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年,小心注意體重異常下降
年長者罹患甲狀腺亢進或出現一些感染疾病時,其他症狀可能不甚明顯,唯一較明顯症狀可能就是體重突然大幅下降。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年輕人、中年人出現甲狀腺亢進時,除了體重下降,還常合併手抖、心悸等症狀,臨床上遇到一些年長患者並沒有出現手抖、心悸等典型症狀,往往只有體重減輕,等發現異常就醫,才確診為甲狀腺亢進。
部份感染性疾病、肝炎也會造成體重下降。感染性疾病通常也會出現胃口不好、發燒、倦怠等其他症狀。不過年長患者可能原本精神、胃口就不太好,加上只有輕微發燒,較顯不出明顯落差,因此症狀常受到忽略,較容易引人注意的症狀就是體重下降。
康宏銘主任分析,年長者體重下降常見原因為營養不良、腸胃吸收較差,當然也有些年長患者體重下降是疾病所造成。而年輕人體重下降常見原因則包括甲狀腺亢進、感染、腫瘤等消耗性病因。
以腫瘤患者來說,體重下降往往並非唯一症狀,還可能合併有其他相關症狀,等體重開始下降,腫瘤病情常已進入中期、後期。事實上,因體重下降求診的患者當 中,大約有百分之五十找不到確切的病因,推測可能是一些罕見感染所造成,或者像慢性壓力、情緒障礙也會影響營養吸收,導致體重下降。
康宏銘主任提醒,當體重在八星期或三個月之間驟減百分之五,就是體重明顯下降,患者最好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找出原因。
新光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家醫科醫師江柏欣表示,糖尿病控制不好、不知有糖尿病且血糖高、甲狀腺亢進、憂鬱、暴食、厭食或是癌症等,都會造成體重減輕。在非 預期性的體重減輕(和平常穩定時的體重相比),一個月若有相差 5% 或半年相差 10% 時,應儘快就醫檢查,找出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
國泰醫院家醫科醫師葉姿辰表示,不明原因造成體重減輕(其定義為:在不刻意減重下,半年內快速減掉總體重的 10% )的原因有:
一、消耗能量的增加:
1、新陳代謝變快,例如劇烈運動等,但飲食無刻意減少;
2、甲狀腺亢進;
3、 40~50 歲成年人罹患嗜鉻細胞瘤,此較為少見。
二、能量流失變多:
長期吸收不良,像是慢性胰臟發炎,脂肪無法吸收,會出現拉肚子、腹瀉等情形;或者,胰臟有腫瘤、小腸有腫瘤者,也會導致吸收不良。然而,糖尿病,會導致能量的流失。
三、能量攝取減少:慢性感染如肺結核、 AIDS 、食慾降低、輕微失智、憂鬱症、厭食症等;其他如尿毒症、惡性腫瘤等。
一旦發生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的情況時,應到家醫科做全方面的檢查、綜合評估;有需要時,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取材自作者: 蘇湘雲&鍾佩芳)
◎特別強調~甲狀腺亢進的各項徵狀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原因
腦下垂體失調:腦下垂體分泌甲狀腺促進激素,分泌失調現象。
遺傳:自體免疫所造成的甲狀腺機能亢進(就是自己產生抗體來對付自己的甲狀腺)主要是遺傳,當存有這樣的基因,出生後並不會立即發病,而是下列因素(3、4)誘發出來的。
壓力:面臨壓力時,血中的類固醇和腎上腺素上升,免疫系統製造抗體增加,過度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造成亢進現象。
碘攝食過高。
※常見症狀自我檢測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很多變,不一定是典型的心跳快、焦慮、易緊張、體重下降,您可依下列常見症狀自我檢測:
全身狀態:焦慮、急躁、鬱悶、易激動、易驚嚇、神經質、失眠、多言、好動、體重減輕、肌肉無力。
髮:頭髮脫落稀疏。
眼:突眼、眼脹、眼痛、視力模糊、怕光、異物感、角膜潰瘍、易流淚。
頸:脖子變粗、甲狀腺腫大、喉嚨有壓迫感。
循環系統:心悸、心跳加快、高血壓、心律不整。
神經:手指顫抖、周期四肢麻痺。
消化:飲食大增、大便次數增加。
皮膚:皮膚細膩而濕潤、怕熱、體溫不正常、白斑、盜汗、色素沉澱、小腿前皮膚如橘子皮、紅且癢。
生殖:月經少而紊亂、不孕、流產、早產。
※永久保健之道
蘆薈凝膠汁、蜂膠、益生菌、乳鐵蛋白等提昇免疫能力的產品。
詳細介紹請看明日星期四的<永久產品大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