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沙掌 顧汝章

鐵沙掌顧汝章

顧汝章 :<1894-1952> 江蘇阜寧人 , 出生于貧苦農民 , 家庭 , 其父顧利子潭腿名家 , 曾開設鏢局 , 顧汝章自幼從父習武 , 後去山東隨嚴蘊齊學少林拳及鐵沙掌功十年 , 青年時代即以武藝精湛聞名蘇 , 湘 , 鄂等省 , 從二十歲起便往來大江南北 , 傳授少林武術 , 後被聘為南京中央國術館教師 , 并在 1928 年第一次武術國考中取得優等獎 , 隨後到廣東任兩廣國術館任教師 , 兩廣國術館關閉後 , 他創立廣州國術社并任社長 , 開少林拳在南國傳播先河。

顧汝章精通十八般武藝 , 還能表演汔車過腹 , 鐵錘貫頂等絕技 , 他的鐵沙掌尤為武林人土稱道 , 有 ” 鐵沙掌顧汝章 ” 之稱 , 他掌力沉雄而有法度 , 平時掌軟如棉 , 不異常人 , 但發掌就頑石立碎 , 他把十余塊磚疊在一起 , 一掌拍下 , 可使底面兩塊完好而夾在中間的磚盡碎 ,1931 年 , 有俄國力士在廣州表演 ” 大力戲 ”, 顧汝章與徒弟前往觀看 , 俄國力士牽出一匹烈馬 , 並云除他外無人能近此馬 , 若有中國人敢于一試 , 願送銀 200 兩 , 但生死自負 , 顧汝章徒弟不服並和主持表演節目人交涉 , 洋力士因攝於顧汝章鐵沙掌威名 , 只好把節目取消 , 並當眾表示歉意 , 後來有人以訛傳訛 , 說是顧汝章一掌拍死烈馬。

顧汝章傳藝時誨人不倦 , 重視基本功訓練 , 并根據南方人的體質及學員薄弱環節因材施教 , 且大力扶植新秀以後生小輩趕上超越自己為快事 , 待人謙恭有禮 ,, 毫無門戶偏見 , 在穗居留其間 , 同南北拳師一直相處和睦 , 當時在穗的蔡李佛名師譚三頗有名氣 , 便派徒弟向他學藝 , 而譚三門人想學少林拳 , 他也盡心教誨 , 他更主動把拳譜及功法公開讓門人抄錄 , 恢恢大道 , 令人欽佩 , 他時常急人所急 , 慷慨解囊 , 為武林同道敬重。 1932 年 , 顧汝章去湖南國術館任總教練 , 兩年後回廣州居住 ,1952 年去貴州 , 并在那里去世享年 52 歲 , 去世時家無余財 , 身無長物 , 但他在南國播下的北少林拳術種子卻已花繁葉茂 , 碩果累累。

摘自廣東國術史

少林南國傳人顧汝章

少林武術,源起中洲,名冠天下,今天少林武術這枝武壇奇葩能夠開遍天下,除了應當歸功於古代中原地區的少林武術開創者之外,還應當歸功於近世的許多少林武術傳播者。少林武術得以植根于南國,顧汝章貢獻很大。

顧汝章是江蘇阜寧人, 1894 年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其時國弊民窮,兵荒馬亂。他八歲起從山東武士嚴蘊齊學藝。嚴是清末民初人士,精通少林武藝,尤其擅長槍術,武林有“嚴大槍”之稱。顧汝章苦學十年,盡得嚴師真傳,青年時代即以少林武術顯名于蘇、湘、浙、鄂等省;在 1924 年南京中央國術館舉辦的全國國術比賽中,奪得最優獎。

顧汝章自二十餘歲起,便不辭辛苦頻頻往來于大江南北,傳播少林武術。二十年代末期,與萬籟聲、萬籟鳴、李先五、傅振嵩等著名的北派拳師聯袂南下廣東,這就是武林掌故所說的“五虎下江南”。 1928 年,他被聘?兩廣國術館教師。 1929 年,他創立廣州國術社,自任社長,從此開了少林武術在南國傳播的先河。

顧汝章少林功夫造詣極深。凡親眼見過他表演武功的人,莫不交口稱讚。他大少林武術不但適合表演,能以氣勢磅?的武風鼓舞人的鬥志,而且非常注重實打功夫,往往能以深厚的功力一舉決勝。他的少林鐵砂掌功尤其?人所稱道,有“鐵砂掌顧汝章”美名。他平時掌軟如綿,不異常人,但一到實用之時,發掌有頑石立碎、生鐵可裂之功。他掌力沈雄而控制有度,令人不可思議。不少老廣州親眼見過他把十餘塊磚疊在一起,一掌下去,只見底面兩塊磚完好無損,而夾在中間的磚塊盡碎。 1931 年,有個俄國力士來廣州西瓜園,表演“大力戲”,顧的徒弟陪同他前往參觀。“力士”一上場就牽出一匹烈馬,聲稱除他之外,無人近得此馬,有哪個中國人敢上場一試而不死于馬下者,奉送銀洋二百。觀?中有認出顧汝章的,大聲疾呼:“俄國佬,不要誇口,有鐵掌顧武師在此!”?了煞煞洋人威風,壯壯國人志氣,顧汝章欣然登場。“力士”見他氣宇軒昂,知道非等閒之輩,要他首先接受醫生檢查,證實他身體“無異常”,才准比試。比試一開始,烈馬還未來得及撒野,顧汝章已疾步迫近馬身,出掌在馬背上輕輕一拍,烈馬立刻動彈不得,第二天就不食而死了,醫生解剖馬屍,發現內臟已受了嚴重的內傷。“力士”見牛皮吹破,就灰溜溜的卷包而去,這件三十年代的武林舊事,老廣州至今還傳作美談。

顧汝章拳械俱精。他在廣州傳授的少林武術,有十路少林拳、十路彈腿,梅花雙刀,提攔槍,二四槍,龍形劍,達摩劍,五虎擒羊棍,內功小金鍾十六段以及一些拳、械對練套路等。其中以十路少林拳最負盛名,最能體現少林武術的特色。十路拳以先後次序排列,名稱是:開門、領路、坐馬、穿心、武藝、短打、梅花、八步三掌、連環腿、拳中式法。這十路拳保存了少林武術樸實無華、重技擊實打、不擺花架的特點,一招一式銳意於攻防格鬥。拳家演練時既顯得拳腳剛勁,攻勢淩厲,又表現出少林武術“立如釘,折如弓,轉如輪,快如風,輕如葉,重如鐵,動如濤,靜如嶽”的典型風格。十路拳的結構佈局頗有深意,技法各有所側重,既可作?少林拳套路的基礎練習,又可作?發展專項身體素質和提高技擊水平的有效手段,深受廣州的武術愛好者歡迎。現在,這十路拳是廣州最多人練習的北派拳種。顧汝章誨人不倦,嚴肅認真,他傳藝不圖多,而貴精,極其看重少林武術基本功的訓練。他在長期傳播少林武術的艱苦工作中,創立了一套合理的基本功訓練方法,積累了豐富的教練經驗,能夠針對南方人的體質特點和學員的薄弱環節,因人施教。他的徒弟們如今年近古稀,仍能授徒練拳,保持一定的技術生命,同他們早年在顧汝章的親身指導下,進行過嚴格的基本功訓練是分不開的。

顧汝章在武林享有盛譽,但他從不自負,凡有表演或出身上進的機會,他總把夠條件的學員推薦而去,以看到後生下輩能夠趕上並超過自己?快事。他對待後起的武術人才的這些做法,不但對現在的武術界人士有所教益,即使其他行業的同志,亦不無?迪。

顧汝章身懷絕技,但從不恃武欺人。他待人謙恭有禮,全無門戶偏見。他留居廣州六、七年,同廣州的南派拳師一直和睦相處,他一方面傳播北派武術,另一方面又研究南派武術,吸取其中的長處。當時廣州的蔡李佛拳師譚三頗有名氣,顧汝章就派出生徒向他學藝;譚三的生徒想學少林武術,他也樂意接受,盡心點撥。?使南方學員牢固地掌握少林武術,他還主動把一些功法和拳譜公開出來,讓學員轉抄。如此恢恢大度,在舊式的武術家中實?罕見。他忠厚耿直,時常急人所難,從不私利?念,不論朋友或生徒有困難,他都慷慨解囊相助,廣州的武林同道得過他資助的不少。廣州的老一輩武術家,說起顧汝章?人,莫不折服。

一九五二年,顧汝章不幸病逝。他去世時身無餘財,家無長物。但他卻在南國留下不可一筆不可估量的遺?,這就是他在南國播下的少林武術種子。少林武術幾經滄桑,現在正欣逢盛世,少林武術在南國普及的盛況是顧汝章當年所不能預料的。他在南國播下的少林武術種子,紮了根,開了花,結了果。現在廣州的老年、中年一輩少林武術業餘愛好者,有不少是武術運動的骨幹;青年中有些後起之秀;在全國和省市武術比賽中奪了得了名次;學習少林武術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顧汝章留下來的少林武術種子還遠播港澳和海外,近年不少自稱?顧汝章弟子的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回廣州來“尋根”。顧汝章當年在南國苦心經營的少林武術園地,如今已碩果累累,處處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