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秘要

八卦掌秘要/炎 煌

八卦掌在身法與姿勢上必須遵循八形三相。

八形即乾為螄形,坤為麟形,震為龍形,巽為鳳形,坎為蛇形,離為雞形,艮為熊形,兌為猴形。

三相即運動要領:步法行走如龍,變化不定;身法回身如猴,動靜合法;掌法換掌如鷹,迅猛有力。

為此,要做到十要,即三頂、三扣、三圓、三疾、三挺、三平、三屈、三敏、三垂、三月。

三頂即內氣沿任督二脈線路運行時,頭頂循督脈從尾閭起升氣;舌頂則心竅通氣,任脈降氣;掌頂即氣在十二經絡運行,力貫四梢,有推山之勢。

三扣即肩扣、掌扣、步扣,使身體的力達於肘尖、指尖、足尖。

三圓即脊背圓、虎口圓、身形圓,實現力由脊背發,增強腕力,氣貫周身,使命門得到鍛煉。

三疾即身法變化迅速,掌法變化快捷,穿掌準確迅速。

三挺即頸挺、腰挺、膝挺,使精力貫頂,力達全身,有彈簧力。

三平即兩足平起、平落、平走,實現腿力強而活,內氣平穩不散亂。

三屈即兩肱屈,兩股屈、兩腕屈,使力量達於掌、足、胯。

三敏即心、眼、手敏捷,使掌法變化無窮,能夠隨機應變,對敵有法。

三垂即氣下垂、肩下垂、肘下垂,使氣行於丹田、谷道經絡之間。

三月即胳膊、腿、手呈月牙形。

為了使氣在十二經絡之間通暢,八卦掌特別強調指法,食指勾眉,中指、無名指、小指併攏,大指微扣。還要求前手向外推,後手向下墜,前肘對准後腳跟,後肘對準前腳尖。前股領勁,後股坐勁,鬆肩開竅,氣貫全身。掌握了以上要則,還需在練習中遵照以下要點:

順項提頂,溜臀收肛;鬆肩沉肘,實腹暢胸;滾鑽爭裹,奇正相生;龍形猴相,虎坐鷹翻;擰旋走轉,蹬腳摩脛;屈腿泥,足心含空;起平落扣,連環縱橫;腰如軸立,手似輪行;指分掌凹,擺肱平肩;樁如山岳,步似水中;火上水下,水重火輕;意如飄旗,又似點燈;腹乃氣根,氣似雲行;意動生慧,氣行百孔;展放收緊,動靜圓撐;神氣意力,合一集中;八掌真理,俱在此中。

順項提頂,溜臀收肛。 “順項”是使頸項自然豎直,在練功時既不要仰頭和低頭,也不要左右歪斜;“提頂”是將下頦裡收,頭向上直頂。 “溜臀”是將臀部下垂向裡收縮,不向後撅臀;“收肛”是將肛門的肌肉收縮加以控制,不要使之放鬆。

鬆肩沉肘,實腹暢胸。 “鬆肩”是使兩肩向下松沉,不要向上聳肩;“沉肘”是使肘部始終保持向下沉墜,屈如半月形。 “實腹”是指必須將呼吸深入到腹部,使腹部充實鼓盪,即所謂“氣沉丹田”,“內宜鼓盪”之意。胸部的向外挺凸,固然會影響“氣沉丹田”;而胸部的向裡收縮,也足以影響到心臟的壓縮,阻礙了血液的流暢。因此,“暢胸”就是指胸部要寬鬆開展,既不要挺胸也不必縮胸。

滾鑽爭裹,奇正相生。這是就勁力變化而言。 “滾”是圓形的旋臂動作,“鑽”是既要轉又要向前的螺旋形的旋臂動作,“爭”是向外撐開,“裹”是向裡扣抱。這4種動作在運動時都必須使肌肉收縮產生力量。僅僅是圓形的滾轉,而沒有向前的力量,這種勁力的里面沒有向外和向前的勁力矛盾,力量不能保持最大,因此必須滾中帶鑽,使圓形的滾轉動作成為螺旋形的動作。 “爭”和“裹”也是這個意思,兩臂肘的合抱固然該使用裹力,但是裹力只有向裡收的勁,而沒有向外擴張的勁,這裡面就沒有向里和向外的勁力矛盾產生,如果是裹裡帶爭,這裡面就有了收縮和擴張的對抗性,就有了勁力的矛盾產生。 “奇正”兩字,是代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矛盾。 “奇正相生”換言之就是“矛盾產生了”。八卦掌的一切勁力,都是由滾、鑽、爭、裹4力的相互對抗,在奇正的矛盾產生中所發揮出來的。

龍形猴相,虎坐鷹翻。這是指八卦掌的身形、身法、步法的變化。八卦掌的運動特點之一就是“走”,這種滔滔不絕的圓形步,必須使之“形如游龍”,悠然之中含著穩重;八卦掌的運動特點之二是“視” ,八卦掌在轉行時或轉身換掌時,兩眼總是注視著兩掌,所謂“手眼相隨”,眼為心之苗,“視”能顯示出運動的內在精神,這種精神必須使之像猿猴守物那樣機靈之中含著警惕意味,並通過眼的注視把它表達出來,對敵人產生一種威懾作用;八卦掌的運動特點之三是“坐”,在轉行時,它的兩腿並不伸直,採用“坐胯”,在轉身換掌時的一頓之間又有“坐樁”的動作,這些蹲坐的動作和腿法,必須使之像“虎踞”之形,沉著有力;八卦掌的運動特點之四是“翻”,就是轉身的動作,在轉身時必須有似鷂鷹盤旋空中翻身降落的那種靈敏、灑脫之勢。

擰旋走轉,蹬腳摩脛。 “擰旋走轉”就是說在走轉時必須腰要擰,肘臂要擰,手掌要擰,頸項要擰,使頭手肘身擰向圓心的一面,擰成一股旋勁。 “蹬腳摩脛”,是指在走轉時前行之腳必須輕邁,後行之腳必須蹬勁;向前進步必須貼近前腳脛骨裡側摩擦而過,不要將腳提得過高或過寬。

屈腿趟泥,足心含空。 “屈腿”就是在走轉時兩腿作適度之彎曲,身體下坐,使力量貫注兩腿;“趟泥”是兩腳前進時不要過高,如泥之狀。 “足心含空”是使腳掌和腳跟同時平落地面,5趾抓地,這樣腳心就含空了。

起平落扣,連環縱橫。 “起平”是將腳提起時也要像“足心含空”那樣平;“落扣”是說落步時不僅要平落,還要使腳裡扣。 “連環”是不斷的意思,意識不斷,勁力不斷,動作不斷,從連環中生出“縱橫”,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一氣連環。

腰如軸立,手似輪行。八卦掌在鍛煉時必須以腰部為運動的軸心,手動必先身動,身動必先腰動,腰動身隨,以身帶手。換掌時必須使手臂的動作如車輪那樣圓活,因為圓形動轉較為靈敏,又有後力催發前力的作用。

指分掌凹,擺肱平肩。 “指分”是將五指分開,不要併攏;“掌凹”是使掌心向裡含空凹攏。 “擺肱”是在轉行時兩臂必須極力向圓心的一面擺動,不可有向前推的動作;“平肩”是兩肩在轉行時或轉身換掌時都必須保持端正平舒,不要有一起一落的現象。

樁如山岳,步似水中。 “樁”是指靜止的動作,八卦掌的樁步必須使之穩如泰山,似乎任何巨力都推不動它。 “步”是指活動性的動作,八卦掌的“趟泥步”必須在穩健之中像流水那樣輕快,這樣八卦掌的步法就不是笨重的,也不是浮飄的了。

火上水下,水重火輕。心在上屬火,腎在下屬水,所謂“心火腎水”,也就是前面所說“實腹暢胸”的心要虛、腹要實的意思。

意如飄旗,又似點燈。古時練兵的陣形變化,前進後退聚散分合都必須以令旗和夜間燈為引導,八卦掌運動時也必須以意識引導動作,不能隨隨便便地運動。

腹乃氣根,氣似雲行。 “腹乃氣根”即前述必須將呼吸之氣深入到腹部。 “氣似雲行”說明八卦掌的深呼吸運動必須要像空中行雲那樣慢慢地運行,不要猛入猛出,過於急迫。

意動生慧,氣行百孔。 “意動生慧”是說如果動作能做到“意如飄旗,又如點燈”那樣完全在意識指揮下進行,就能培養出機警、敏感的素質。 “氣行百孔”是說如果深呼吸能做到“氣似雲行”那樣的話,那麼所吸入的氧氣就能輸布全身,以供技擊之需要。

展放收緊,動靜圓撐。 “展放收緊”是指動作姿勢的開合而言,開的姿勢要舒展遠放,合的姿勢要內收外緊。 “動靜圓撐”是指動中必須求靜,靜中又必須有動;動之極為靜之機,靜之極為動之兆,動和靜必須相互循行,又相互含蓄。

神氣意力,合一集中。前面所說的精神、氣息、意識、力量等等各方面的鍛煉方法,並不是彼此孤立、毫無聯繫的,而是整合於一身之中的,貫穿於動靜始終,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所謂“合一”,就是手與腳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神與意合,氣與力合,內與外合;所謂“集中”,就是這六合必須統一、和諧、協調、完整。

八掌真理,俱在此中。如果完全掌握和運用了上述方法,才算得到了八卦掌的真諦。不然的話,只能算是學會了一套中看不中用的空架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