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內家對手劍法譜

武當內家對手劍法譜

【註:文述的武當內家對手劍法譜乃浮山圓虛道人傳授李景林(李晨芳將軍)之武當劍法,有異一般劍法套路。全文由濮冰如(濮玉?),乃李先生第二代傳人於55年前手抄紀錄而成,現經其師弟金仁霖先生整理公開發表於北京「武魂」雜誌。文章內容與另一古藉「武當劍法大全」內容大致相同,該書乃由禇桂亭記錄李晨芳將軍口述劍法心德輯錄而成。如經考據,則此種武當劍法可能是失傳了的實戰劍法,武術愛好者應珍惜之及加以整理研究,其中劍理尤為重要】

《武當內家對手劍法譜》

劍綱: 劍式 凡高底、斜正、曲直、左右、進退、伸縮、每一動作為一式,曰劍式。

劍情:彼如此來,吾如此應,有感而動,不在人先,不落人後,曰劍情。

劍理:動必有由,曰劍理。

劍勢:劍在敵旁,動必能及,隨機應變,無所不通(適),使敵生畏,能敗敵而不為敵所敗,曰劍勢。

劍德:謙而不滿,敬以採事,遜乃不遨(傲),敏乃能捷,慧才見巧,制而能讓,敵敗不怨,曰劍德。

劍意:知己知彼,相敵而動,曰劍意。

劍志:能避人險,動必傷人,曰劍志。

劍法:人以此式來,我以此式應之,或以變式施之,總以能脫險而加刺擊於敵人不必以第二式之動作即能取勝者,曰劍法。

劍用:經者常也,庸者不易也。無成法不能為彀率,舍規矩不能成方圓,守經不變則為拙工。若尺矩不失,因物而施,曰劍用。


劍法十三勢疏証:

劍法十三勢名稱:擊、截、刺、抽、劈、洗、格、帶、提、壓、點、棚、攪。

十三勢之功能:擊,敲之使退也;截,阻之勿進也;

刺,之於前也;抽、拔(之)於後也;

劈,由上斬下也;洗,由下掠上也;

格,破其實而陷之也;

帶,攻其虛而避之也;

提,撬之使揚也;

壓,鎮之使定也;

點,制之於上也;

棚,制之於下也;

攪,能失敵之主張,居中御外,統領八才,凡十二勢之動作皆兼而之者也。

十三勢之對象:擊與截對,刺與抽對;劈與洗對;格與帶對;提與壓對;點與棚對。天地有陰陽,即有順逆、相對、交錯,而後消長變化生焉。故此十二勢其勢皆相反也。攪,惟此一勢,則無論陰陽橫直,皆我自為之,不因人而成事,亦無與對抗者。 十三勢之攻守——擊、刺、劈、格、提、點皆有攻之勢也。截、抽、洗、帶〉壓、棚皆有守之勢也。攪,有攻有守,能攻能守,或攻或守,似攻似守,是攻是守,又兼有彼十二勢之才能以成己勢,故能統眾而為師,相彼而後動,其態圓,得天地之正形,是為各勢之冠,其(它)諸勢中無一足與相配相敵,無不為其所化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