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形神功

八卦形神功

楊樹藩 車星辰

八卦形神功,是九宮八卦拳樁功系列 ( 靜樁、動樁、行樁 ) 的靜樁功。原傳名?“紮根功”,由紮根、挖山、擠樁、落地、收丹五式組成,後發展?八式。它以意念傳神,穴位“呼吸”?法。主要修煉內功和求取意中之力。練習時後天的口鼻呼吸應以自然呼吸?佳,主要體會兩手心“勞宮穴”的呼吸開合與吞吐收放。

這八式樁功動作簡單明了,易學易練,具有得氣快而顯,又安全實效的特點。

動作歌訣:

身心放松,意念傳神,勞宮穴位,呼吸連綿,形物送收,集在掌間,丹生童子,朱砂自煉。

功法練習:

1 、立地生根 ( 紮根 )

面向南方自然站立,兩臂松垂于體側。然後兩腳左右分開,腳尖朝前,距如肩寬平行站立。渾身上下自然放松,在身形中正的基礎上勿使一絲拙力,松腰順脊,屈膝坐胯,目視前方。

心靜神凝之後,兩手臂外旋使掌心朝前,指尖向下置于兩胯旁一兩拳處,手心涵空,掌指自然變曲、微分 ( 圖 1) 。

意念:兩腳人地,猶如松柏生根,頭頂蒼穹有沖天之勢,這樣就會自然做到順項提頂,使百會穴、湧泉穴上下貫通。

意想兩手勞宮穴 ( 想面不想點 ) “吸氣”將遠方物體連基吸過來,略停,再用勞宮穴“呼氣”將其推出 ( 送回或推至遠處 ) 。勞宮穴“呼”、“吸”連綿不斷,收放物體的距離也隨次數的增加而加大。如此練習,有幾個來回就會感覺足趾抓地,好像與地吸在了一起。

意念中物體的往複移動,如彈簧拉伸、筋條牽扯,松與緊的微妙變化、蓄與發的氣力收放會自然形成。

行功中勞宮穴“呼”、“吸”時,身手隨之微動屬正常現象,此即“靜中生動,動中寓靜”也。但要自然而然,不可追求這種現象,以免誤入歧途。

2 、托運泰山 ( 挖山 )

站式如前,兩手從下向前向上緩緩平舉至大小臂基本成 90 度角,與心窩平齊時,手心涵空向上,五指自然微開,如托簸箕狀,眼平視前方 ( 圖 2) 。

意念:兩手勞宮穴“呼氣”,從下向上托起重物;勞宮穴“吸氣”,將壓下之重物吸入變小。

此重物比如泰山,由兩掌指深插地下,再緩緩托 ( 挖 ) 起,泰山收在掌中,以勞宮穴的反複呼吸,不斷縮化,使意識連綿不斷。

練習時意念中要做到托物升起而不抖,引物沈落而不顫。此式久習氣足自然生內力。

3 、抱擠天柱 ( 擠樁 )

站式如前,兩臂在胸前圓撐環抱,兩手掌心斜向內下,手心涵空.如抓球,十指相對,兩手相距兩三拳距離。大小臂的夾角要大于 90 度,如此才能將兩臂撐圓而生出飽滿之內力 ( 圖 3) 。

意念:勞宮穴“呼氣”時兩掌向內抱擠,意想中—根頂天立地之天柱,勞宮穴內氣相吸相引,拇指意做上下的滑引,將其栽插入地。勞宮穴“吸氣”時蓄力,撫抱天柱。如此反複練習。

行氣時,如小臂、兩掌微微旋動或有開合,?得氣之正常現象。

習此樁時,只有做到肩部的放松,才能有肘垂和掌擠的效果。此時胸要內涵,肩、臂、腕、掌以環形向內傳遞氣力。下盤的兩足、兩膝亦向內合,形成天呼地應。

4 、雙臂擎天

站式如前,兩臂左右分開、手心朝上向兩側平舉至肩高,兩臂微曲,手心朝上,五指微分,虎口撐圓,掌心內涵,松們墜肘 ( 圖 4) 。

意念:雙掌勞宮穴“吸氣”,天下沈,重壓手臂及兩掌。意識不斷,再用勞宮穴“呼氣”將蒼穹托起。

反複練習多遍時,由于勞宮穴的“呼吸”使掌心蠕動,掌指外頂 ( 特別是中指 ) ,要漸次增加頂力 ( 氣行力到 ) ,次數間不可懈怠。雙掌指頂脹,?氣貫指梢 ( 筋梢 ) 之表現。

5 、摘星換鬥

站式如前,兩臂內旋上托至頭頂前上方,掌心向是,指分掌凹,虎口相對,兩臂撐圓,但仍須沈肩墜肘 ( 圖 5) 。

意念:兩掌插入雲端,勞宮穴“呼氣”時觸及星月,“吸氣”時星月入掌。

勞宮穴“呼吸”時,若雙臂和兩掌有上推和內收的微動曲張是正常的,但不可刻意追求,讓它自然?生。

6 、發浮雲

站式如前,兩臂在胸前撐圓環抱下按,掌心向下,十指相對,兩手如抓球。兩肩放松,兩肘外射但不失沈墜之意 ( 圖 6) 。

意念:自己無比高大,頂天立地。兩掌下按時,身體有上長入雲之感,勞宮穴“呼氣”將天上彩雲按下,而彩雲欲升,勞宮穴將其“吸入”,再“呼氣”時,又將彩雲收攏按下。一“呼”一“吸”,反複練習。 7 、三盤落地 ( 落地 )

兩足分開,約距 2 尺,身體下蹲成馬步,微前傾,兩臂圓撐,松肩墜肘,手心斜向下,掌指朝前在兩胯旁下按,目平視前方 ( 圖 7) 。

意念:勞宮穴“呼氣”兩掌下按,氣運掌指,兩足抓地生根;勞官穴“吸氣”,掌有內收斂氣之意,又可引有足心湧泉穴、會陰穴內收的感覺,這樣就會自然形成丹田、命門相吸而得真氣。泥丸宮、尾?自然通順,並能引動會陰穴,氣循任脈養氣聚中。

此式練習時腰脊要中正舒順,自然豎直。臀要內收,使命門後突,小腹微上翻。兩足跟要著意外展,這樣足趾就抓地了,而且,兩膝勢必向內、向前、向下頂,使下盤氣力下引下沈,穩如磐石。

8 、雙合丹田 ( 收丹 )

接上式,上身輕起,收左足,站距如肩寬,與前面所述身形一樣。

兩手左裏右外 ( 女性相反 ) 輕輕相疊,輕置小腹上或虛抱小腹 ( 留有相應距離 ) ,勞宮穴透對丹剛,日平視前方 ( 圖 8)

意念:勞宮穴透對丹田,一“呼”一“吸”調養氣息,使精華彙入丹田,反複練習。

收功時可揉腹、摩面。收左足還原,緩緩散步片刻即可。 說明:

靜樁八式連續練習或單式練習均可,可因人因時而異。此?九宮八卦拳之內功功法,心意在勞宮穴,以此?“呼吸”要竅,手心空內涵規矩成式,而能引導內氣運行。

身體由松而沈,從頭頸始分肩走臂沿脊背到腰胯過?至足,如此節節向下,門然使足心內涵足趾地而入地生根,並有暢胸、實腹、氣沈丹田之感。

習之門久,氣盛陽動,內氣自然運行,諸經脈也自然就通順了,萬不可循經導氣,要門然而然。

此功練習時一定要把握好意念的“濃淡”,用意不可過重,要似有似無,若存若亡,在有意無意間討消息。

此功久習可化去後天僵勁,起到很好的“凋形練形”作用,並能?內氣、生內勁,求得意中力,?今後內外合一的武功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恩師楊樹藩少年時聽師爺楊子君講,練此功可成童子功、朱砂掌功,所謂“求之不得,不求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