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訪問實施計劃

台 中 市 文 雅 國 小 家 庭 訪 問 實 施 計 劃

92.08.29校務會議通過

壹、意義:為增進教師與家長的聯繫,瞭解學童家庭與生活狀況,以提高輔導學童之學習效果。

貳、目的:

一、增進師生及家長良好的互動關係。

二、瞭解家長的管教方式及經濟、情感狀況。

三、瞭解學生在校內、外生活表現及交友情況。

四、瞭解家長對學校及班級教育的認識與期望。

五、促進家長對學校及班級教育的合作。

參、實施方式與時間

一、全校全面性的定期訪問:依校務計劃輔導工作行事曆安排之日期定期訪問。

二、特殊訪問:以特殊困擾學生為對象,視需要進行。

三、電話聯繫:隨時視需要進行。

四、書面聯絡:隨時透過家庭聯絡簿及班刊、書信等進行。

肆、實施方法

一、訪問前準備工作:

1、擬定計劃,列出訪問對象、訪問路線(由遠而近逐次訪問),及聯繫學童帶路。

2、詳閱學生資料(學籍資料、輔導資料及在校成績等)。

3、事先透過通知單或聯絡簿預先告知家長及學生家庭訪問的時間。

二、進行家庭訪問時:

1、與家長晤談時應尊重家長對子女的態度,事先準備好話題,力求慎重保密的態度。

2、晤談當中學生應該在場,以尊重學生免除其心理的不安,並從中觀察親子關係及家庭氣氛。

3、訪問後盼能得到一些具體的結論,如:

(1) 改變家長和學生部分的觀念或態度。

(2) 使家長瞭解學校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期許。

(3) 家長與子女共同願意和教師配合做新的嚐試或努力。

4、家庭訪問時應注意事項:

(1)避免在家長面前作紀錄,尤其忌諱一一當面記載。

(2)對於學生的家庭生活或家長職業不要隨便批評。

(3)不要在家長面前批評或斥責學生。

(4) 不要在家長面前批評其他學生、家長或老師及學校。

(5) 涉及家庭或個人秘密時,不要隨意打聽。

(6) 除非情形特殊,否則訪問不要佔用太多時間。

(7) 如果需要進一步的交談,應另約好訪問時間或地點。

三、家庭訪問後的工作:

1、為使家庭訪問收效,訪問後需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絡,密切配合。

2、儘速整理訪問紀錄,填寫在學生輔導資料記錄表內。

3、整理家長提出之有關問題,依權責確實答覆家長的問題或送交學校彙整答覆或改善。

4、通知相關學生作諮商約談並追蹤輔導。

伍、實施之困難及其克服方法

一、實施訪問前,必須對全班說明訪問的目的及意義以去除學生對於家庭環境的自卑感。

二、訪問前,務必使家長了解此行對其子女教育有很大幫助及必要性。

三、訪問時,務必有兩位以上學生在旁或教師、同伴陪同下進行訪問,以維護教師人身安全。

陸、本計劃經校務會議通過,呈 校長核定後公佈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