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探爪”的練法

“青龍探爪”的練法

作者: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拳師、八卦掌及陳式太極拳傳人 于靖

青龍探爪是八卦掌最有代表性,不同流派一至的掌式,八卦掌的各式掌法,均由此掌式變化而來。因此,掌握和練好青龍探爪,就是八卦掌獨門功夫的具體體現。筆者習練八卦掌多年,對青龍探爪一式有此體會,現訴諸於筆,見仁見智,隨緣而已。

一、指型

八卦掌的指型除尹派使用獨特的牛舌掌外,目前基本有三種指型。大拇指與食指撐圓,其余各指有所變化。即五指撐開,形同虎爪之型;無名指與小指並攏,余指分開之型;中指、無名指、小指並攏之型。筆者早年練習姜榕樵所使八卦掌時,使用五指分開練法,總感覺中指、無名指、小指有些虛,指力較散。後習程式八卦掌,采用中指與無名指微分之龍爪掌,感覺還是不落實。有一次小指受傷就醫,醫生對五指功能分配的解說,給了我啟示。人的五指功能按以下分配,拇指50%,食指20%,中指15%,無名指10%,小指5%。若將中指無名指小指並攏,功能集合為30%,其合力甚至超過30%,按此種指型練掌,擒拿解脫,掌力運行,感覺手上有東西。目前,筆者基本按此種指型練習。

二、掌型

程式八卦掌的基本掌型是龍爪掌,青龍探爪掌式與形意拳之劈拳類似。目前很多八卦掌門人走青龍探爪時,在前探之掌的手腕旋轉角度,掌指方向上,存在著三種差異。即:中指向天的掌型,食指向天的掌型,虎口向天的掌型。

青龍探爪的基本勁力是滾鑽掙裹,滾鑽相合,掙裹相對。滾鑽勁主要表現在肘以下小臂及掌腕上,掙裹勁表現在肩以下大臂上。當伸出前掌虎口向天時,食指微向外旋轉,容易做到松腕,沉肘與肩臂放松,但前臂的滾鑽勁卻丟失了。做食指或中指向天的掌型,雖然增加了沉肩墜肘的難度,影響了肩臂的放松,但滾鑽之勁十分飽滿,尤以中指向天,食指回指眉心為最。

筆者認為,八卦掌的初學者,難以掌握沉肩墜肘時,涵胸拔背的基本要領,在轉青龍探爪時,首取虎口向天掌型。對八卦掌習練有年者,可采用中指向天,食指回指眉心的練法,容易練出滾鑽掙裹之功力。

八卦掌歷來有“定架子,活架子,變架子”之說,“變”指根據八卦掌的技術原則和個人條件,變化青龍探爪指型掌型的練法。但必須遵循涵胸拔背、沉肩墜肘的要求,盡量使前臂內旋前探上鑽,肘窩朝天,形成三圓;虎口圓、掌心圓、手臂圓。掌腕夾角定要小於45度,一般情況下不要坐腕成90度,坐腕乃技擊打寸勁之法。

三、後掌

有些八卦掌練習者,在走青龍探爪時,往往忽視後掌,在走圈時後掌隨意擺放,或不知道如何擺放才正確。其實後掌也是練出青龍探爪整勁的重要組成部分,擺放不正確,不符合技術規範,對八卦掌整勁的形成,影響極大。

那麼,後掌應該如何擺放呢?除要了解掌握一般技術要領外,筆者體會有兩點很重要,八卦掌愛好者不妨一試。一是肘尖找臍心,即後掌形成下按前探之勢,二是後掌指與前掌食指合在一條直線上,此勢從形意之劈拳悟得。形意拳又稱槍式,兩手像握著一杆紅纓槍,無論前掌上穿還是換掌上穿,兩掌均有合抱前撞之勁。

總之,從筆者習練八卦掌多年的體會中,認為:八卦掌固然博大精深,奧妙絕倫,但需要我們從一點一滴的技術細節去研究和體會,才能理解八卦掌確實博大精深,奧妙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