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振嵩師傅軾事

傅振嵩師傅軾事

一.師從二位名師

傅振嵩,字乾坤號劍南,是河南省懷慶府泌陽縣馬坡村人,自幼喜愛武術.當時鄉中有個財東張作仁以重金聘請了兩位武當派名師任本村武學社教練,一位是陳長興之孫陳延禧,主要傳習太極拳;另一位負責教授八卦拳的是董海川的得意門徒賈岐山.傅振嵩一生武術基礎,就在這時打牢的。那時習武,第一年單練架子,第二年注重推手,第三年學習器械,但每年比賽兩次,傅振嵩天資聰敏,在名師的教導下勸學苦練,進步神速.有一次,張財東的公子要與傅振嵩比槍,傅振嵩自知家貧,不宜與富家公子比高下,只拿把木刀虛與周旋.張少爺毫不領情,抖動纓槍向他的胸前中平直扎,傅振嵩見來者不善,腰微右轉,用左腋挾住來槍,偷步翻身,連消帶打,一刀劈中張少爺的頭部.幸而是木刀,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傅振嵩隨師習藝六年,自以為武技嫻熟,但陳,賈二師則說尚未到家.并指出上乘拳術必須慢中暗藏純快,在真慢中養成極快,才達到柔中綿裹鐵,純柔能變純剛的地步.傅振嵩謹遵師訓.自此不敢稍懈.而后在徒手捉雀的考試中,一人捉得雀尾數根,一人得一死雀,獨傅振嵩抓到的小雀尚能振翅欲飛,陳,賈二師評傅振嵩技藝已達上乘.

傅振嵩滿師後,牢記師尊教導,以高尚武德自律,首先擊敗橫行鄉里,魚肉貧苦百姓的芋家父子五霸,除了一害.那年月,兵匪為災,他又聯合村中青年自衛,爭得一時平安.可是,大土匪早看中了他們村莊.己酉(1909)年8月3日,三百多名匪徒突然包圍了馬坡村,准備洗劫.19歲的傅振嵩見形勢危急,振臂呼喚村中青年出來護衛.村中青年幾十人持械出村,看見土匪如此之多,頓時怯懦,不敢上前.傅振嵩獨持一根8斤重鐵槍奮然上前.土匪馬上分三面將他包圍.傅振嵩奮起神威,一根鐵槍殺得如鬼神出沒,触之處,匪徒刀飛槍丟,轉瞬間打傷十幾人.一大片匪徒踉蹌後退.匪首大怒,親自帶一伙自以為功夫老到者沖圍這來.傅振嵩心生一計,拖槍佯敗退,趁眾匪略麻痺輕敵之際,突然起勢,連傷數匪.匪首也在張惶之間被傅振嵩一槍刺死.從此傅振嵩名震懷慶府.鄰村慕名聘他教習武術.師兄童千斤[因力大無窮,得"千斤"外號]聞訊找傅振嵩要試試他的武藝,用雙手執住傅振嵩兩手,問他能否解脫.傅振嵩尊重師兄,自稱不能解脫,請其放手.師兄存心要考驗他的功夫,搖頭不允.傅振嵩迫於無奈,只好暗動內勁上頂,待師兄下壓之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即用金剛搗碓一式,雙手向下解脫,隨即閃電上步,向前按推,將師兄推跌.這正是太極拳理論所說的"意要向上,即寓下意"在反義上的靈活運用.

二.第三位恩師

匪幫聲言尋仇,村內眾人勸傅振嵩外出暫避.于是傅振嵩離鄉別井,走關西闖關東,卻就此遍訪名師.傅振嵩遇到的第三位恩師是懿州的宋唯一。這位宋老先生曾任咸豐帝御前侍衛,一代大俠,據宋唯一說他還武界巨俠張三豐的真傳弟子,他傳給傅振嵩太極閃電掌及閃電捶二種祕珍武藝,三載業藝,大有進益.

傅振嵩離開懿州後,再訪名家,逢上了名震中原的“神槍李”。傅振嵩先與“神槍李”的兩名得意高徒交手,戰勝後,便直接與李書文切磋槍法但不分勝負。不久,傅振嵩又與某摔跤高手角技時,這高手抓住一個時機,想用背甩將傅從後面甩到前面。傅振嵩急運用千斤墜功法,身體立刻重若千斤,這位高手非但沒有將對方摔倒.反被傅板摔倒。

後來,傅振嵩南下廣州.某日,和一班弟子練功後,到海天茶樓品茗.茶樓內有架磅稱,眾弟子輪著踏上稱量自己的體重,最後傅振嵩也上去磅重,叫弟子們看他的體重有何變化.當磅碼達到標准重量靜止時,他叫弟子再增加 20斤的磅碼,只見他雙手平伸,氣沉丹田,隨雙手下按,立時出現了"頂磅"的奇蹟.傅振嵩說:這就叫千斤墜的功夫.

三.受器重,顯技藝

20年代初期,傅振嵩加入了軍伍,1920年到1926年在奉軍李景林部任國術團團長.李景林當時在奉天南關後方辨事處開設劍術研究班,傅振嵩兼任劍術教官,李景林本人武當劍術遠逾常人,每遇名家必切磋請教。當他遇上傅振嵩後,他自然如龍得雲,刻苦學練對方教授的對劍法三個月,同時傅振嵩也向李景林請教武當劍術。李景林親領傅振嵩及全班四十名青年學員刻苦鍛練.在練亂劈劍時,不分師長,旅長,教官,學員,規定每天混合比賽一小時,雷打不變,毫不放鬆.半年後,劍術班成績極好,聲名遠揚.許多劍術名家都要到奉天來與劍術班人比賽,但來者無不敗北.

當時,著名老武術家孫祿堂聽說李景林曾受益于傅振嵩便在1925年的天津武士會上,專門向傅振嵩學劍術,其實當時傅振嵩與孫祿堂是好友,經常交流,當傅振嵩教孫祿堂劍術,同時孫祿堂也教傅振嵩他創編的孫式太極拳,二人更以師兄弟相稱。傅振嵩刻苦學練對方教授的孫式太極拳及後傅振嵩並在廣東傳授孫式太極拳。

1928年傅振嵩在中央國術館傳授王少周對劍法,到廣州時,傅振嵩把對劍法及亂劈劍法傳給翟榮基.其後翟到香港,則俴技于李孝全.

張作霖甚為器重傅振嵩,曾為傅振嵩擺設百日擂台,傅振嵩場場皆胜.某日,一個和尚,手持60斤重的月牙鏟,飛身上台亮相,自稱非來打擂,只是趁熱鬧練習而已.隨即舞動月鏟,上下翻飛左右旋轉,惊風泣雨,奔雷制電,觀眾屏息靜氣,聚精會神,一時看得目蹬口呆,演練完畢,台下鼓掌喝釆之聲不絕!

張作霖將和尚的月牙鏟遞給傅振嵩,叫他也表演一趟.傅以未學過月牙鏟謙辭.張作霖說未學過不要緊,可隨意舞之.傅振嵩靈機一動,拿起月牙鏟揮舞起來,但見翻騰起伏,旋轉走穿,宛若神龍再現.進如閃電,條已在前;退若隱形,忽然在後.觀眾看得眼花繚亂,嘆為觀止.及至收勢,掌聲如潮,經久不息.原來傅振嵩把八卦雙頭槍的套路溶入月牙鏟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百日擂台結東,張作霖問傅有什麼要求,傅答想造一把八卦刀.張即付給五百大洋,著他找人打造.傅振嵩在天找到一間有名的鐵店,定造一把8斤重,4尺8寸的純鋼八卦單刀.到期取貨,傅振嵩把刀抽出,但見銀光閃閃,寒氣逼人,伸指一彈,鏗鏘洪亮.不過.此刀長5尺1寸,比原來的規格多了3寸.傅振嵩覺得這刀非常稱手當即高興地說「此寶刀乃天賜我也,從他開始,八卦刀最長五呎一寸」,對老板說,這把寶刀我要定了.掏出張作霖給他的五百十銀付賬.老板大喜,又打造了一對鳳頭雙和一對小號雙刀,酬答搏振嵩惠顧之情.後來傅振嵩這把八卦刀威震武林,名聞遐邇.宜至日寇侵華時時,在廣東韻關倉猝失落,淪入日軍之手,甚為可惜!

其實傅振嵩的超人魄力早使他刷新了八卦門的紀錄:八卦門石球,常規重30斤,兩個重60斤,而傅振嵩所練石球,每個重40斤兩個重80斤,練時用指抓住石球,掌心要空,再走八八六十四個大圈,當時傅振嵩也曾說,從他開始八卦門石球每個最重40斤

有一年,北京舉行國術表演賽,餺振嵩聞訊攜刀赴賽,抵達現場時,比賽剛好結東.傅振嵩征得大會組織者同意,表演了八卦龍形掌,武當飛龍劍,八卦刀,獲得全場讚賞,并宣佈他為特別冠軍.其後,在天津的國術表演賽,傅表嵩也雄踞冠軍寶座.

傅振嵩有一個似奇非奇本領。有一次,他在友人家中談得興便表現倒立,以手代足,在廳中行一圈再上二樓,复又回到樓廳中。原來,他平時常倒立行走八卦圈,一走便是六十四個大圈。

1927年傅振嵩離開軍隊,住在北京,與孫祿堂,楊澄甫,李書文,霍殿閣等著名武術家共同切磋武藝.一次適逢節日,城內各地都表演國術以示慶祝.這天,傅振嵩從早到晚,穿梭于東西南北各個表演場地,共表演了100多套拳械.回家後,閉目養神,稍作休息,誰知竟然睡著了,一覺醒來,天已大白.正欲起身,全身卻難以動彈,他心裏明白是疲勞過度所玫,于是調息內氣,固本培元,瞬間便恢復正常.

傅振嵩的老師賈岐山擅長八卦槍,名噪北京城.傅振嵩長年奉養賈老師在家居住.直至他要南下廣州時,賈岐山說,如今年事已高,恐怕不服南方的水土,不宜前往.希望你到南方後一定要把八卦門發揚光大,毋負為師期望.傅振嵩恭謹受教,對賈岐山老師的臨別贈言一直牢記于心,終于成為一代宗師

.

三.任教中央國術館

1928年張之江將軍在南京創建中央國術館,傅振嵩被聘為該館的總教師.同年,在南京奉行第一次武術擂台賽.四川選手王德元,練得一手沖鋒奉凶猛异常.有碎石裂鐵的功夫,預賽時連續打敗二十多名選手,惊得各路英雄躊躇不.前王德元此時趾高氣揚,目空一切.國術館同人看不過眼,便請傅振嵩與他比賽,當時傅振嵩已年屆知命,又擔任南京國術館的評判員,本不想與後輩爭高低,經不起眾人請求,亦見王德元態度狂妄,乃出台比賽.王德元初以沖鋒奉進攻,勁沉力猛,奉風虎虎,傅振嵩走轉擰翻,從容應付;王德元見沖鋒奉不能取勝,改用聲東擊西,虛實不定的戰術,一時機詐百出,但傅振嵩有若神龍變化,令對方無從捉摸.斗了九十余回合,王德元已顯氣力不足,傅振嵩見時機已到,立用老僧披衣法,把王德元打倒在地.

四.被推譽為"國術聖人"

1929年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濟深禮聘傅振嵩到廣州傳授太極拳和擔任兩廣國術館總教師.于是傅振嵩與顧汝章,万籟聲,王少周,耿德海等武術家聯袂南下傳授武術,這就是當年傳為美談的"五虎下江南".廣州武館林立,各個社團爭相邀請傅振嵩表演,每次演出,真是万人空巷.一次時值暑天,十分炎熱.傅振嵩一天之內,應邀參加個幾埸地的演出,受到熱情招待,多吃了點心,水果,回家之後,肚痛腹瀉,嘔吐不止,直至抽筋.傅振嵩初到廣州,不知霍亂猖獗,自己染上病疾,沒去求醫.一時性起,竟打起拳來以數十年的功底,與病魔作斗爭.狠狠地打了兩個小時的金剛八極,直到身上汗水淋漓,地下階磚全碎,把病魔驅走.

有一次,傅振嵩在大新公司天台表演,觀眾万頭攢動,爭相駐足.表演接近尾聲,傅振嵩運用內功,手隨意轉,每一吸氣,腹內呱呱作響.接著又以20斤重的石球拋向空中,下跌時以胸腹承接,復又反彈空中,如是者來回幾次,觀眾為之瞠目結舌,惊為神技.另一個著名武術家黃嘯俠當時也在台下看,回去後對他的師父孫玉峰說:傅振嵩的氣功真犀利!

傅振嵩享譽廣州,香港派專員前來誠邀他赴港表演.傅振嵩在香港表演八卦龍形掌時,真似神龍蜿蜒,上下飛騰,輕靈神妙.接著和兒子傅永輝一同表演八卦推手,飛龍劍,空手奪雙刀的絻技,令觀眾看得如痴如醉.這次表演,轟動全港,馳名海外.

陳濟棠主持粵政聘傅振嵩為兩廣國術館主任教師.他經常出巡各地,視察民情.陳濟棠認為對付狂徒刺客的襲擊,還是中國功夫最有防範的效用.他多次號召全軍將士都要學好功夫.當時官階貴為中將的孫寶剛.也拜傅振嵩為師.楊澄甫到廣州時,在傅振嵩家中住了一個月,識英雄者重英雄,兩人成為摯友.隨後,傅振嵩介紹楊澄甫給陳濟棠亦欣然重用.

傅鐘文師傅<左下者>楊澄甫師傅<中間者>及傅振嵩師傅<右下者>


當時傅振嵩在多個群眾團體,學校任教,有廣州鐵路會,廣州基督教青年會,國民體育會,精武體育會,民眾教育館,中山大學,財廳等等.門徒紛芸,曾被礜為“國術聖人”

五.成了武俠中人

日寇侵華,廣州淪陷,廣東省政府近韶關作為戰時省會,傅振嵩也舉家遷往,走時,家中的小汽車由幾個工人吊卸上船,因氣力不濟,吊不到位置上,傅振嵩大喝一聲:"你們走開讓我來!".他跨上一步,站穩樁,暗運內勁,一個"攬雀尾",便把汽車吊上去了,幾個工人看得驚呆了.抵韻關後,傅振嵩擔任粵北國術館副館長,并向軍旅傳授他劊編的殺敵大刀,士氣大振,掀起了抗日高潮.

1945年抗戰胜利,日寇無條件投降.傅振嵩重返廣州,未有寓所.某日,與夫人在術頭躑躅,突然有人叫傅老師,凝眸一望,原來是昔日愛徒孫寶剛.劫後余生,師徒重逢,不胜感慨!孫寶剛向老師現住何方?傅振嵩答尚無定址.孫寶剛即請老師同住.搏振嵩大喜過望,即和夫人潘桂英到惠福西路畢公巷孫寶剛的私邸居住,直至終年.當時傅振嵩的原配夫人尚在英德洸走馬坪居住.時孫寶剛的姨甥梁強亞亦在此屋居住,故得拜傅振嵩為師.

傅振嵩有了安居之所,于是重振雄風,劊辦廣東太極聯誼社,自任社長.社址設在惠福西路畢巷.廣招學員,弘揚國粹.前來從學者甚甚眾.在省,港,澳產生了廣泛影響.

廣州解放後,傅振嵩得到黨和人民的尊重.在廣州市第一屆體育運動會上他被為選表演委員,當時隨軍南下干部鄭仲直同志,聞傅振嵩之名,在警衛的陪同下,特意前往惠西路畢公巷拜傅振嵩為師,執禮甚恭.傅振嵩老師去世後,每年春節,鄭必到師母潘桂英家拜年,四十年來,未學或輟.

廣州市青年文化宮聘請傅振嵩教授傅式太極拳.那時,惠福路有家大來茶樓,凌晨三時點就開門營業,每日五時便見一位老者手杖前來品茗.認識這位老者的茶客指出,他就是傅振嵩,武功十分厲害.一個拉黃包車的壯漢聽到不大相信.次日,趁振嵩在柜台付賬時,故意接近,假作摸傅振嵩的腰包,突然,傅振嵩一轉身,這個孔武有力的黃包車夫已拋到馬路邊去,良久才能爬起來.

當時廣州流行一部小說《負劍南下》,小說主角叫傅劍南,有人問傅振嵩知此人否,傅振嵩大聲說:我就是傅劍南,當年就是負劍南下,看來那小說用的是真名和不少真事。

六.盡心傳授後人

傅振嵩最不同意的是傅永輝改了一些拳路,如刪減難度大的,改成美觀的招式.傅振嵩認為:前賢傳下來的套路不能擅自更改,否則便是走樣,失真,就不是敬祖宗等等.而傅永輝則堅持自己的觀點,說武術是幾千年留傳至今的,幾千年的套路,哪會是現今在這樣子?各個時代都有修改,都要適當時的社會環境.你不是也遍過殺敵大刀嗎?那套殺敵大刀不也是刪改而成的嗎?傅振嵩為此更不同意.父子因此阻隔開來.

第一次,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重視體育,提倡武術,擬搞一些觀摩比賽,傅振嵩以為是擂臺搏擊,便要翟榮基去叫傅永輝一同來,跟他學習衝鋒拳.傅永輝考慮自己年歲已大了,不比青年小夥子,不想再學打鬥性太的衝鋒拳

第二次,是傅振嵩傳北方人練的打虎拳給傅永輝和翟榮基等人.打虎拳要求扮演老虎的人功底扎實,而當時,唯有傅永輝合適.但是,扮演老虎又要挨打,這顯然不合傅永輝的觀點,他自然不願意學習.

第三次,是翟榮基提出學表演石球.傅振嵩聽後十分高興,繼而十分慨歎這幾年來,從無人間起過石球,傅振嵩又想起了兒子未學,讓翟榮基去叫傅永輝來學.傅永輝驚異地望著翟榮基說:幾十斤重的石球拋高跌在胸上,肋骨也要跌斷啊!太不安全了!他勸翟榮基不要學,他自然也不學,他認為練武儘量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傷害,

傅振嵩聽了,本來很怒的,但他沒有發火,生怕翟榮基聽了傅永輝的話後,真的不敢學,那樣的話,這個絕活就真要失傳了,所以,他半嗔半解釋,要翟榮基借此機會,先學內壯功,然後再練石球,先練輕的..........

傅永輝不願父親的反對,以百折不磽的精神,不斷打破傳統觀念,勇敢創新,後來成為有自已風格的佼佼者,名聞全國,享譽武林,並創立了廣州武當拳會。傅振嵩年事日高,傅振嵩著意尋找衣傳人.他最初物色到孫寶剛的姨甥梁亞.勤學苦練的梁強亞果然不負師望,功力突飛猛進,誰料好事多磨,不久,梁強亞卻因參軍離開老師門下,使傅振嵩頹然若失.第二個傳人本是年少英俊的馬仁騶,傅振嵩嘔心瀝血刻意培養,正喜後繼有人,不料馬仁騶又因家事困擾,中途輟學.傅振嵩又把希望托在李煌生身上,然而,幾個月後,李煌生也應征參軍去了.傅振嵩在喟然長嘆之下終于找到弟子翟榮基.語重心長對翟榮基說:你一定要好好的學,你人老實,雖不夠聰明,但不要緊,可以將勸補拙.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只要勸學苦練,功夫到,自然成.

傅振嵩一生尚武術,劊編了傅式太極拳,傅式太極劍,注重總結經驗心得,也注重武技演練.晚年時每逢星期六晚,都應邀到文化公園內表演武技,翟榮基每次隨侍在側,不敢稱懈.1953年4月26日星期六這一天,翟榮基抱病在家.這晚傅振嵩獨自一人前往表演.文化公園康樂場看台座無虛席.傅振嵩姿若海鶴,佑髯如銀,神清目朗,補著雪白布褂,顯得瀟洒庄重.嫻熟的太極閃電掌騰挪跌宕,抑揚變幻,行云流水,絲絲入扣,贏得觀眾一陣陣的歡呼喝彩.

這位72歲的老人表演後,獨自前往所,不幸滑倒在地,導致休克.待到被人發現後,送到廣州市工人醫,醫生診斷為腦溢血.住院留醫五天,終于葯石無靈,在5月1日與世長辭.可惜地他並帶走了他的八卦拆手,八卦雙頭槍及八卦門石球等絕技,並末來得及傳給後人

令人感嘆的是,傅振嵩先生前做的最後一件事,仍是演練武技.縱觀其一生,可謂生命不息,尚武不已.他老人家永遠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