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燮堂先生門人壽關順老師祥述孫式內家拳

支燮堂先生門人壽關順老師祥述孫式內家拳

孫祿堂,中國近代武術歷史上的奇人,將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融會貫通的武學聖者。但是近代歷史對於這位武學奇人知之甚少,而武學人物也因?種種緣故鮮有歷史記載,故而曲解者有,不解者有,懷疑者亦不少,筆者由於機緣巧合,得知民間異人壽關順老師是孫祿堂拳學正軌傳人,而且是按照孫祿堂的整套體系訓練以後出的真功夫,經過前輩引見結識這位當代的通家,而壽老師侃侃而談,沒有絲毫名家架子,把孫祿堂整個系統的毫無保留的告訴筆者,筆者不敢獨專,遂把壽老師口述原文全部公開與習武、修身諸君子分享。以下全部?壽老師口述原文。

修煉的基礎,胎息功夫

孫祿堂在傳說中的功夫是確實存在的。當代親武學大師中親眼見過孫祿堂功夫的人至今健在的仍大有人在。近代、當代中對於孫祿堂先師瞭解的人不多,中國功夫的傳承是口口相傳的,這種方式在孫公的著作中都有詳實記載,但是廣大讀者絕大多數是無從下手的。因?我們現在所練習的功夫都是動中求靜,而道家修煉功夫則是靜中求動。道家的修煉功夫主要是用來修煉成仙的,修煉的具體目標是還虛、胎息的境界。胎兒生存在母體中主要是依靠臍帶提供營養,靜、動脈混合血這套工具運轉。胎兒的呼吸是靠毛孔,正常的情況下肺是不工作的,當嬰兒出生後,羊水破裂,第一件事便是張開嘴巴,任督二脈打通,肺臟開始工作,所以嬰兒的呼吸非常宏大,脈搏跳動特別快,毛孔呼吸的功能僅僅發揮25%的功效,嬰兒在出生後6個月本體免疫能力是非常強的,這是先天修煉的秘訣,以達到長生的目的。

孫祿堂的形意拳和道家的修煉功夫是結合在一起的。我想把我一生的經歷的東西談出來,證明孫祿堂的功夫的科學性。

先從動中求靜開始入手,如何在動中能夠求到靜?首先從無極式入手,無極式要如何作到 “ 沙地立杆 ” , “ 騰雲駕霧 ” ,要求是百會穴上頂,兩肩向外拉開,向內微含。把兩邊肩胛骨拉開,似的中間空,兩邊虎領筋抽緊,這個叫虎抱頭,左右兩手外翻,往下沈,兩胯朝裏縮,力點坐滿於腳跟,不可朝前,往後,左右偏,一定要中正,腳趾不許扣,兩腳成 90度夾角,兩眼平視,舌頂上顎,口水咽下。關鍵是坐滿腳跟,這時候腦子裏所有的雜念都沒有了,空空洞洞,無陰無陽,無我無他,與大地混?一體,象騰雲駕霧一樣。坐滿於腳跟一定要縮胯塌腰,這樣才能夠坐滿腳跟,才能自然提肛。無極式主要是動中求靜,一站架子,把所有雜念去處,同時?生深呼吸,呼吸加深,橫膈膜抽緊,肋骨抽緊。腹式呼吸就渾厚,這種呼吸也叫真人呼吸,而通常人採用的胸式呼吸,主要靠胸部的擴張壓縮來呼吸。真人呼吸就增加毛孔的呼吸量,可以增加到8~90%,這樣一開一合,肺不工作,通過這樣的鍛煉,可以減輕肺的壓力,增加毛孔的呼吸量,就可以不用口鼻呼吸,所以孫公可以將口鼻塞住練拳。全部用毛孔呼吸,這種就是還原到胎兒的狀態,叫還虛,也叫胎息功夫。

孫式形意拳

四正八柱

人類是恒溫動物,37攝氏度的體溫基本恒定,當運動時人體不斷?生熱,必須不斷散熱,?熱快而散熱慢導致人的毛孔大量開放出汗。所以出汗的目的除了排除體內不需要的元素同時達到降溫的作用,一般人都是這樣的,這是人體同外界的熱交換方式。但是因?人體的動脈血管流速快,而靜脈血管相對回流較慢,導致熱的不平衡,致使體內大量出汗。而形意拳不同,不斷?生熱量,不斷降熱保持平衡,靠什?方法呢?靠的是扣腳趾,擰腳跟加強靜脈血的回流是動脈、靜脈流速平衡,達到這個效果的功夫稱?雞腿。形意拳一站出來就要做到一氣合四象。虎豹頭、熊膀、龍身、雞腿。八柱的虎領筋兩根就是虎豹頭;肱二頭肌兩根就是熊膀、斜方肌兩根做到龍身,股大肌兩根就是雞腿。要做到筋象鋼筋一樣堅硬而又不能失去彈性,這叫做筋長力大,這是暗勁要做到的基本功,就象人推著板車走上坡,千斤重量都往上在拉,這就是筋長力大的具體寫照。

剛才說的是八柱,現在來說四正,所謂四正呢,就是任脈兩根、督脈兩根,這就是小周天迴圈。當小周天迴圈時,從長強穴入氣,吸氣提肛,立刻走道百會穴,速度相當快,然後從鼻尖到喉嚨再往下到會陰穴,速度象眼淚在流,而感覺如蜜糖般甜,到達會陰穴後稍微停頓,然後重復長強穴入氣的過程,這就是小周天鍛煉的一種方式,久而久之從膻中到肚臍中出現一條白線,這叫做氣槽。練到一定時間,頭腦爆炸,百會穴旁有兩個小心臟快速跳動,當慢慢平息下來以後,這樣就能夠做到鶴髮童?,做到返老還童,皮膚非常細嫩光滑,臉和手也如嬰兒一般光滑,孫公曾說:專氣致柔出嬰兒乎,是乃養命至寶。

松肩,松胯,堅頂的目的是加強淋巴系統的迴圈功能,使淋巴不受壓迫。人的局部炎症造成淋巴結腫大,毛孔堵塞,這樣要幫助毛孔的深呼吸,肩與胯不鬆開不脫開就要壓迫淋巴結,這樣在運動中?熱快速而降溫就困難了,所以要把每個關節脫開拉長,如兩肩拉開做到胸中空,虛靈頂勁,一定要頂足,這才能有利於小周天迴圈,使長強到百會加速加強靜脈血回流,下來要慢,胸要空,使呼吸加深,同時氣就滿了,腹象皮球一樣飽滿。通常人的呼吸偏上或者偏左偏右而不飽滿,而呼吸加深氣就不上湧,這樣不論是打拳練功或者做其他高強度工作就不會氣往上湧,做到心平氣和。這樣加強微血管毛細血管的流量,促進新陳代謝,使人的皮膚變的細嫩。

劈拳

孫公曾經說:要做神仙,須精劈拳。劈拳一通百通,我於是這樣,練習劈拳三十多年,練劈拳的關鍵在於三體式。我站無極式樁一練就是七個月,目的就是要做到動中求靜,然後練太極式做到心平氣和,之後又是兩儀式練內三合,做到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這樣做到真人呼吸,就可以入手練三體式了。三體式除了做到前面說道的內三合之外還要做到外三合,既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與外三合合稱六合。除了六合,還要求做到四正、八柱,還有三尖、三根。孫公說三尖不到難達四梢,三根不照,難求息調,三尖,就是手指尖,腳尖,鼻尖,是人體靜脈血管最密集的地方。四梢,是指毛髮?血之梢、屬肺;牙齒?骨之梢、屬腎;舌?肉梢、屬脾;指甲?筋之梢,屬肝。三根:耳根、掌根、足根。耳根半規管專司人體平衡作用,人站樁虛靈頂勁是耳根與腳根的平衡作用,坐滿與腳跟起到調息作用手腕掌根豎起,豎掌是?了兩指挑眉,兩指挑肩,除了能做到大周天迴圈還能夠防止高血壓。站三體式是大小周天同時迴圈,在沒有做到這個要求之前不能打劈拳。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開始講劈拳的三個部分 “ 明勁 ” 、 “ 暗勁 ” 、 “ 化勁 ” ,也就是易筋、易髓、易骨的功夫,也叫做三環九轉是一式,這就是劈拳,包羅萬象的一式。

練劈拳要在四正、八柱的要求和規矩下,求得方正,並且做到每個動作腰胯合一,按照要求,腰胯合一一般要做到8~90%,但是通常人1%都很難做到,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檢查每個動作的精確性並逐步提高準確率,沒有老師在一旁檢查指導是練不出來的,劈拳的架子,拳是口中出,肩不可?,兩邊肋骨抽緊,拳頭捏實且要捏緊。這樣主要練手腕和掌力以及尺骨和橈骨,這是練,這練的是明勁;暗勁的練法是捏空心拳,練指力;到了化勁,練的時候一般不能捏拳,束而無力全部空。明勁要拳是口中出,下面腿法是上半步,形如槐蟲一般蠕動的感覺,出似箭,落如風,做到腰胯合一而且要求得方正,這樣一定要有老師在一旁指導,這就是口口相傳。按照這樣的要求,通過嚴格的鍛煉是完全能夠達到孫公的功夫,不然當年孫公的功夫怎?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孫公的指力是常驚人的,而且他就是這樣練出來的。我本人也是通過這樣的練習練到全身如鐵一樣,筋骨像鋼筋一樣,既有硬度,又有良好的彈性。我也曾在練內功時腦子爆炸,所以皮膚如同嬰兒一般。我全身關節,肩、肘、腕可以鬆開,拉長。脊椎骨也可以拉長脫開,全身勁運足而不影響呼吸,這個叫做伸懶腰勁,孫公練的就是這個功夫也就是達摩大師稱?抻筋拔骨,節節貫通的功夫,象藤鞭一樣堅固但是富有彈性的節節貫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