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孕前檢查。
上醫院做全身完整健康檢查。
二、補充葉酸:
孕前及懷孕的前3個月應攝取豐富的葉酸。葉酸來源:香蕉、柳橙、酪梨、綠色蔬菜、花菜、肝臟、酵母。烹調會破壞葉酸。
※目的:葉酸幫助神經發育,是健康胚胎組織發育所必需的,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
三、適量補充維他命A、B、D、E:
維他命A過量會有致畸胎作用如:骨骼畸型、併指、顎裂以及眼與腦的畸型。
※目的:胎兒的營養完全來自母體,孕前的補充可保護母子健康。
四、檢查、治療牙齒問題。
定期洗牙。學習正確的刷牙和使用牙線的方法。
※目的:避免因懷孕而不願到牙科就診,延誤治療牙齒的時機,導致增加產後牙齒損壞的機會。
五、避免攝取咖啡因:咖啡、可樂、茶和一些感冒糖漿、解熱鎮痛藥都含有咖啡因成分。每日攝取的咖啡因量勿超過300毫克。
若喝咖啡後感到身體不適,應暫時不喝咖啡,或勿讓咖啡過濾或茶泡太久以降低咖啡因含量。目的:避免發生流產或胎兒體重過輕。(咖啡因會導致母體臍動脈阻力增加,使臍動脈血流減少,而降低胎兒養分和氧氣的供應。)
六、戒煙:
懷孕期間夫妻皆應禁煙。
※目的:避免發生早產、胎兒體重過輕,或嬰兒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甚至猝死。
七、戒酒:
懷孕前14週,孕婦勿喝酒。最理想的是在懷孕前就把酒戒掉,所有含有酒精的飲料,像是啤酒、餐酒、葡萄酒等等都最好不要喝。
※目的:避免發生流產、早產或嬰兒智能障礙、臉部外型改變。
八、檢測抗體:德國麻疹、水痘
1. 若無抗體應接受疫苗接種。接種病毒疫苗後,三個月內勿受孕。
2. 檢測時機:婚孕前健康檢查時,或計畫懷孕的前三個月。避免因感染德國麻疹或水痘而造成流產或嚴重胎兒缺陷。
九、慎用藥物
1. 計畫要懷孕時,經期來的10天內可以服藥,之後用藥需謹慎,勿買成藥,由醫師診斷處方較安全。不知已懷孕而服用藥物,擔心會影響胎兒,建議帶一份相同的藥物或向原就診處索取藥單給婦產科醫生判斷。
2. 必須服藥控制的疾病,應與醫師討論懷孕生產的可行性,或是用控制藥量、轉換藥品的方式來減低對母親及胎兒的影響。
※目的:避免因不當的服藥而造成胎兒的畸型,甚或危害孕婦生命。
十、適度運動:
原則上,不應做到有明顯不舒適、很吃力、很痛苦、或很疲勞的感覺。以能達到舒適、合理用力的程度或有輕微疲勞產生較合適,且絕對勿勉強。
※目的:降低懷孕和生產的不適,幫助產後身材的回復。
十一、規劃工作與生活:
1. 計畫懷孕前先與上司溝通,說明自己的生產計畫和復職時間。
2. 了解有關產假、育嬰假和薪資的相關規定。
3. 產檢與參與產前課程,是否可請不扣薪的假,如:事假或病假。
4. 若工作時會接受到輻射線或需要提重物,應請上司考量是否幫你更換工作性質。
※目的:為提供寶寶優質的母體和物質生活環境而做準備。
十二、降低睪丸溫度:
睪丸溫度比中樞體溫低,中樞體溫過高或睪丸溫度過高都會影響精蟲製造。
1. 病毒感染引發的發燒會降低精蟲數量達3個月。
2. 勿過量運動、勿用過熱的水泡澡、勿穿過緊的內褲以及提防高溫天氣。
※目的:維持有正常數量的精蟲。
十三、性交:
男方在上的體位最有利於受孕。射精後,女方應續平躺20分鐘。性交最好是在夜間進行,行房後即入睡。
※目的:增加受孕的機率。
十四、維持理想體重:
體脂肪可製造和貯存動情素,動情素可幫助體內準備懷孕。體脂肪愈多,動情素的製造愈多。動情素過多或過少都會破壞身體系統平衡而抑制排卵。太瘦、過度減肥或增重的人不易受孕。
※目的:使能順利排卵。
十五、避開污染環境:
1. 環境中的苯、甲苯、鉛、砷、有機磷、一氧化碳和放射性物質都可能導致胎兒畸型,應避開這種工作或居住環境。
2. 養貓、狗的孕婦若感染弓漿蟲,嬰兒會出現腦積水、無腦兒或視網膜異常。
※目的:避免造成胎兒畸型。
十六、調整母體體質:
穩定及嚴格控制慢性內科疾病的病情。
1. 組織膠原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應待病情穩定後再考慮懷孕。
2. 高血壓應定期服藥,待血壓獲適當控制後再考慮懷孕。
3. 糖尿病應定期服藥或施打胰島素,待血糖獲得適當控制後再考慮懷孕。
※目的:降低周產期嬰兒的罹病率和死亡率。
※媽媽在懷孕前的身體越健康,懷孕過程會越順利,就越有可能生出健康的寶寶。
◎永久保健之道
可以定期食用蜜蜂花粉、蜂皇漿、蜂膠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