列屋前左邊是一個每邊長十及十五公尺,深約一公尺半的長方形池塘盛裝飲食及洗滌用水,這地的水是從放在溪流旁邊一台泵水機泵進來。每一列屋分成兩囚房,每一囚房又分成六室,每一室寬五公尺,前後兩室堆放雜物,中間兩室做衛生間。

  • 寨內的囚房分成上下兩鋪

囚房長約三十米寬約五米,在囚房末端有一扇木門,可以從外邊用一根木條穿過鐡環將木門鎖上。十四個窗框有鐡欄杆卻沒有門,其中每邊有六個,另兩個在前後兩頭。這些窗框終年不掩蔽,甚至冬天嚴寒也如是,目的是要監視內部。

用鐡框建造的兩列兩層L型鋪位,墊上木塊作為寨員之睡覺處。誰睡上層得爬上由短鐡條焊接陡直鐡框所成之階梯。寨員放置東西之架子沿著上層窗框以上之牆壁設置,至於睡在下層之寨員則放置東西之架子設在廁所前面。鋪位之下層比屋基高出六公寸,而上層則比屋基高出二公尺,因此,睡下層的人【不能在鋪位上站直】。

兩列鋪位之間有一寬約兩公尺之通道,通道盡頭便是廁所。屋頂使用竹皮編織,其上隱藏嵌入之刺刀鐡絲網。晚上只有一個掛在房中央的小燈泡透出微弱之光線,然而,在九時後停電,被一盞【油燈】代替。這盞油燈是使用一個從瓶頸橫切的玻璃瓶子,內盛煤油,再將燈芯插入煤油而成。

  • 囚房內的【衛生間】

在囚房內之所謂寨員衛生間,是一寬約三米長約六米,後邊是廁所前邊是倉庫的房間。廁所是一個高約半公尺的【糞坑】,有兩塊水泥製造腳掌形的腳踏墊,中央是一個小孔,下面放一個木桶。囚房外邊有一道小門通至糞坑,每日清晨將新增之糞便從小門取出,以便做稱為人類糞之【肥料】。這是越南北部很普遍之【糞坑】,稱為【三格坑】。睡在舖位下層的人,其個人物品放置在廁所前面的架子上,這裡有三個四格的架子沿著牆壁放置自成一個小房間。衛生間之門無法關緊,故囚房內經常飄著一股【臭味】。

  • 新立寨的【醫務室】

醫務室區域是一列長約三十公尺寬約六公尺的磚屋,四周以刺刀鐡絲網圍繞。若從外邊進入,醫務室之正門右邊是栽種【南藥】之園林。醫務室之右邊是一個飼養吳郭魚小池塘及一片種植空心菜的田地,空心菜是越南人很常用的菜餚,可替病人滋養身體。右邊, A區附近是一列桑樹,是一種【鎮靜劑】。

醫務室內沒有醫生或護士,只有數位獲寨監視組信任之寨員及一名幹部負責。這些人對於防病及治病沒有一些學識。醫務室內的藥品幾乎都是由樹葉或樹根輾成粉狀,然後搓揉成小丸子,這便是所謂【民族藥】(譯者註:另一名稱是:【南藥】)

  • 新立寨的【會場】

【會場】是寨內最大之建築物,約八米寬五十米長,地基周邊為直線形之磚塊,面向寨之大門。會場上蓋使用蒲葵葉,牆壁則採泥土與稻桿攪拌後塗抹。用竹子製作窗戶及會場前面的大門框架,此門與寨的正門平行。在會場另一邊有一個用紅幕遮蔽的凸起平台,說明這會場是要表演文藝節目,不過會場卻是空蕩蕩的。

  • 新立寨的【廚房】區

【廚房】區位於會場旁邊,在寨之左邊角落,包含兩列L型茅房,一列用做烹飪,一列在本區末端與會場平行用做倉庫及分發飯食給寨員。廚房區四周有鐡絲網圍籬,左邊有一大門讓在廚房工作的人出入,右邊有一小門讓寨員進來領取飯食及飲水。

烹飪的廚房是一間沒有牆壁的茅房,有六個爐灶,其上有六只大鑊,三只煮菜或飲水,三只煮飯(或正確一點應是煮木薯、玉米或印度人【飼養家畜】的高粱)

從遠處便可看見廚房附近有一個寨內唯一的【水井】,井上有一根很長的竹子作為槓桿,竹的一頭包著一塊大鐡片,另一頭捆一條繩子吊掛一個盛水的桶子。在旱季,井水很深但很清;在雨季,井水上升至井口但很濁。不過,【濁水仍然得喝】。

在廚房區還有一間小茅屋用作關閉替廚房拉車做活的【水牛】,牛車是廚房唯一的交通工具。南部的牛車與北部牛車不同處,在於南部牛車的車輪用木製造套上鐡的車圏,而北部的牛車車輪則以汽車外胎製造。此外,北部用【水牛】拉車而非像南部用黃牛拉車,故我們叫它為【水牛車】。

  • 解開【手銬】進寨

獲解開手銬後,我們排成兩行進入寨內,越共不再檢查我們隨身物品,我們被送至A區。我屬於第一隊故進此區一號囚房,當我進入房,我聽到阿遵呼喚我到他已替我保留位於房間角落之上舖舖位。每一舖位已放上一張草蓆,一幅布蚊帳,兩套囚服,一頂蒲葵頭盔。

阿遵、阿幸、阿錄和我佔了可容納四人的上舖,因此,我們容易講話不怕被別人聽到打小報告。

我在寨的第一件事是去列屋前面的湖旁洗澡及洗衣服。我用有一根繩子綁住的塑膠水瓢將水從湖內拉上來,洗刷完畢,我稍覺舒服然後試穿囚服。我們互相觀看頗感怪裡怪氣。最妙的是我們生平從未見過【蒲葵頭盔】,我們對這款囚犯制服實在忍俊不住。我們看來太像以前看過的中共工人在勞動時的照片。青色的制服讓我想起北部詩人【素友】的數句詩作:【然後一天脫青衣,沒銬沒鏈沒鞭伺】。素友所稱之【青衣】是法屬時期之囚服,但已被【北越】共產倣效。

  • 被【監禁】而沒有【刑罰】實在够【狡詐】

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不是【囚犯】,我們只是改造寨的【寨員】!囚犯是有案子的,我們則沒有。我們要改造【進步】然後才可重返外邊社會;換言之,如果越共認為你不够【進步】,便別想回家。被監禁而沒有刑罰實在够【狡詐】。

  • 享用從報到入寨以來最豐盛的一餐

約下午二時,數名刑事犯將食物帶進飯堂,然後幹部進來叫我們去吃飯。那是自從報到入寨以來最豐盛的一餐,每六人獲分配一鍋飯,一大鉢水牛肉,一大碗湯及一大碗豬肉。飯內混雜了什麼東西我們看不出來,若干人說是一種豆,後來我們才知道那是【高粱】,是印度人【飼養家畜】的食物。水牛肉是一種很韌的肉,這是我們首次嘗試。在南部,民眾很少吃水牛肉,但在北部,吃水牛肉十分普遍。我們無法吃光這些食物,我們決定將剩餘的收起來帶進囚房以便繼續享用。此時距吃晚餐尚太早,但午餐時間則已過許久,因此,一些人仍等候吃平常的晚餐,希望再有一次如此豐盛的飯食。若干人且不將剩餘的食物帶走,說嗣後他們每日都會獲如此招待。

這些人真是盲目樂觀!此日沒有什麼晚餐了。下午六時左右,我們被關進囚房內,我因太累很快便睡著。

  • 全寨的頭子講話

次日,我們要上會場聽寨長【垂同志】說話。他人稍瘦且臉無血色,高約1.62米,穿白襯衫放在黃長褲外邊,看來頗有越共高級幹部的派頭。他的演詞與其他演說者相同,十分流暢,因他們都唸【同一稿子】。

阿垂是全寨的頭子,第一眼看他,頗有人緣,但仔細觀察,此人【說話不露牙,笑不張唇】,我們知道他是十分險毒的人。他有胡志明家鄉藝靜省之嗓音,甚難聽清。他使用很多胡志明寫的詩加入他的講詞,但,其實阿垂之講稿主要是強調【黨和國家】關心那些對人民有罪的傢伙們改造情形。我們被送至此處,是為了要與中央接近,使改造有更順利之條件,有更足够之勞動及學習環境。

最後,他結論,誰先【進步】誰先回家。我們在每一個改造寨聽同樣一句話,說來說去,沒什麼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