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腐是徽州地區(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的特色傳統名菜,是通過以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胺基酸,故經烹飪後味特鮮。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徽州第一怪,豆腐長毛上等菜。 

徽州毛豆腐大致可分為四個品種,即蓑衣毛、鼠毛、兔毛、棉花毛。蓑衣毛很長,呈紫醬色;鼠毛較短,呈灰色;兔毛很短,起條,呈白色;棉花毛稍長,整綹的,呈白色。毛的長短,顏色的差異,除了豆腐本身質量的優劣外,還取決於氣候的變化、溫度的調節。毛豆腐的鮮醇味也就在於溫度的適宜和發醇時間的長短掌握上。油煎後的毛豆腐又稱「虎皮豆腐」,下油鍋時,毛會豎起來,其色澤斑斕相間,烏黃有致。蓑衣毛和鼠毛的豆腐微帶烏色;兔毛和棉花毛的豆腐則呈金黃色,其中數蓑衣毛豆腐色、香、味最佳。

上好的毛豆腐生有一層濃密純淨的白毛,上面均勻分布有一些黑色顆粒,這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標誌。毛豆腐是安徽馳名中外的素食佳肴,一般叫黃山毛豆腐或者徽州毛豆腐。顧名思義,系以徽州的歙縣、屯溪、休寧、黟縣、祁門(現今屬黃山市)、婺源(現今屬江西省)一帶特產的毛豆腐(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為主料,用油煎後,佐以蔥、姜、糖、鹽及肉清湯、醬油等燴燒而成。上桌時以辣椒醬佐食,鮮醇爽口,芳香誘人,並且有開胃作用,為徽州地區特殊風味菜。除此之外,簡單地烤制或炸制後,做出的菜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