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忠雄

Tadao Kano, 1906-1945)

鹿野忠雄(Tadao Kano,1906-1945)為日本博物學者對於臺灣的生物、地理及人文等各方面的研究頗具貢獻,其著作《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記行》更是臺灣山林文學的典範。

  • 1921年江崎悌三(Teiso Esaki,1899-1957)首次來到臺灣,並歷時兩個月採集昆蟲標本,返日後將此次的見聞寫成<臺灣採集旅行記>及<臺灣紀行>,當時年僅15歲且從小就對昆蟲有濃厚興趣的鹿野忠雄首次與江崎悌三碰面,鹿野見到臺灣豐富的昆蟲相,對臺灣產生嚮往之情。1925年赴臺就讀剛要設置的臺北高等學校(今國立師範大學前身)並於1929年畢業,1930年返日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就讀至1933年畢業,隨即在1934年以臺灣總督府僱員身份返臺從事臺灣原住民及南方民族之研究,期間仍有許多生物學和臺灣地理的研究與發表。然而二戰期間,鹿野於1944年任日本陸軍僱員赴北婆羅洲從事民族調查後,自1945年8月失蹤至今。

  • 鹿野忠雄在臺期間,勤於登山採集,足跡遍及各山地、綠島及蘭嶼,研究範圍橫跨昆蟲、鳥類、哺乳類、動物地理學與民族學等領域,此外,鹿野忠雄在紅頭嶼(今蘭嶼)從事生物地理學研究,發現蘭嶼動物相與菲律賓有不少共同之處,而將Wallace Line的北端延伸至臺灣本島與蘭嶼之間,此線則被稱作鹿野線(Kano's Line)

  • 鹿野忠雄起初在原始的臺灣山區進行蝶類及甲蟲類的研究,蝶類的研究報告則集中在1927-1932年間,這也是他1925年至1929年在臺求學期間所採集的成果,合計有關臺灣蝶類研究的著述共有36篇。目前臺灣產蝶類中,由鹿野命名的蝶類有兩種:黃閃翠灰蝶Chrysozephyrus kabrua niitakanus臺灣鐵灰蝶Teratozephyrus yugaii以鹿野為名的亦有兩種:圓翅幽眼蝶Zophoessa siderea kanoi、巨波眼蝶Ypthima praenubila kano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