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侯太極拳名稱要義

楊健侯太極拳名稱要義 --魏樹人


太極拳內功


神意氣是構成傳統太極拳藝之內功的三要素。通過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途徑和方法訓練、積儲而成內功。太極拳內功蘊藏在拳架之中,主導、催促著形體產生與內功變化相關的動靜、開合的運動姿勢。這是太極拳陰(內功)陽(拳架)相生,內外相合之基本規律的體現。



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積累在行拳和揉手中的體現,由積功日久始得之。惟拳藝進展到中級階段才對拳中之“神”的運走有所感知。最早是在盤拳過程中意識到的忽隱忽現,進而神的顯現對行拳、揉手的幫助非同尋常,令人興奮而又不可思議。待真正掌握了行拳之規律以後,人的理解力與反應速度會大大提高,處變不驚,應對自然。外在氣定神閒,內在聚精會神,可在瞬間與意念、內氣的行止相契合,支配調動內功的運走於無形。在行拳與揉手中,“神”所表現出的奧妙與威力超乎想像,生機勃勃、變化莫測。神的運用不受身體內外所拘,亦不受時間、空間所限,能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發揮其養生和技擊作用,不受外物干擾,亦無阻礙。



太極拳對意的運用發自內心。所謂“心誠於衷(中)而顯於外”之中位於胸部正中、兩乳之間。此處亦是中丹田的所在。前人圍繞著胸部十字中心這個點在太極拳論中做過許多文章,譬如:“手從口出、手從口收”“發於中、形於外、達於四圍”“有心不用何時曉”“運用在於心”等等都指明了心意在太極拳修煉中的特殊地位與重要性。


“意在先”“重意不重形”是初學階段由用力做勢向“意領招出”過渡的思想基礎。從一開始學拳就要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如何用意識引導動作上,一招一式都要以意識引領著形體的運行,從而逐步進入“招中有術”的階段。


初級階段:為“從無意到有意”,必須在鬆散的基礎上“意氣”才會出現。意與氣是分不開的,氣必須由意領而通出,為意在先,即意在前引領內氣通出。當一“松”“散”,以意領氣通出時為意氣引催姿勢。


中級階段:由於認識到“凡此皆是意不是形”,“意”才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進入意的頻繁出現階段,“為從有到繁”過程。


高級階段:在“意”的頻繁出現中感覺到“意”的用途雖多,但彼此的顯現、運走皆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表現出極強的共性和規律性。在拳論中提醒學練者要注意“有意確無意、無意出真意'的論述。真意的流露不摻雜人為的貪心與雜念,於意想不到中自然出現。高級階段為“從繁到簡”過程。



太極拳中運用的氣非指口鼻呼吸之氣。惟有修煉到行拳時感覺不到呼吸的運行,才能真正做到內在氣息的均細勻長,此氣來自於先天,是生命之源的“真氣”,也稱“元氣”。


前輩健侯公就太極拳之氣的修煉相應地指出:練拳時要“不呼不吸”。不呼不吸是不以呼吸二氣為念練拳,並非摒息閉氣。這樣在練拳時才不會提著氣,使氣含於胸部產生氣滯。


初級階段學練內氣催姿勢時,內氣的運行往往夾雜著呼吸之氣,是以肌肉的繃張之圓來促內氣,長此練習亦得不到真的內氣。必須要有“鬆散”之意的引領,意氣相融在體內周流,自己毫無覺察和感觸,而自然運行鼓盪,故拳論中有“有氣則滯、無氣尚剛”的說法。有氣是指有呼吸之氣的阻礙而使內氣的運行不能自然流暢“則滯”;“無氣”則是指修煉到沒有呼吸之氣的攙雜階段,才能體現到內氣的運行暢通無阻之剛強“尚剛”。


中級功:是內功繼“鬆散”進入“通” 的階段。松是縱向的而散是橫向的,“松”比較容易做到,而橫向的“散”因受身體條件的限制,有些部位不易做到,致使“鬆散”不能均衡,“通”也很難實現。例如內氣由兩胯通向兩大腿時即受阻,無論如何也不能通達兩小腿,形成大半截練拳。解決這一問題的奧秘是:胯圈鬆散,使內氣向四周通出,形成無邊無沿的胯氣圈,使雙腿亦隨之散出範圍與軀幹幾乎相同的氣勢。這樣內氣與外氣相互融通,形成內氣促使、外氣引領的一種無形動力,便可在周身上下通行無阻。


高級功:達到“身空、氣通”的境界,身空是全無身體邊緣的感覺,氣在人體任何部位都能直來直往,人體的每個毛孔都能滲入、溢出所需所棄之氣體,自身毫無察覺、更意識不到。氣在體內外廣泛高速地交融,源源不斷地提供生命所需的元氣,使精力旺盛、氣勢充沛、一身舒適、萬法自通。


太極功要訣


煉神歌訣


心令形運身從心,體內舒鬆形自停。混沌初澄心定意,沉著轉換神自提。


宇氣落頂頭光釋,心中寂然靜生形。空濛之氣腹自納,勃然不懈背光生。


二目炯炯乾坤轉,時機奧妙現神通。


煉氣歌訣


兩臂落時身散空,無我無為入化境。正氣沉降意氣起,手擎內氣兩旁升。


兩手虔接承天露,丹球出現頂凌空。兩手攏合丹入腹,浩然之氣留正中。


煉意歌訣


身空背融內氣生,雙手意沿山字行。山字兩邊領手出,中間一 合身中。


循環不止陰陽轉,開合相寓意分明。 (轉神、意、氣練習方法)


鵠星


神意氣用法之一,“鵠”指靶,“星”指靶中心之點。在拳術中鵠星是固定不動的,可以隨時出現與消失。鵠星有兩種用法:


1.在盤練拳架過程中以拳背中指根處瞄向該靶中間之星,簡稱“問星”。


2. 鵠星猶如鋼繩集束,牽引周身意氣似網目般向其匯集,稱之“意氣集向鵠星”。


茫點


神意氣用法之一,又稱“空點”。是在身前空曠之處的一個目標,常凌空運行,於瞬間呈現、瞬間消失,並能向任何方向運走,它的運行軌跡即是意氣的流走途徑,其顯與消即意氣之開與合。


注:若直以二目尋找,搜遍凌空也見不到茫點的踪影,秘傳之法為視線需自兩眼外眥[粵音:寨](小眼角)向身兩側略前方延伸,即二目廓視,茫點才會自然呈現眼底。其奧妙是廓視為開,恢復常態為合,先開後自合。於一開一合中自然呈現出茫點的反射。


三關(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


高級階段全身已鬆散成圓球狀的氣勢輪廓,故不再強調三關在體內的位置。三關的運走方式大致分為四種:


1. 三關豎立:意想的三關上端豎起而後微下落,感覺周身意氣蓬勃、精神提起。


豎立三關:是以三關的上端豎正三關。


2. 三關前長:先要心中一“靜”,隨即會呈現意想的三關上端向前上方微長的情景,此時周身會有一種在鬆弛中自然舒適之感,精神亦為之一振。


3. 三關後撤:意想三關的下端係有一條細繩向後牽拉。其奧秘是要“心中一沉著、再一靜”,三關之意方能順遂地向後運行,牽引身形輕鬆自如的舉步後移,身心皆呈現舒適美感。


後撤三關:只是三關的最下端向後略下方一撤。


4. 領起三關:意想三關像一條絲帶正在向前上方輕輕提起,引領著身形輕靈自如地舉步前移,周身上下毫無滯礙,精神隨之提起。


三關領起:只是三關的最上端向上領起。


立體十字的矢狀軸、額狀軸和身中垂直線


矢狀軸是中心與勁源前後相通之縱軸。內氣透過十字中心集入背後勁源或自背後集聚勁源通過胸前十字中心湧出,都是沿立體十字矢狀軸流通。


額狀軸是由兩肩構成的橫軸。


身中垂直線

是衡量與實現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的一條垂直意識線。平送腰胯、變換步伐都依靠這條垂直意識線,它上端位於頸項,下端直垂兩足之間。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要依靠身中垂直線的移動來確定身體重心的落點並達成上身與兩腿動作的上下相隨、平送腰胯和協調配合。身中垂直線在養生方面則能起到預防老年人的腰彎背駝、調治胸背不適等作用。


身中垂直線與鍾錘雖然在身內所處的位置相同,但所起的作用並不一致。身中垂直線與二四點相配合而使兩腿有虛實之分。身中垂直線不能上提下落,只能向前後、左右直擺。當人體直立時,通過身中垂直線的運用,身形可以達到“上下一條線”的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行拳運功時則能做到“平送腰胯、手腳齊進”。待功深時,身中垂直線會膨脹粗大成浩然正氣,擺動更趨靈活。


而鍾錘既可以向前後左右悠蕩,又能旋擺,還可以在胸胯之間上提下落。盤拳時,身體短速、靈動的旋擺,悠蕩動作都賴於鍾錘從中主導。


身中垂直線與鍾錘不會同時出現、同時應用。所謂一心不可以二用。當運用身中垂直線時,身中垂直線即出現,用過即消失。鐘錘亦是如此。


浩然正氣


是在肩、腰、胯三道氣圈中心,由上而下沉落的一股凜然之內氣。位同身中垂直線。


十字中心一靜


周身氣勢彌散成輪廓後已無內外之別,動靜開合皆依靠立體的十字衡量,十字中心即人體的中心,當十字中心一靜,意氣集向十字,意想十字、逐漸縮小到無,而勁源的氣勢自然鬆散而出,沿兩臂輪廓運行。


胸中一沉著


意氣在腰氣圈中心一沉著,即沉向胯氣圈中心,隨之氣勢自然向兩側輪廓迂迴升騰。


胸中一靜


胸部內氣運走時以神意使之悄然靜止。


胸中一定


胸部內氣運走時以神意使之短暫一定,隨即令其自然運走。


中心一吞


胸部正中較小範圍內瞬間一吞納。


胸部一吞


整個胸部將意氣全部吞入。


胸中十字


意想的十字在胸內為胸中十字。


胸前十字


意想的十字在胸前為胸前十字。


運走內勁一定


在高級功中,內氣的運行已無先後之分、亦無內外之別,並與神意相合,形成一種整體的“內勁”。內勁在無論朝任何方向運走的途中一定,內氣都會依慣性湧出。


心中一怔


不依主觀想像而突發的現象,所以心中一發楞。例如:做高探馬中的斜圈時,想像著意氣是被鵠星吸引而去,不料其卻繞經鵠星後側迂迴而返,此時不由得心中一怔。


心神一定


當意下徬徨時心神一定,接著出現的奧妙會使你心有主見。例如:在雲手中,鵠星突然消失,不由人心意徬徨;接著要使心神一定,茫點才會出現。


心中一靜


心中短暫的一靜,意才開始新的運動。例如:做白鶴亮翅時,雙手向鵠星平擠後,心中一“靜”繼而才會使意想的右翅撲入沙窩底,通出採內勁。


心吞意納


以心口窩將意氣吞入使背氣呈現。例如:做倒攆猴時,意氣由十字中心透向背後,必須“心吞意納”,意氣才能引領兩臂圓張外展。


心令意定


欲靜定時須以心施令,意才能一穩定,使內勁一蓄。例如:玉女穿梭中通注大槍中的內勁回返時先要心令意定,大槍中的內勁才會自然回蓄於兩臂。當進入下一槍式時,內勁又會再度通注大槍中。


行拳規律:起始、運行、終止、變換


盤拳架時,首先要意識到整套拳架是由一個拳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到下一個拳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如此循環往復所構成的。要認清和把握這一行拳規律及神意氣之間內在的聯繫才能正確的演練拳架。


1.起始:這裡的起始不是身形、手勢動作的開端處,而是指自身之神意氣萌動之初。拳論講:"神為統帥",首先要使精神提起。精神提起必須通過收視返聽才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後方可心靜。心靜則意專,才有"心為令"之說。心是發號施令之處,誠所謂"運用在心"。氣為旗,即內氣為驅使。內氣非呼吸之氣,先師指明內氣的作用是催姿勢。不要誤認為內氣是在身內一股一股呈波濤之狀催促身形手勢的運行。這種內氣催動姿勢是連綿不斷地循拳勢的走向而彌散的。它的流走即無體內體外之區分,亦無努氣、憋氣之感覺。在神意氣的綜合作用下,催動形體開始動作。


2.運行:身形手勢始終依賴神意之引領和內氣的催動而運行,絕不要單一地只做形體動作。由此才能意識到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必須做到"意在先",這樣將"凡此皆是意,不是形"的至理明言從習拳之始就落到實處會少走很多彎路。長此以往,重意不重形、妙在五陰五陽的行拳意識才能逐步建立起來。


3.終止:身形手勢的開合是有限度的,而意氣的運行卻不受任何外在條件所限制。當姿勢開出或合回時,身形手勢都要留有迴旋的餘地,才能恰到好處地體現直中有曲、曲中求直的妙趣。此處須加註意,形到終點時並不等於意也到了終點,意不受形的支配,只依心發之令而行止,所以要使意的運行終止時,必須做到心中一"靜",才能令流動之意停下來。


4. 變換:進入變換,即到了身形手勢的往返轉折處。此刻雖然形與意的運行俱停,但內氣仍在無內無外地氤氳[粵音:因溫。陰陽和合、祥瑞之氣]積聚,促使精神再度提起,使"神為帥、心為令、氣為旗"的運轉重新開始,引領、催促下一個姿勢進入起始狀態。須注意,變換是神意氣沿大小不等(依不同的拳勢而定)的180度半圓形圓轉流行。半圓形之一端是上一式的終止處,另一端則是下一式的始發處。變換是陰陽相互化育、相互轉換之處和神意氣自現奧妙的生髮地。


掌中小氣球


1.中級功法中小氣球的釋義:


一般人練太極拳時,只知手心要虛攏成瓦壟狀,卻不知在虛攏的手心裡要容有一個小氣球。小氣球在圓形圈走的拳架中起著婉轉迴旋的重要作用,它的出現與運用是手部動作虛靈變換的內在根由。


先師授拳時講,盤拳自始至終手中都要有小氣球,無論成掌、變拳還是鉤手都須如此。要意想雙手心各含有一個小氣球,這一點無論在盤拳中還是揉手時都至關重要。當做盤拳之用時,能由此而引導兩手漸趨鬆軟,手鬆軟後才能使內氣通出。當盤拳至掌心向上時,要意想雙手似擎著兩個小氣球;當手心旋轉朝下時,兩手心如同含攏著兩個小氣球。但無論擎與含,都不要用手指摳[粵音:溝。提起、挖、掏]小氣球。當手心朝上擎托時,小氣球似有離手騰起之意,此時兩手要以沾粘之內勁將小氣球穩在手心裡;當手心朝下時,兩手要有連隨之內勁,使小氣球倚偎在掌心裡,由此體現"重意不重形"的行拳要求,鍛煉雙手的沾粘連隨之內功,漸而求達猶如無手之感。小氣球可以向身外催出,也可向體內納入。其向外時,總是從掌心催出,隨即便接回掌心。由此可領會小氣球與手之間內外相合的相互關係。當小氣球從手心納入身中後,雙手便頓感輕鬆靈活,而身體即有動轉遲緩之感。由此可見,氣球雖小,確有物質內涵,它對人體的影響與關聯是非常密切的。


2.高級功法中小氣球的釋義:


進入高級功階段小氣球非以掌心的擎或含來表現,而是自然賦予小氣球一種不可思議的升、沉、定、走及有圓而無邊之神奧。故在起勢時,雙手毫無意氣之掛礙牽絆,任由小氣球來引領開合,手的變換也是沿小氣球的邊緣無意念的揉摩旋轉。如此演練方能"重意不重形"。


兩足間著意點


二點 (成弓步時,重心的著落處即二點。二點位於前腿踝內側)


三點(是進退轉換的過渡點,無論弓步轉換為虛步或虛步轉換為弓步,都要經過兩足中央的三點處。當立身中正時,身中垂直線要落在三點正中的邊緣上,否則會轉換不靈活。)


四點 (成虛步時,重心的著落處即四點。四點位於後退踝內側)


在盤拳時,伴隨著動作的運行,意念在兩足開立的狀態下,要有相對穩定的落點。把兩足間的直線距離分做四段五點,便是意念下行時著意之處。五點具體位置是:第一點和第五點分別位於前後腳的踝下與足跟之間;第二點臨近前足的踝內側,第四點臨近後足的踝內側,第三點則在兩腳正中央。盤拳時,身中垂直線自始至終都在第二至第四點之間運行,無論做什麼動作,它都不應落到第一和第五點之上。第二和第四點是身中垂直線的著落處。當身中垂直線由第二點經過第三點到達第四點時,兩腿自然而然地形成虛步;反之,身中垂直線由第四點經過第三點到達第二點時,兩腿就自然轉為弓步。運用身中垂直線在第二至第四點之間運行時,由於運行路線短,不但弓虛步的變換能夠迅速、靈活,還能順遂地實現“平送腰胯尾閭垂”的行拳要領。假若成弓步時身中垂直線落在第一點上,必然使前腿的膝蓋超過腳尖,導致身形過度前傾而使前腿負荷沉重。成虛步時,若身中垂直線落在第五點上,必然使體重坐實在後腿與後足跟上,從而導致後腿負荷沉重而緊張僵滯、變換不靈。


在盤拳時,運用第二、第四點不等於步子小,只會使下盤有活潑輕靈、毫不吃力的感受;相反,若身中垂直線落在第一、第五點上,並不意味著步子放大,只能做成下盤僵滯、運轉不靈;導致變換過程無謂地延長,不能做到步隨身換。


總的來說,步法的進退轉換如能依靠身中垂直線的移動來完成,兩腿就沒有荷重感。如在做弓步時,意念落於第二點處,便可使前腿不僵;在做虛步時,意念落於第四點處,就能使後腿不滯。立身中正時,意念落於第三點處時,周身內外便會不偏不倚、松靜自然。


半握拳


掌變半握拳是將外氣抓握拳心,再變拳將外氣握成球:拳變半握拳是以內氣充盈氣球融成內勁,以增加氣球自身的威力。


身背後倚


意領身形由頭至兩足向後偎倚,使身後一面貼內氣。


背部後倚


意領背部向後偎倚,使背貼內氣。


行拳心法總口訣


神視凌空點運行,心納意吞背氣呈,足移手出己不知,奧妙盡在時機中。


身如鐘


身如鐘的喻義在練拳中期體現得尤為真切。在這一階段,一舉手、一投足,周身上下恰似寺院中懸吊的大鐘,渾厚、沉穩而又渾然一體。至行拳後期,隨著功夫境界的不斷提高,周身的虛實漸趨空靈,此時行功的意境恰似廟宇內殿簷下懸掛的風鈴那樣輕巧伶俐、動盪隨風。風鈴的外部與鍾相仿,只是體積要小許多,風鈴內下盤懸垂一多棱形的錘,風吹錘搖碰撞鈴壁發出聲響。盤拳時意想身體如同一口大鐘,則鐘蒂為頸項,鐘頂為肩部,鐘頂以下五分之四處為腰部,鐘口為胯部。肩、腰、胯的動轉要像被套在大鐘上一樣一動全動、一停全停。身內即是鍾內,軀幹不能任意扭斜搖晃。中心垂直線為鍾繩,鐘錘系在中心垂直線的下端,鐘錘可在鐘口內向前、後、左、右直擺或弧形旋擺。初學時,鐘錘只能在兩大腿間直擺,待運用熟練後才能提至胯圈,功夫達到更高層次時,鐘錘能上提至胸口處,還能在胸、胯之間任意地提落和旋轉。由鍾錘的擺動而催發出的內勁具有一往無前的威力且不囿於身形的局限。以鐘喻人,鐘身即是人的外形;鐘錘即是運用內勁的準繩。身形的前後運動,是鍾錘前後擺動所致。如此才能做到意先動,繼而形動,利用鐘錘的動盪使兩下肢自然相連繫,下盤動作既輕靈而又穩固。


身中垂直線與鍾錘雖然在身內所處的位置相同,但所起的作用並不一致。身中垂直線與二四點相配合而使兩腿有虛實之分。身中垂直線不能上提下落,只能向前後、左右直擺。當人體直立時,通過身中垂直線的運用,身形可以達到“上下一條線”的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行拳運功時則能做到“平送腰胯、手腳齊進”。待功深時,身中垂直線會膨脹粗大成浩然正氣,擺動更趨靈活。


而鍾錘既可以向前後左右悠蕩,又能旋擺,還可以在胸胯之間上提下落。盤拳時,身體短速、靈動的旋擺,悠蕩動作都賴於鍾錘從中主導。


身中垂直線與鍾錘不會同時出現、同時應用。所謂一心不可以二用。當運用身中垂直線時,身中垂直線即出現,用過即消失。鐘錘亦是如此。


開合相寓


生活中常發生這種現象,當一股勁發出時,相反的另一股勁會不期而至。比如人面壁而立向前用力推牆時,身體會因反作用力而後仰;開槍射擊時,推進力使得子彈前衝,而同時產生的後坐力會使槍托猛向後撞. . .凡此現象皆開中必有合,合中必有開;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開合皆在彼此相關互育中存在,此即太極拳開合現象的根源。


氣的運行皆須以“意”引領。氣的運行無論是從上向下、從內向外或沿圓形的運走,都要視為陰陽兩處同時運走,即陰陽之兩個極點此開彼合、此合彼開。陽極之點是人為意領的運走,而陰極之點是自然無為的運走,否則無陰陽概念,就不能正確理解拳論中“開合相寓”的實質。無論意氣如何運走,都是沿相同的兩條線(即陰陽各一條)運行。由陽極點開出,則陰極點必然合回。陰極開始運走之點,就是陽極開出去的終點,而陽極開始運走之點,同樣是陰極合回的終點。


招中術


招中術即招式與內勁的融合練法,在招中術的運行過程中,招(姿勢)的運行狀態是可見的,而術(內氣)的流動則不易被功力尚淺的人所察覺。楊式太極拳注重內外兼修,要求每招每式中都要有術,術又必須由招式通出。招與術互相依存而相輔相成。


鬆散通空


實現鬆的障礙就是行拳者自身急切求鬆的意圖,而心靜、無為才是實現鬆的前提和保證。練拳首要心靜。心靜非指強令內心鎮靜,而是要使急切求鬆的心情趨於緩和、坦然和寬鬆,繼而才能進入無欲無求的境界。單一地求松並不能做到真松,意氣在縱向松落的同時伴隨著橫向開展的散是實現鬆的關鍵。鬆與散是統一體,不能鬆就不能散,沒有散也就不能做到松。第一要知道往何處鬆散。不要認為肩松是要向下松到腰胯,腰胯松是要松到腿足,這樣腿足鬆就再也無處松下去,祇好承受負荷,從而導致腿足僵滯不靈。此皆為有鬆無散之弊,不能做到周身上下放鬆。打個比方,人身好比各樓層都堆滿了東西的一座樓。鬆散通空的目的是要將充塞於樓內的物品全部騰空,而並非將某一層樓的物品上移或下挪到其它樓層。負荷的轉移祇能加重另一層段的載重量,並不能真正做到鬆散。鬆散的意境是將羈困全身的意氣逐層段地鬆開並平衡散出身外,這樣才能達到一身舒適、同時放鬆。這便是縱松、橫散之意的走向。如果“鬆散”是第一步,即求達全體透空的前提,那麼第二步“通空”才是目的。將意氣平衡散出身外這一過程即與通出相關,通是散的延伸和發展,不能通出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散,散與通也是相互依賴、不能分割的。能夠通出,身體才能逐漸變得空靈。最後,全身猶如空樓一座,筋骨皮肉彷彿都已蕩然無存,這時便手不知其所舞之,足不知其所蹈之,悠然進入無我無為、全身透空的境界。


眼神的運用


初級功法中的眼神,要結合意氣的集散,眼神的運用要配合形體動作和意氣走向的一合一開而一收一放,使周身內外上下皆一致,神意氣相合。須要說明的是,眼神的收斂、展放與眼睛本身的睜大瞇小無關,而是體現在視線所及的軌跡上,以意領氣向前延伸和向回含收的運行變化。當眼神向前延伸時,要將眼中的內氣從兩眼的外角鬆弛地放射出去;回收時是將放出去的眼氣由茫然一片的視野中漸漸向中間聚攏,再由眼部正中盡收眼底。經常進行這種一開一合的眼神鍛煉,可以補充眼部的營養成份,對提高兩眼的視力;煥發雙睛的神采會大有裨益。


進入中級階段,眼神自然能做到視而不見,並牽連到兩耳也聽而不聞。頭部輕鬆的感覺會使內在的精神舒暢地流露到顏面上,現出微微笑意。


不要把眼神的視而不見不見誤解為凝滯,似一潭靜水般沒有流動和變化。眼神的出入自然與心意相通,使神氣產生開合變化。將眼神作用融入拳架動作之中時惟要留意,眼神之出時必伴之以入,眼神之入時必定隨之以出,如此出入相間、循環有致,才能真正做到眼神的運用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相合。


當眼神內斂或內視時,並不牽連著眼瞼(粵音:檢,眼球前的軟皮肌肉組織,邊緣長有睫毛,可以保護眼球。) 下垂而閉目或瞇起眼睛不往前看;當眼神凝視一點時,也並非用力努目。如果不能正確地利用眼神,則會導致兩眼努得酸痛,非但於養生無益反而有害。


做到初級、中級功法中對眼神的要求,才能理解二目廓視之奧妙。


意領內氣運行過程


意領內氣運行涉及開胸、張肘、塞腰、鼓腕與三道氣圈的相繼出現。開胸是為了使胸部氣道暢通,內氣運行無阻。即所謂“胸不開,氣不通”。張肘是為了使肩部鬆開,通過張肘、鬆肩而使內氣在胸腔周圍彌散開來,以消除上半身緊張與僵滯的通弊。即所謂“肘不張,肩不鬆”。塞腰、鼓腕是當內氣下行至腹部後,內氣向腰胯四周彌散催發而引起的腰部向後依偎、位於胯兩側的兩腕向外圓展的態勢,以上完全是以意領內氣運行引致的身形變化,絕非單純的形體動作。如果單從形體上去表現開胸、張肘,勢必會導致緊張不適的翹肘、聳肩之弊。


開胸、張肘、塞腰、鼓腕的意氣運行過程是:意想胸部猶如兩扇門,門中間下端夾著一塊小石子。當用意將門向身後兩側推開之際,會有一種心胸豁然開朗之感。與此同時,小石子直墜腹中,丹田內猶如靜水投石,激起道道水圈向四外漫延鼓盪。當內氣盪至身後時,腰向後塞的動作便隨之而生,繼而當內氣盪向兩傍時,又會促使兩腕外掤鼓起;而後內氣繼續下行至襠間分向兩腿內側前三分之一處向下湧流,經膝內側、小腿內側、踝內側至湧泉穴,復由踝外側、膝外側向胯兩側上行湧流。轉經臀後向命門穴流注,再下行至尾閭,繼而翻轉沿尾椎前側向上運行至胯間,遂以意氣的上行線為中心,以意引領內氣向胯四周圓散出直徑約一米的胯氣圈;同時胯氣圈的中心內氣仍繼續上行至腰間,圓散出直徑約80厘米的腰氣圈;腰氣圈的中心內氣繼續上行至胸上方,再向四周圓散出直徑約一米的肩氣圈。


自意想開胸起至散出肩氣圈止,內氣運行得流利酣暢時約需兩分鐘。待內功進入較高層次後,內氣的運行速度便需快則快、要慢則慢,惟以“氣遍全身不稍滯”為要。


初學時,內氣運行至轉折處,心中必須要有“一靜”,此時心不靜則以下動作的內氣運行走向不明。 “一靜”之際,內氣的運行並非戛然而止,而是漸趨混沌、迷茫。繼而從一片寂靜中萌生出對氣機動向的感知後,內氣才隨之變換運行方向。內氣應毫無滯機地流走在開胸、張肘、塞腰、鼓腕、沿腿下行複上行並散發出三道氣圈的全過程中。


頭部適得其中


中級功法的“頭部適得其中”之要訣為“後脖頸蹭衣領”,蹭是頸項松直,微微旋動著向後輕貼衣領。在頸蹭衣領的過程中,頸椎漸漸趨於正直,身體姿勢亦會自然中正,在達到立身中正的一瞬間,周身忽然間“一定”,頭部適得其中而自然神清氣爽,輕鬆舒適,恍如烏有一般。頭部輕鬆的感覺能令心中舒暢,而內心的舒適感又會自然流露到顏面上,現出微微啟齒的笑意。如此周身內外都處在恬靜、平和的意境中。經常注意後脖頸蹭衣領,可保持任督兩脈經氣的暢通,氣通則血行,從​​而消除大腦供血不足、頸項長年酸痛、玉枕不通等痼疾。掌握了上述的中級功法。即可得到養生之術;待昇華到高級境界時便自然領悟“懸頂”之秘法。於“瞬間一定”周身適得其中之際,身心受益無窮,有言語無法形容之妙。


如果不能正確理解頸部松直與頭正之間的關聯,意識不到頭部不正對於拳勢以及身體的危害之甚,就會聽任頭部在不留意間俯仰成弊。如頦過於回收,會令頭部低垂,頸前受壓,呼吸受阻,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精神萎靡不振。頭部上揚則會令頸後受壓,內氣祇能迴旋於夾脊與尾閭之間,而不能貫通玉枕。三關不通則頸項酸痛不適,頭部發憋、發脹,甚至導致眩等疾患。


惟有做到了頸部松直才能使頭部中正安舒,這在理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虛腋、肘墜、鼓腕


虛腋的要領是要做到如“腋下夾著兩個熱饅頭”。當我們從熱氣騰騰的蒸籠內拿出剛蒸好的饅頭時,那一瞬間的手形與態勢就是對虛腋要領的最佳詮釋。這時手上拿捏的勁道分寸感極強,因為再緊一分就燙手,再鬆一分饅頭又拿不起來,同時也迫使我們的手形非要保持若即若離、恰到好處地虛攏狀態。這比喻既顯淺又形像地說明了虛腋在鬆開的同時又相合的那種寓對立於統一之中的奇妙騰虛勁勢。盤拳時始終想著兩腋下夾著熱饅頭,則兩肩、兩臂的內氣自會騰然暢行。久習之後便能習慣成自然,虛腋的形成便不必在人為地操作。錯誤地使兩腋虛離開,會導致兩肘翹張和兩臂僵緊,內氣因此受阻。兩腋不虛,兩臂就會緊貼軀幹;肩松不開,內氣便受憋難通。


真正理解了懸頂與虛腋的作用和意義之後,就能正確地處理和體現兩肘與腰圈間的關係。其關之要領為“肘意墜向腰圈”。所有太極拳的動作都是肘離腰圈最近,肘意墜向腰圈之後才能做到內外相合、以肘帶腰或以腰帶肘演練拳架,從而形成軀幹與上肢動作的協調一致與默契配合。


腰圈是肘的後援,肘的運行始終離不開腰圈的支持和援助,否則,手臂的動作與周身不合,上肢的動作勢必流於空泛,導致整體姿勢的虛浮之弊。


肘意與腰圈相互配合,肘自會適度張開,不會內夾軀乾和形成九十度死角的現象。


理解了兩肩、兩肘的理法後,接著就要探求腕部的理法。其理法的要領是“鼓腕”。但鼓腕不是單從形體上做到將手腕背部隆起。鼓腕先要使腕部鬆開,松腕不可在骨肉之形上做左右俯仰的調整,否則左松則右緊,前舒而後張,總也不得要領。應意想腕與手之間猶如脫離開一樣,使手鬆軟、旋轉靈活,不受腕的牽扯和控制,從而呈現猶如無手般的空靈之感,即所謂“沒有手,腕是禿肢”。當真正體會到沒有手的感覺之後,方能實現練拳時梢節柔軟,繼而才能進入鼓腕。從形體上看腕部有微鼓之勢,但絕不能以形代意,應意識到形的微鼓是受內氣催促所致。不可片面地模仿鼓腕之形,而忽略了鼓腕之意。當腕部鬆開時,腕與手之間如隔著一道鴻溝,內氣之通出如騰越鴻溝而灌通兩岸,此為鼓腕之真實用意所在。真能進入腕部鬆開階段,手腕會有較長一段時期感到不吃力,甚至連提一暖瓶水亦覺難。待內氣貫足後,腕內勁不僅能恢復,還會比以前有所增強。

勁源


勁源是內勁的發端地。勁源在人體有兩處。一處位於背後兩肩胛骨下角聯機正中。另一處須待內功進入較高層次時出現手掌心偏上的中指根處,即所謂“勁源上手”。練拳時,背部之勁源是全身內勁集散之處,每一拳勢所需的內勁都要由勁源發出,經兩臂的上線或下線通向兩手。勁源的運用很有節制,當拳勢需要時就催發相應的內勁通向落點,內勁到達預定的落點後勁源便馬上變空,即所謂勁源的奧秘是“一通即空”


各種內勁相互之間的轉換與變換也要由勁源變勁而達成,當四正內勁改變為四隅內勁時,只要背後勁源內意想的十字微一旋轉,形體無須任何變動其正隅就能互變,此謂之“正隅相化”。功深後勁源上手,手上勁源之功用與背部勁源相同。


要注意,手上勁源與背部勁源不可同時應用。待功深後運用手上勁源時,其速度與威力遠比背部勁源來得快,即所謂“接手點中求”。


內外相合


內外相合是“內三合”與“外三合”緊密結合的統一行動。 “內三合”是要求把神、意、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氣形成的內勁,好像是棉裡藏針,柔中寓剛。 “外三合”表現為肘旋膝動,肩開胯隨,手出足移,形成相互呼應的上下相隨。內外相合應當體現為“內三合” 是“外三合”的後援和內在動力。例如運用捋勁要外開而內含。內外協調才會有續勁,才能做到引發自如,達到養生和技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