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說

馬氏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說

十大真形者:雞、龍、虎、蛇、燕、鷂、馬、猴、鷹、熊。

馬氏心意六合拳,是依據上述十種動物之形態、特點和攻防技能,像其形、取其意而立法?拳的。形像?身之形,而拳技?意之用。心意門人通稱之謂“十大真形”。

雞形

心意門拳法中有很多效仿雞形演變而成的技藝。如:雞形步、雞步掂腿等技藝,就是取雞有轉側之精、獨立這能、爭鬥之勇而演變?技藝的。通過效仿雞形的多種身法、步法、爭鬥之法,達到提高習拳練藝人的周身靈活性和整體協調性的目的。

歌曰:將在謀而不在勇,

敗中取勝稱英雄;

兩雞相鬥細心瞧,

方知變化有靈通。

龍形

龍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物,升天入海、變化莫測。心意門拳技中的龍形裹橫、龍形滾橫等技藝,就是效仿龍有束骨之法、升降之形、遊空之肥、探爪捉拿之精而演變?拳技的。故在盤拳練藝時,心意門人特別強調束而後展、插而後拔、曲而後直、柔而後剛,使身形靈活矯捷、翻轉擰插、縱落起伏、輕靈不滯。

歌曰:一波未定一波生,

好似神龍水面行;

忽而騰空高處躍,

聲濤雄犯令人驚

虎形

心意門拳法技藝中的雙把、虎撲把、虎抱頭等技藝,都是效仿虎形。像猛虎有鎮山之威、撲食之勇、拳勢威嚴、姿態勇猛。

歌曰:撼山河砘鎮重山,

只有提防我者先;

猛虎施威撲食勇,

形神合一妙其間。

蛇形

心意門中的蛇拔草、迎面貼臂等技藝,是取蛇有拔草之能、遊身之巧之意,效仿蛇之盤旋曲伸、乘隙進取、伸縮往來、曲中求直、節節貫通。

歌曰:來去順利自有章,

拔草能行逞剛強;

蛇形把式盡得妙,

進身敵翻其神慌。

燕形

心意門中的燕形技藝很多,其用意及運行規律均?勢 起上翻,由下向上撩擊。專攻敵之陰部、胸部、腹部及下齶。拳把上起,意欲恨地無環“。形似燕取水,向而落,沾水而起,輕捷靈巧。

歌曰:拳藝一精百倍功,

功成雲路自然通;

伏身試看燕取水,

恨地無環占上風。

鷂形

鷂有入林之巧,翻轉擰插之能。鷂以其展翅束身,翻轉擰插入林之勢與別的鳥類所不同。心意門中像其形、取其藝的拳技動作用力多在兩手臂。動作必須神形協調配合、整體性強,對肩部、腰部、胯部以及眼法的協調性要求很高。

歌曰:歷來飛禽高空翔,

兩翼儼然像鳳凰;

忽望鷂子入林勢,

武將方知此勢強。

馬形

馬有奔騰之功,過蹄之能,衝鋒破陣之勢。練馬形之藝須後腿向後猛蹬,前步前進,後腿再極力向前推進。兩腿站立牢固,上下整劃一。

馬氏心意門中有“三誤(無)不打人“之說,即“誤(無)腿不打人,誤(無)中節不打人,誤(無)觀方不打人。”其意是指:錯誤的腿步之法或根本就沒有腿步之法,錯誤的中節或根本就沒有中節,錯誤觀察對手的方法或根本就不知道觀察對手的方法。此“三誤(無)”居其一者,拳藝就會失去應有的技擊功效。故而心意門人在盤拳練藝時,對起、隨、追步法之學極?重視。大都遵循如下運動模式:“前腿起則後腿隨,前腿不到後腿追。兩腿雖說有前後,不如兩腿並一腿。”

歌曰:人學烈馬疾蹄跑,

爭功需得膽氣豪;

英雄四海揚威武,

定知此勢得名高。

猴形

猴有縮身之法、縱山之靈、偷取之巧、攀登之能。心意門拳技中的猴豎臀、猴形倒打把等技藝,都是象形取意,拳把一開,動作快而有力。縱跳伸縮、完整連貫,身平步穩。

歌曰:不是飛仙體自輕,

居然無影令人驚;

化?周身無定式,

儘是縱山一片靈。

熊形

熊有豎頸之力、防禦之能。鷹、熊兩藝?心意門拳技之本,越此兩勢則拳藝失真。盤拳練藝要求兩眼平視。俗語:鷹形望地不見地,熊形望天不見天。

歌曰:熊形出洞顯本形,

?了防禦掌置胸;

得失只爭此一點,

陰陰陽陽無定形。

鷹形

鷹有捉拿之精、觀察審勢之巧。心意門中的一頭碎碑、鷹捉把等拳技,就神形兼備、完整地效仿了鷹之精巧。拳把一開,手起上翻如抽,撕拽而下如鈎。拽拉而下意欲“恨天無把”,如同鷹之捉物。

歌曰:鷹熊鬥智妙無言,

陰陽合勢霎時間;

最是久秋鷹得志,

撲捉狡兔勢精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