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朗先生真傳大成拳樁法 ---渾圓樁

常志朗先生真傳大成拳樁法 ---渾圓樁 << 摘自中國武術萬維網的武術論區 >>

--------------------------------------------------------------------------------

風兄︰你前天的小問題我一直沒有回答,因為這是我們挺避諱的問題。關于我們老師的一些類似的事,老師也不讓外說。我可以肯定的說,關于你說的所傳高先生的事,沒有!高先生本來想見老師的,老師有事沒在。還有幾個入室弟子也沒有見到。所以沒有比試扔人的事。不知道這事怎麼傳成這個樣子了。

竹林小子

--------------------------------------------------------------------------------

我老師對高先生對意拳的某些觀點是贊同的。但從高先生的演示上看,與老師的勁路有區別。

風雲生

--------------------------------------------------------------------------------

一劍龍兄,您的師父是王永祥老師吧?他是我一向景仰的好師父。問您件小事,听說高臣到王永祥老師處的時候,被老師的弟子給扔個跟頭??對嗎

一劍龍

--------------------------------------------------------------------------------

風兄好!尊師是我一直尊敬的人。就象高臣先生,門內有些許微言,但高先生對武學的執著追求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與我老師一樣令人景仰。我老師曾在《武魂》上發表了他對意拳練功程序和方法的看法,顯然是和廣為流傳的七妙法門有所不同,當時王選杰先生在文章中說︰出自親身體驗,必有其道理。我曾就此問題求教老師,老師說“我父親在世時,我就這麼教拳,父親認可了”,至于其他老師在文章中說的不贅述。我後來看了老師的早年練功演示,畫面有老師父親的畫外音,能听出對老師的贊許之意。

也許旁觀者清,對老師教授的方法,我只是執行,因為正如王選杰先生所說“必有其道理”,雖然近年來愈來愈覺得老師的方法好,但總不知其所以然。

昨天看了《盧氏定理》的演示,怎麼和郭瑛先生演示形意拳時的勁路那麼象?

獲益良多,謝謝風兄,謝謝今心老師。

風雲生

--------------------------------------------------------------------------------

昨天的帖子丟了,真可惜。補一個吧。一劍龍兄昨天看了我的留言,今天就不特地對您說什麼了。今心老師是我的師父,他在前面的留言是一個師父對徒弟的點化,其用意是叫我不要執迷于形式。所以今心師父並不是在否定別人的什麼。樁功,是武道修證的一種方法,但是它不是絕對的,樁功只是一個形式,真正有意義的,是他所包涵的內在的,本質性的東西。象一劍龍兄所說的,他的師父所傳授的樁法實際上內涵十分豐富,早已超出單一的某個樁法的局限。常志朗師父曾經說,大成拳只有一樁一力,其實就是說大成拳的任何一個樁都可以求得所有的力。換一個角度說,就是樁只是形式,只要把握內涵,任何一個形式都可以具備所有的真諦。一劍龍兄的師父與今心師父的差別,就是一位可以用任何的形式,傳授所有的內涵。而另一位則認為關鍵是內涵,不應該執迷于形式。其實,樁功的關鍵在于師父,而不在于樁本身。樁法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如果我們一定執迷于樁,那麼他就是束縛我們思想的魔鬼。

wus

--------------------------------------------------------------------------------

一劍朋友提到了王安平老師的渾圓功,我在這里也插一句吧。我還在讀書的時候,看到雜志上有介紹意拳氣功的文章,很感興趣。于是就郵購了一本修真心語,開始覺得他對樁功的闡釋確實不一般,尤其是提出的意守麻熱脹來代替意守經經絡穴位方法很有特色。我試了試確實有效。但是後來看到他後面的東西,我覺得越來越玄了,比如神氣籠罩,出現蓮花等等,特別是他說一次他在講課時由于天氣太熱,他居然能用他的功夫把教室里的氣溫降低,而那些學生都冷的開始打顫了。我繼續練下去,對于養身確實有效果,但我始終感覺不到他說的那種美妙絕倫的感受也許是我的慧根太差吧。我的一個同學到是說他感受到了,可是後來那位同學卻整天疑神疑鬼的,成績也直線下降。我的床鋪和他挨著,搞得我睡覺都提心吊膽的,生怕他半夜起來夢游時把我當西瓜砍了。我給王安平老師去了一封信詢問一些問題,而回信的卻是他的學生,還給我寄了一張招生簡章,學費還不便宜。我在想,什麼時候王老師也開始搞這個了,但又想想王老師也是人,也要生活也要養家糊口,也就不在多想了。但當時我仍然相信他是有功夫的,他的書上不是說了嗎,練了 20年形意的張廣玉被他一個照面都擺平了,我當時就在想什麼時候一定要去親眼見識一回。不久我見到了我的一個師兄,他說他去了王安平那里。但很失望,王老師每個星期只給他們上一次課,他們也不是在渾圓山莊訓練,而是在山下的一個地方,生活條件很差,學員也很多。至于雜志上說的一個練渾圓功的小孩能把一個大人擺平,兄只是笑笑。他說他看了王老師給他們演示發力,他感覺動作確實很快很猛,和老李的差不多,但他看不出有什麼內氣,當然他沒有試過到底有沒有也就不得而知了。不知道這里有沒有渾圓門的人,可否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一劍龍

--------------------------------------------------------------------------------

謝謝今心的回復!今兄的話令我震動很大︰

1、站樁竟然錯誤多多,那麼站樁還能夠做為意拳(大成拳)的主要訓練方法嗎,這涉及到我還要不要練該拳的問題。

2、我以為爭力訓練是意拳的核心問題,應該貫穿于訓練的始終,除此之外,不知道還能練什麼,如果這也有問題的話,是不是也應該放棄該拳,因為其他東西別的拳都有強調。

但練習意拳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其他功法也只是做為輔助。我接觸意拳主要是因體質不好,可以說沒有意拳就沒有我現在的生活,在我工作最困難最艱苦的歲月里是意拳幫我度過的,我切實體會到意拳的養生價值。除了和門內及太極形意方面的朋友進行練習性的推手之外,我沒有與人搏擊過,曾打趴下兩個對我行竊的小偷,但我不認為這是搏擊。除了成為專業運動員和以此為職業之外,一般人很少有搏擊的機會,所以練拳最大的樂趣除了身體好之外就是對那些“東西”的體認上,所謂的自娛自樂。練拳中肯定會有反復,有疑惑,但有一種東西在不斷的吸引你繼續進行,就是體內不斷有新的“東西”被你體認或感知。這和工作是一個道理,面對大量的簡單重復勞動會覺得厭煩,不斷提高和對新東西的認識是前進的動力。

如果恰如今兄所說,則從理智上講應該放棄該拳。

今心

--------------------------------------------------------------------------------

1.稍節緊身松,的確是不需要練,他本就是人本有的狀態,丟失了,找回來而已,2.一切都是手段,得月而忘指,沒錯,但你的月是否得到。點緊自然身松,是渾圓的一種表現,而非點緊是用,把點緊作為控制對手的手法,渾圓有了自然周身矛盾,過分強調矛盾力訓練永遠不會有渾圓。3.脊柱帶動手的同時手還要帶動脊柱才是渾圓,只有脊柱帶手只是一種技法。兩手會飄起,脊柱會不會飄起。4.談站鑽談了只要把握基本原則即可,但什麼是基本原則,基本原則都有什麼,你能保證做對嗎,能保證你就去站樁沒人反對,若做不對你站的是什麼,什麼是舒適得力,你坐得到嗎,光想象是不行的,作對了還用得著考慮步子的大小高低遠近嗎,有那時間嗎,你講的理論我承認正確不知你做到了多少,做到得說坐不到的不要說,我說的我都作得到。歡迎你和我探討,只要是學術我都歡迎。

一劍龍

--------------------------------------------------------------------------------

今心說︰站樁只是對錯誤的強化,增強的只是局部功力。我極其不同意。這要看你站樁是在干什麼。如果你只是在求增長腿部力量和手臂力量,那自然是越站越錯。站樁是體會培養六面爭力的過程。所謂力由站而得,得的是渾圓力,非局部力。指導思想的錯誤直接導致運動訓練的錯誤。所以王老講,內虛靈外挺拔,舒適得力為基本不動之原則。所以站樁的步子大小,高低,遠近等形體方面的東西可適當根據自身情況調節,只要把握基本原則即可。那你站在那里干什麼呢?站樁可不是耗架子,賣傻力氣,至于在干什麼,就是求渾圓力,怎麼求?各有各的橋,但最後大家都是要過橋的。過不了橋的,是本來就沒有想過橋,可能是想到去爬什麼山了。

一劍龍

--------------------------------------------------------------------------------

今心︰不要斷然下結論,我討論的是如何做到稍節緊而身松,如果任誰隨便就做到了,也就不需要練了。我是花了一段時間去求過,結果就僵了,也許我學的不得法,可後來我的老師讓我完全放棄了這種訓練,而是讓我想象四肢只是脊柱的延伸,而將六面爭力直接引入到以脊柱為主的矛盾運動中。意拳的核心是矛盾(爭力、渾圓力),松只是手段,稍節緊也同樣是手段,得到了爭力,就要將手段全部忘掉,所謂“得月忘指”。這時再做點緊時,身子才是松的。點緊是用,用時才有,而蘊含渾圓力是一種狀態,時時要有。而初學時,過份強調稍節的緊,往往會妨礙整體矛盾力的訓練。老師怕我們由于臂膀的僵硬影響爭力的訓練,有時讓我們放下手臂,仿佛手臂是楊柳枝,在脊柱的帶動下體會六面爭力。渾厚墩實的功力,在此方式下逐步產生。點緊是一種控制對手的方法,沒有周身的渾圓為根基,只是無水之木。拳論中有“驚起四稍”之語,然而如何“驚起”,靠的是整體渾圓力!吳氏太極王培生先生在講拳時往往有眼神一動,某掌一轉,則兩臂自然飄起。怎麼會自然飄起兩臂,手未用勁,自然是內勁使然。這內勁與渾圓力自然有某種相通之處。

今心

廊坊

發表總數︰ 36 發表於 - 2001/09/16 : 19:33:15

--------------------------------------------------------------------------------

首先間架外形是不可能完全正確的,只能是不斷的接近正確,所以說站樁只是對錯誤的強化,增強的只是局部功力;其次只有稍節緊才會真正做到周身放松,稍節松身體必緊;按你所提供的方法永遠也不會出功夫的。

一劍龍

--------------------------------------------------------------------------------

風兄介紹的沒錯。雖然王老和書上都這麼說,但我覺得還要看對象。如果練過其他內家拳或者氣功的話,這樣做上功很快。但對于練外家或初學者,則不一定有效。因為這時的頭頂、挺關節、提還有其他諸多要求,太多了,初學者很容易站成死樁。初學者很難做到僅僅稍節緊而其他部位放松,這種狀態是訓練的結果。我個人的體會是,剛開始還是先在保持外形肩架正確基礎上,全部放松,然後想辦法讓稍節慢慢有感覺,等有了感覺,你才知道,稍節的緊是什麼。這種緊和用力是有區別的。至于如何有感覺,則可以有各種辦法,王安平老師的是內視,還有其他氣功的方法可以借鑒。總之是培養元氣之後才能體會到的。有的是先在軀干上有了感覺,再發展到稍節。這是初學要解決。待練到不管坐、臥,只要一進入那種狀態,身體就能發熱,就可以進行渾圓樁的爭力訓練,這時才有了風兄所說的那些要求的求取。這是我個人的體會,也許人人會不同。

風雲生

--------------------------------------------------------------------------------

大成拳抱球樁︰通過抱秋樁可以獲得豐富的拳勁。如整個上肢的抱勁,雙腿間的合勁與整體的彈力以及自身的勻整,松緊。虛實,含蓄的都可以得到極有效的鍛煉。 ~~以此樁的左式為例,首先要求腳不丁不八步站好,兩足重量初步可分配為前三後七,進而可前二後八,前一後九都可以。雙臂環抱,眼光需從腕關節含蓄望出,手臂與頭部之間隔可以略均一些,身體略微後靠,頭部毛發猶如細線上提之意,此可以意念頭頂有物下按,我有上頂之意,這樣頭頸部自可豎起,而臀部有下座之意,前腿膝關節有前指而 腳趾有回扒抓之意,足跟微微抬起,後胯要白痴里合後掙與左膝形成前後之掙力,後膝有向內微裹之意。~~樁法的姿勢大致如此,但很多人在此樁法上下了不少功夫站了很多年卻依然沒有得到功夫,充其量不過站出一身死勁而已,根本沒有任何彈力可言,與人搭手放不出勁來全憋在身上,可以說根本是練功方法就錯了,所以事倍而功半。~~就三點強條此樁法之關鍵所在︰一,王老《意拳正軌》指出︰“伸筋腕頸[手足四腕與脖頸]則渾身之筋絡皆開展”。多年樁功沒有進展,原因大多于此。開始站樁就要求渾身放松抱球,抱樹去站,整體的求松,求整,根節松,中節松,梢節自然也松了,那將永遠得不到樁功正果。所以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就這麼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了。咱狀時渾身皆利用放松,不想它自然就逐漸松下來,只有四肢梢節應該稍微加用力,可有“重感”之意想,下肢從小腿肚到足指皆可有沉重之意想。這樣練習樁功,梢節緊了,手上的筋絡豐富與身體各筋絡相聯絡,渾身筋絡可以如皮筋般被拉開撐起。開始站樁時密集肉起作用,酸痛難忍,但是最後筋開始起支撐作用,回的到有效的鍛煉,身體大筋會逐漸的拔起,平時無異,但與人搭手吃勁大筋馬上騰起盡顯于形。沒這個功夫你搭手只是用肌肉力抗著所發也是肌肉的生駑之勁力,沒有任何彈性筋骨之勁力可言。也只有大筋撐起,在樁功中真正體會出虛靈挺拔才可以談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勻整。所以請記住王鄉齋拳論中以下內容︰“力生與骨,而連于筋,筋長力大,骨重筋靈,筋伸骨要縮,骨靈則勁實”再如︰“骨重如弓背,筋伸似弓弦,雲勁如弦滿,大手似放箭”“四腕挺勁力自實,沉氣扣齒骨自堅”。~~二,精神含蓄︰獅子在撲獵物的一剎那匍匐前進,司機而 發,待帶合適時機突然啟動,這個過程中獅子的肢體,肌肉,精神是非常含蓄的。練習大成拳做任何動作都要保持含蓄狀態。站樁時更要如此。身體略微後靠,渾身個骨節似有微開合之意,發力時要猛的一掙,好象整個人靠在一個彈簧繩上一樣,總保持發而未發之感,要發力隨時可以發出來,總保持得勁的狀態。今後再通過摸勁等過程的含蓄的訓練,斷手時回給對方心理上造成很大壓力。那種與敵未接早已怒目而視,肌肉僵緊不會給對方任何威脅。因為勁已發到外,到頭了,不可怕了。眼光要含蓄,光不外溢,其實後站樁體內感覺最好意感終于充足時,眼神給人外在的感覺是非常含蓄的,但這決不會練成以目傷人的連王老也不會的功夫,而是斷手時與敵接而未觸的剎那神光猛然打起,確能給敵造成慌亂。~~三,間架的形成與發力︰抱球樁可以求出強大的抱勁與穿透力。要練成隨時隨地身體一擺間架馬上就形成很強的抱勁此隨功夫進展而逐漸增大。也只有肩胛瓷實了抱勁有了強烈的體感後放可以談摸勁。進一步體會對方把我按瓷實了,[按住我的胳膊或用身體的拊靠之里按住我的身體],能動就運一下再調整,意感要足不可以真的動,要先體會用雙臂發力把對方整體扔處處,既而體會腰用力,真正的發力只是骨骼相掙所發之力,外形是幾乎看不出來的。開始很長時間只能做出一個發力,工夫深了以後短時間可以做出好幾個發力,這只有過關者自知了。最後要體會用後腿,所謂消息全憑後腿蹬,對方貼瓷實後,我後腿內骨骼猛一掙蹬地發力將對方扔出,這一過程的身體關節是不能打軟的。練的方法不過如此,然而後腿蹬在實戰中真能發出來的,余所見實在甚微,次只有懂拳人雅然一秒度罷了。

風雲生

--------------------------------------------------------------------------------

先說一下樁功的松緊問題。現在有些人強調練樁功不能放松,並且把盧氏結構提出來做例子,實際上這是無知的見解。真正的樁功的要領是一身備陰陽。只有一身備陰陽,才可以有極好的勁力轉換,才能發出更大的勁。盧氏結構也是講究一身備陰陽的。所以,大家不要相信什麼收緊的樁怎麼好的屁話。如果你練絕對的松,可以養生。如果練絕對的緊,只能把自己練僵,練成外勇,遇見真正的高手你就歇菜吧!而且你將永遠不能達到上乘境界。只有同時具備松緊,並且正確掌握松緊轉換的要領,才是真正的上乘武術。

井中月

風雲生

--------------------------------------------------------------------------------

原文︰ 大成拳渾圓樁 此樁法是大成拳殊多功夫鍛煉中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光是養生樁也是該機的技擊樁法,用它要求養生放松相對簡單容易,但欲使求 得技擊之所需,就要求在其他技擊樁法功夫精深後方可練習,大成拳功深者可以在任何一個裝架中求得各樁架所應得之力,所謂大成拳只一樁一勁。 首先,兩腳平行站立,二足略寬于肩,足趾似有抓海綿,身體略微後靠,周身含蓄,頭部如有細線上拉之意, 二手臂徐徐上抬到高不過眉低不過嘴處止,二手臂環抱于胸前,指尖相對,腕關節有外挺上提之意,腕部二大筋要挑起,十指指尖可微加用力,注意肩部盡量放松,不屈想他,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松下來。腿部彎曲,臀部下靠,二膝向上提縱,二腳向下踩按,但不可用力,此亦可謂樁功中之提頓。身體個骨骼支撐,可以體會欲蹲身抱起重物沒抱的那個勁,保持住那個感覺,此時身體各骨骼全挺上勁了,沒有任何打軟的地方,頭要正,脖子上大筋要挺住了, 你抱重物時是不會縮脖子的。 可意念雙手臂間環抱二個氣球,體會手臂擠壓氣球時一松一緊的感覺,不可真的用力,意念要總保持似有似無之間,細心體會手掌各指關節及腕關節開合的感覺,肩部要放松,身上肌肉一點力也不要用,要完全松下來,只用骨骼支撐著,筋逐漸地挑起來,站的肩膀松松,二手好象被線吊起來似的。 雙腳可意念各踩一條船,或騎在一天長木頭上,這樣可迅速體會出夾勁,今後二腿輕輕一夾就有夾勁再加力還能夾,便松下來了,初學者站此樁有一定的體會後就可馬上轉入大成拳技擊樁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