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六合拳“裹、踐、躦”的真實含義

心意六合拳“裹、踐、躦”的真實含義

作者︰馬勝利 文章來源︰武魂

心意六合拳“裹、踐、躦”的真實含義 -----“翻浪勁”淺說

編者︰本文指出“裹、踐、躦”是貫徹心意大合拳訓練始終的根本原則,必須在每一個動作中都能體現出來。為進一步印證這一觀點,編者特在此文後編發了唐默恩先生的文章,以供讀者參閱。

練習心意六合拳的人,大都知道“裹、踐、躦”乃為心意大會拳法之要義,但是對于“裹、踐、躦”的真實含義,卻沒有多少人明白。有的人將“踩雞步”中的三種手法解釋為“裹、踐、躦”,而且進一步指出這是三種拳法,即裹拳、踐拳與躦拳(可是古人在拳經里從來沒有將“裹、踐、躦”與拳法沾邊)。

實際上,所謂‘'裹、踐、躦”並非是三種拳法,也不是某一個特定的拳術動作,而是貫徹心意六合拳訓練始終的根本原則,必須在每一個動作中都能體現出來。可以說不懂“裹、踐、躦”三字的含義,就不懂心意六合拳。練習心意六合拳,一上來就必須練習“裹、踐、躦”,而在以後的學習中,又必須在每一個動作中找到“裹、踐、躦”,理解“裹、踐、躦”與運用“裹、踐、躦”。那麼,到底“裹、踐、躦”的真實含義是什麼?而且如何又能將“裹、踐、躦”練上身呢?

所謂“裹”,也叫“束”或者“存”,是每一個動作發力前的蓄力方法(注意,這里我特別強調的是方法,而不是動作!)。我們知道,無論哪一種拳法,只要它發力,就一定有一個蓄力的過程,盡管這個過程很短暫,但這是必然的。而蓄力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如何利用地球引力與地面的反作用力的方法,因為這兩種力是我們人類向外發放力量所必須借助的條件。心意六合拳的先賢充分了解這一原理,並且十分明確地運用這一原理來指導訓練。其具體的作法是︰在一個動作的發力運動之前,首先使重心主要移住到一條腿上(此為實腿),于是該腿突然放松,身體(臀部)向地面沉落,一松即緊,一緊即蹬,使地面的反作用力十分明確地向上傳達于後腰(牮柱之式),這樣蓄力的過程便完成了。當然,“裹”與“踐、躦”是不可分割的,這里由于語言的局限性,表述是分段的,但是真做起來是不能停頓的。

所謂“踐”,就是向前進一大步,帶有前闖之意。此為‘進步”之法,所謂“躦”,就是向前上方運動與發力,也就是要求以頭上領之力,挺頸、拔背、提中節,帶動身體向前上方“躦”起,發力也是由後下向前上發出。此為“進身”之法。我們說“進身”發力與“近身”發力是不同的,一般人大多混淆。所謂“進身”是身體“躦”起之法,而“近身”不過是接近對手而已。可以說不懂“進身”之法,就不可能獲得心意六合拳打人如“拔草”的效果,更無法理解“打人如親嘴”是什麼意思。

在訓練中,“裹、踐、躦”是不可分的,其運動過程連續地表述就是︰先松腰腿(實腿)以沉身 ---蹬地以使反作用力上行于腰----同時應腿進步跨踩----重心由後向前移動、頭上領、拔中書、身子向前上方拔起催動發力。我們知道,心意六合拳練的是“三關九節勁”,“裹、踐、躦”的身法調配正確了,“三關九節勁”便貫通了,心意六合拳的所謂“整勁”,或者說“混元勁”也就出來了。

這一個過程的動作形態猶如海浪撲打礁石一般,形成了一種明顯的起伏弧旋發力的所謂“翻浪勁”。所以,過去心意大合拳被稱為“翻浪拳”,蓋由此而來。我們說,“翻浪勁”是心意六合拳的基本特征,無論你怎麼練,也無論你能練出多少個“真形”,有了“翻浪勁”,你練的就是心意六合拳。如果你根本沒有將“翻浪勁”練上身,那麼你會的動作再多,也不是心意六合拳。

以前,老拳師教拳時總是強調︰“不要用手勁,要用上身勁”,那麼如何用上身勁呢?一般拳師未必就知道,所以教的人糊涂,練的人更糊涂,結果大家一味地晃著身子猛發力,無非是蠻練而已,實不足取。如此這般,將先賢智慧練成了蠻俗之法,真是對不起創拳的姬際可老夫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裹、踐、躦”不明也!

被一些拳師誤認為裹拳、踐拳、躦拳的“踩雞步、搖閃把”的拳勢,實際上是先賢為練習“裹、踐、躦”而設計的針對性的練功方法。在這一把拳勢中,我們能夠很直接地感受到“裹、踐、躦”的運動方法與過程,長期練習以達到使“裹、踐、躦”在身上動力定型的目的。剛開始練習心意六合拳的人,必須反復練習與體會這把拳勢,所以它有“母拳”之稱,並非過譽與虛妄之言。而且,過去人們說心意大合拳是“打遍天下老雞形”,也並不是說練習了心意六合拳的雞形就可以打遍天下,而是說“踩雞步”的練習包含了“裹、踐、躦”的根本之法,練好了它,才能得到心意六合拳的高深功夫,才能借此打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