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拳南傳的兩廣國術館

1928年10月,廣東省主席李濟深在南京觀看了由中央國術館組織的第一屆武術國考後,深感武術一直是中華民族強國強種、雪恥救國的要素,還需在兩廣提倡,便邀請了這屆武術國考中得獎的武術家萬籟聲、李先五兩人隨他一起返 回廣州,並向省府提議籌組兩廣國術館。經省府會議通過。交省教育廳核辦。由第八路軍總指揮部委任萬籟聲為館長並負責籌備工作。

兩廣國術館成立於 1929年3月,館址設在廣州市東較場。館長萬籟聲,教務主團 任李先五,教練顧汝章、傅振嵩、林耀桂等。它存在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對兩廣,特別是廣東武術的發展卻起了很大的作用。1929年5月國民黨內部紛爭,李濟深被蔣介石囚禁于南京湯山,由第八路軍總指揮陳濟棠主持粵政。同年5月底,陳濟棠以兩廣國術館開支浩繁(月支4500元)為由,下令解散,所有教員及工作人員均發給路費遣散。兩廣國術館從開辦到結束僅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民眾習武熱潮急起急落,進人對此深感痛惜。兩廣國術館不僅為廣東培訓了一批武術人才,更重要的是在建館過程中聘來了萬籟聲、李先五、傅振嵩、顧汝章、王少周等北派名師(即廣東武林所稱的 “ 五虎下江南 ” ),使少林在、太極拳、八卦拳、查術等北派拳術得以傳入廣東,生根開花。這是廣東近代武術史上繼廣東精武會成立之後的又一次較具規模的北拳南傳和南北拳術交流。 兩廣國術館解散後,有幾位北派拳師仍然繼續留在嶺南傳藝。李先五 被 廣東精武會聘為教 務主任,顧汝章、 王少周 組織了廣州國術社。傅振嵩更是一直留在廣州授徒,直到解放初期 去世。他創辦過廣東太極聯誼社,他的兒子傅永輝一直活躍于廣東武壇,生徒眾多。

摘自 1982年廣東武術由(廣東人民出版社)的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