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拳王 蔣浩泉

一代拳王蔣浩泉

一九八三年底,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武術工作會議上,一位身穿藍運動服,腳蹬黑白運動鞋的代表英姿勃勃地登場獻技,表演了一套罕見的逍遙掌。他那輕盈飄逸、瀟灑自如的動作,博得了同聲喝彩。他就是曾經叱吒中國拳壇的“一代拳王”、現任安徽大學體育教研室主任的蔣浩泉教授。

蔣浩泉於一九一七年生於江蘇常州新閘鎮,自幼好動。他三叔會打幾趟拳,而且力氣很大,非常喜歡這位活潑的侄兒。在蔣浩泉三、四歲時,他三叔便開始教他打拳、游泳,五、六歲時便練得一身好水性,成?村裏孩童中有名的“黑泥鰍”。此外,上房、爬樹、掏鳥窩、放風箏等更是他的拿手好戲。他這種活潑的性格,?村旁廟裏一位擅長武功的和尚所賞識,偷偷地傳授給他這套逍遙掌。蔣浩泉天性聰穎,很快就掌握了這一拳法。

一九三二年夏天,年僅十五歲的蔣浩泉經常州中學體育教師、早期南京中央國術館畢業生楊華的介紹,考進南京中央國術館少年班,班長即著名武術家何福生。在四年多的學習期間裏,他每天淩晨三時便起床練功,風雨無阻,練就了一身扎實的武功,南北拳、內外家不曉,無一不精,成?同窗中的佼佼者。在一九三五年舉行的全運會上,他與現任北京體育學院教授的張文廣一起表演空手奪槍,被評?全國第二名。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浩泉輾轉到了香港,從較有名氣的英國教練艾姆巴練習拳擊。他把中國武術的基本功揉合到拳擊技術中,不久,技藝便超過了艾姆巴教練。以後他回到重慶、上海等地,?慰問前方抗戰將士和救濟孤兒捐,連打了十幾場拳擊,場場皆捷,名聲大振。尤其是連連擊敗英國拳擊手史蒂文森、美國某州的業餘拳擊冠軍白克勒等外國拳擊名手,更是威震拳壇,被譽?“一代拳王”。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上海孤兒院籌集營養費獎金,蔣浩泉與俄國拳師可克諾夫進行了一場拳擊比賽。賽前,影星王丹鳳給蔣浩泉獻花,以壯士氣。比賽中,僅四個回合,便將可克諾夫打倒在地,贏得絕對勝利。

解放後,蔣浩泉投身到新中國的體育事業中。他獲得過全國跳水比賽的男子跳臺跳水冠軍;在華東地區和全國體操比賽中,獲得過男子體操全能第二名和自由體操第五名。七十年代中期,他擔任了全國首次試驗性拳擊比賽的總裁判長。這位多才多藝的武林好手,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現在,蔣浩泉雖年過花甲,但豪勇之氣不減當年。他說,過去雖然酷愛武術,但卻從不談不教,這是因?搞武術在舊社會被人視?走江湖的,低人一等。今天,武術已受到全民重視,就應傾盡全力?繁榮和發展祖國的武術事業奮鬥,爭取早日反中華武術推向世界。他認?,在目前情況下,中國武術至少有四個方面可以發展?國際比賽專案,一是套路,包括規定套路和傳統套路;二是散打;三是太極推手;四是中國式摔跤。

近年來,蔣浩泉撰寫了大量武術專著,已出版的有《拳擊》、《男子競技體操圖解》(翻譯)、《武術教材》(高等院校教材)、《青年長拳》.《八卦散手六十四路》、《擒拿》、《對劍》等。

他退休之後,便潛心研究國外擊技。經過五年努力,編寫了一部套路完整,規範性很強的《格鬥新技》,並配有詳細圖解。這部教材跳出了舊式散打的圈子,將拳擊、擒拿、摔跤融?一體,使練者達到散打實功,同時由於規範性強,便於納入大型比賽。 1984 年蔣教授受聘于中央警衛團,訓練一百天。並將此法應用其《格鬥新技》與阿裏執磋,並與之觀場過手,阿裏佩服蔣教授古稀之年身骨還如此硬朗,更贊同老先生的新招。

在推廣《格鬥新技》的基礎上,蔣教授又寫出了《談中國散手發展》,重新編寫出版了《八極拳》,他就中國武術之所以未能進入奧運會的內在因素做了客觀的分析,並就散手分值、重擊與輕擊的區分,以及裁判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意見。

蔣浩泉教授于 1988 年在拳王阿裏的安排下,赴美國講學,並于 1993 年建立了蔣浩泉武術學院,總部設在休士頓,如今,分館已遍佈美國各大城市,桃李滿天下,徒弟們練起武來,黑壓壓一大片,吼聲震天,聲勢甚至壓過了建館多年的空手道和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