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都是經過查閱文獻及與大陸老師做部分討論整理而出,然而所知的依舊有限,僅能就目前已知做個整理

往後若有後續討論與更進階的資料,再來慢慢做修正.....請大家多包含涵

要說到紅糟,相當然直接連想到的就是紅麴了,因此就先從紅麴說起吧


要追朔紅麴的起源,這目前尚有許多爭論,主要爭議源自於"王粲《七釋》"

在唐代徐堅的《初學記》中有:“王粲《七釋》曰:西旅遊梁,禦宿素餐,瓜州紅曲參揉相拌,軟滑膏潤,入口流散。”故多數史學者認為,遠在千餘年的漢、魏時代就有紅麴的存在與利用了

另一派學者認為"王粲《七釋》"僅是虛編故事,而在唐、宋、元之時,有大量對於紅麴的文史記載,不論是紅麴的製作、紅麴酒的釀造,甚至是烹飪及料理的運用,因此認為紅麴的產生最遲應在唐代以前是可信的。

有興趣更詳細了解的,可以參閱 中國紅麴的史源考釋

王粲《七釋》

目前網路能看到有些文章引用 五代陶谷(903~970 年)所著《清異錄》中的「孟蜀尚食掌《食典》一百卷,有賜緋羊。其法以紅麴煮肉,緊卷石鎮,深入酒骨淹透,切如紙薄乃進,注云「酒骨糟」也。」 來說明紅糟料理的演進,但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

元代,食療家韓奕在《易牙遺意》中更詳細記載了紅麴的用法:每曲一酒盞許,隔宿酒浸令酥,研如泥,以肉汁解薄傾下。

明代高濂《飲饌服食箋》還記載了“大熝肉”的制法,其中也有用紅麴的記載:”……又次下末子,細熝料在肉上,又次下紅麴末,以肉汁解薄,傾在肉上。文武火燒滾,令沸,直至肉料上下皆紅色,方下宿汁……

以上都是單純的使用紅麴,而非紅糟,故引用這些經典來說明紅糟的演進是不太恰當的,僅可稱為紅麴料理

北宋時期,陶穀所著的(清異錄〉就有“紅麴煮肉”之說

目前所能查詢到紅糟由來普遍的說法,是福建在宋朝發展出的紅麴酒發酵後過篩而得到的渣滓,不過這說法對嗎?   繼續考古下去

把紅麴米用於釀酒,源於何時,已甚難稽考,但應該不晚於北宋。北宋醫學家莊綽在其作《雞肋編》下卷中就寫到「江南、閩中公私醞釀,皆紅麴酒」。南宋末年陳元靚 撰 《事林廣記》卷八中,就提到了「造紅麴法」和紅麴酒的「東陽醞法」。此外,元朝 佚名 撰《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和元末明初 韓奕 撰 《易牙遺意》中則分別記錄了「天台紅酒」「建昌紅酒」的製作方法。

南宋末年陳元靚編 《事林廣記》卷八,「造紅麴法」和紅麴酒的「東陽醞法」

(元)佚名 撰《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天台紅酒」

元末明初 韓奕 撰 《易牙遺意》「建昌紅酒」


"紅糟" 一詞,幾乎都在出現宋朝(更早之前的目前尚無查閱到,也可能有所遺漏)

宋·陸游《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詩:「未論索餅與饡飯,最愛紅糟並缹粥。」
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下:「江南閩中公私醞釀,皆紅麴酒,至秋盡食紅糟,蔬菜魚肉,率以拌和,更不食醋。信州冬月,又以紅糟煮綾鯉肉賣。”」 

尤其是在 朱子語類 卷一百三十八,更是直接說到了"福州紅糟 "

宋朝有個當官叫義剛的在《朱子語類》裡,提到了朱熹曾說過的一句話:「今福州紅糟即古之所謂醴酒也,用匙挑吃。」

黃義剛字毅然。撫州臨川人,黃義勇之弟。紹熙四年(1193年)師事朱熹,事朱熹最久。


但奇怪的是,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經》是中國古代較早的全面完整論述酒及酒麴的專著,亦未記錄以大米為原料的紅麴製作或紅麴釀酒工藝,更別說提到紅糟了。

對此現象洪光住先生在《中國釀酒科技發展史》所說:“乃事物發展的正常規律,無可厚非”。從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研究發現:一般是科學技術發明和推廣在前,古代文獻書籍的記錄往往出現在後,常有佚失,甚至無記載。南宋以前釀酒及製曲歷史文獻未記載紅曲製作技法,並不表明該古代科學技術發明紅曲及生產技法不存在。


雖然有了紅麴製法及紅糟一詞的出現,但依舊沒有紅糟的詳細作法的記載,也不知是否真為紅麴酒過濾後的酒渣?

在毫無思緒的情況下,轉向欽定四庫全書查詢,這套創世鉅作之作總該有了吧,沒想到還真在《明 宋詡 撰 《竹嶼山房雜部》卷十九 糟部》發現了紅糟的做法,更與現今福州紅糟&客家紅糟的做法相似,但看起來並非是做酒後的剩餘產物,應該說酒才是他的剩餘產物,但如今也僅能猜測,無從考證了..........................

明 宋詡 撰 《竹嶼山房雜部》卷十九 糟部


那台灣的紅麴是怎麼來的呢? 怎麼尋找也都找不到資訊了,最多也只有看到下面這一段,其它也都相似於此,文獻史料也遍尋不著

臺灣的紅麴相傳是明末清初鄭成功進駐臺澎後,自福建渡海來臺的司阜(製酒匠人)所引進。當時紅麴的製法是派人至大陸購買「麴公」,先以「麴公」製「麴公糟」,再製成麴種,並進一步製成「麴種糟」,最後把米飯和麴種糟混合,培育成紅麴。「麴公」是充分乾燥的米粒,具大蒜氣味,外表呈黑紫色,內部是紅白色,所含的微生物全部是紅麴菌,甚少含有其他雜菌,售價極昂貴,但對於它的製造方法無任何記載可查。 

等等...........我突然覺得好像搞錯了甚麼,本來要說紅糟的,怎麼變成在考古了.............

回到紅糟怎麼做吧...

紅糟區分為 客家紅糟 & 福州紅糟 兩種,我就簡單的說明一下做法,之後再來分析

客家紅糟

原料:糯米(白米)、紅麴、米酒

比例:1:0.1:1

做法:

1、飯蒸熟

2、紅麴倒進去飯裡攪拌

3、米酒分成三份,分成三天倒入

4、裝瓶保存,不密封

5、保存方式看後續文章

福州紅糟

原料:糯米(白米)、紅麴、白殼

比例:1:0.1:0.003(白殼的量是我常用比例,請自行斟酌替換)

做法:

1、紅麴先跟5倍水混合,活化幾個小時。(若單純用紅麴則需要這步驟)

2、活化好紅麴後,再將飯蒸熟

3、紅麴&水、白殼倒進去飯裡攪拌

4、裝瓶保存,不密封

5、保存方式看後續文章

甚麼,做法就這麼簡單?

沒錯,其實我也不知道這種東西為什麼能收錢開課,單以客家紅糟來說,不過就煮飯混合,僅此而已

若以福州紅糟來說,要學的其實也不是怎麼做紅糟,而是怎麼把酒釀做好,紅糟自然就會了,怎麼會開課教紅糟呢?

先來看看紅麴米的特性

1、紅麴菌是偏好酸性環境的,因此在培養紅麴時也是會添加一定比例的酸,或是用其他方法調整到酸性環境才能夠培養出優良的紅麴米,因此酸性蛋白酶的活力較高。

酸性蛋白酶能有效水解原料中的蛋白質,破壞原料顆粒間質細胞壁的結構,使澱粉顆粒裸露,有利於糖化酶的作用,使原料中可利用的碳源新增,同時由於蛋白質的水解作用,提高了發酵液中胺基態氮的含量,促進酵母菌生長繁殖,加快發酵速率。

2、紅麴菌的產酸能力高過一般根霉菌。

紅麴菌的一及代謝物為:琥珀酸、檸檬酸、葡萄糖酸、草酸及乙醇。

3.1、若僅用紅麴釀造,由於蛋白質及脂質水解程度較大,略呈苦味。(原因參閱酸性蛋白酶的說明)

3.2、釀造過程中紅麴米的酸性蛋白酶分解蛋白質為相應胺基酸,胺基酸脫胺基為相應的碳原子醇,既有了苦味(這是向大陸老師詢問後得到的回答,尚在理解中,下面兩點可能有相關)

3.3、酸性蛋白酶在釀酒的酸性環境中,能將原料蛋白質水解成胺基酸,再經過不同微生物及酶代謝,生成多種香味物質,這些物質作為多種生香前驅物質和風味組分。因此胺基酸在發酵醪液中的濃度會顯著影響酒中的風味物質。

3.4、酸性蛋白酶能有效的分解酵母菌的菌體蛋白,並對死亡的酵母菌體有分解能力,對活酵母菌不起作用。大量死酵母菌被酸性蛋白酶分解後,既是微生物的好養料,又能有效地為白酒香味成分提供前驅物質。

微量的苦澀味可使酒體增加豐滿濃厚感,而苦味主要是來自於高級醇,琥珀酸(Succinic acid)、單寧、糠醛等,各成分控制得宜可發揮其特徵,為香味的重要成份,否則將苦不堪言。酒的澀味可增加酒的豐厚感,澀味物質主要是高級醇、單寧、木質素、酚類化合物及過量的乳酸乙酯等成分。 

4、紅麴米的糖化能力相較於白殼而言效率低了很多,發酵能力更是微弱。


現在就開始來做探討:

一、看到幾篇文章有說到將紅麴米放在米酒裡幾個小時活化,再加進飯裡面?

這裡就要先來看看紅麴對酒精的耐受度有多高了,找了一陣子,發現手上有的書中,只有徐茂輝的"自己釀"這本書,跟"鄭大師玩科學"裡有提到,他們怎麼說呢?

自己釀 P.80 有提到"紅麴菌的最佳酒精耐受在6%vol左右",鄭大師玩科學說的是"釀酒主要是利用它所分泌的澱粉糖化酶,將澱粉轉化為葡萄糖或乳酸。由於它對酒精的耐受度不高,只要酒精度高於12%vol其活性會急劇下降",但我發現這些資料應是引用自"中國釀造 第210期"的內容,但這裡的實驗對象是R-SCLG0319菌株,文中有提到這本來就是針對釀酒專用,高酒精耐受度的米根霉,並非對紅麴的測試,也不是泛指一般的根霉菌,先來看看文章怎麼說

在"中國釀造 第210期"一文中有提到
以R-SCLG0319菌株的糖化酶催化活性為指標,研究了發酵時間、溫度、裝液量、初始PH值及相關金屬離子等因素對該菌株發酵產糖化酶活力的影響。結果表明,R-SCLG0319菌株搖瓶發酵產糖化酶40h為宜,最適發酵溫度30°C,裝液量100mL/250mL培養基初始PH值6.0;菌株對低濃度乙醇作用呈現依賴性,培養基中6%vol酒精度時酶活力達到135U/mL,可耐12%vol酒精度,在高濃度乙醇作用下酶活力迅速下降cu2+、ca2+和Mg2+呈現激活效應,其中Mg2+的效應最明顯,酶活力增强50% Fe2+、zn2+和Mn2+呈現出抑制效應,其中Fe2+的抑制作用最大,酶活力降低近80%。

看到這就知道,以上書中及網頁引用的資訊可能有所偏誤,因此又花了更多的時間在尋找相關資料,但真的很少,因此停滯了好一段時間

後來便在"黃酒工藝學"、"紅曲物語"、"中國紅曲及其實用技術"三書中整理了一下,認為較正確的紅麴菌的生長溫度範圍,一般溫度為25°C~40°C,最適溫度為30°C~35°C,最適pH值為3.0~ 5.0,耐乙醇濃度達10%vol。PH3以下生長緩慢,PH5以上不適於產生色素。

在其他研究期刊中有發現,若從釀造後的酒醅中再次分離提取,耐受度可以增加,極限可達15~18%vol,但活力已經近乎停滯。

那我們轉從根霉菌的部分來看看好了,在"中國菌物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中有一些數據,說明多數根霉菌的酒精耐受度在5~10%vol之間,部分在5%vol以下,實驗中有一株在10%vol以上(目前看到約在12%vol左右),因此我們目前所使用的多數根霉可能在10%vol的時候就已經不作用了

因此,由以上資料得出的結論,放在米酒裡要活化的機會應該是趨近於0


二、用水活化紅麴米有作用嗎?

提前浸曲可使紅麴中的各種酶類物質大量溶出,以利於酵母菌增殖培養,縮短發酵週期,是生產中重要的一環,直接關係到酒質和出酒率,曲與水的比例不當、浸曲溫度過低或浸曲期間溫度上升過高都對酵母生長繁殖不利。

浸曲的用水量方面從紅麴米的5~10倍都有在相關探討的書籍上看到。

水溫要求:冬季要求水溫在40°C,春秋季在30〜35°C,夏季時室溫即可,水溫不宜低於25°C

浸曲的時間:冬季2〜3天,春秋季1天,夏季6〜12小時即可

浸曲後的標準:曲粒浮起,表面有小氣泡(發酵現象),略有輕微酒氣。

浸曲時加入適量的乳酸調節至pH4左右,可抑制雜菌生長,保障酵母菌純粹培養,並可以改善酒的風味。


三、徐茂輝"自己釀"書中P.66中有提到紅曲種類很多,如庫曲、輕曲、色曲、烏衣紅曲、窖曲,那我們要怎麼去買到特定種類的紅麴?

首先要導正一下,書中說到庫曲、輕曲釀出來的紅曲酒顏色會比較鮮紅,我覺得有點奇怪,因為色曲的色度最高,我覺得鮮紅而言應該是色曲比較正確,此外P.67提到色曲是經過滅菌的死曲,我想可能是對他們自己生產而言,因為對岸依舊沒有滅菌。

至於烏衣紅曲、窖曲,顏色會呈現墨綠色或暗紅,那是因為裡面有黑曲黴的存在,甚至還有黃衣紅曲是使用黃曲黴來接種

最後,要怎麼知道自己是買到哪一種,我只能說,我目前不知道台灣哪一個在賣的知道自己是賣哪一種.......


四、紅麴米為什麼都說使用10%?

在釀造期刊中有篇文章有提到紅麴添加量越多,總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也會越高,尤其是槲皮素只有在红麴米添加量達到5.0%以上才能檢測出,但添加量為12%時,成品酒液有一股曲味,影響了酒的整體風味,因此結合糖化酶的添加量,最適宜的紅麴添加量為 10%。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實驗結果,大家就直接引用這個數據了,但是也不一定要使用10%不可,添加量的多寡,也影響到成品的酸與苦的程度


五、福州紅糟有使用白殼(甜酒曲),跟單純用紅麴米的差別

我們先從明 宋詡 撰 《竹嶼山房雜部》卷十九 糟部的資料來看,在糟方的部分是用好酒兩盞做母,在又方的部分是使用紅麴末麴末,因此在以前其實是有同時使用紅麴跟白殼的,但在現今的網路上有時還是會看到單獨使用紅麴米的教法

我只能說單用紅麴米來製作,難度很高,酸敗機會也極大,若是成功,成品口感會偏酸苦;混和白殼製作後可改善口感,且糖化及酒化效率會更高,幾乎不會失敗


總合以上幾點,在福州紅糟做法上便分為兩種

1、單純使用紅麴釀造 (難度較高)

單一紅麴並不是不行,但是要有更好的控制,紅麴的糖化力較弱,發酵能力更低,因此很容易造成原料分解過快,糖化過程緩慢且無法同時進行酒化,因此會採用先將紅麴兌水活化的方法,先使酶活力與酵母活性達到高峰。

飯與紅麴水混合裝罐後,在溫度上也要加以控制,避免酶活力降低,糖化過程緩慢,導致過度產酸、雜菌入侵,理想狀態是使PH也維持在最適範圍。

然而若是你技術很好,這樣也讓你做成了,酒化也成功了,那勢必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紅糟會產生酸、苦的口感,但這是無可避免的,大陸的老師說,若沒有的話這紅麴的品質可能是不佳的,菌的活性已經很差了。

再者必須及時滅菌,或者放進冰箱靠低溫抑制發酵(理論上,若能順利發酵到酒精度10%vol以上,應可不用滅菌及冷藏了)

紅麴產生的酸,與酸敗產生的酸是不太相同的,要自行分辨,我自己做過的經驗是酸敗了,還曾有位大師把這酸敗認為是紅酒的味道而接下去做紅麴蜂蜜酒


2、使用紅麴米跟白殼(甜酒曲)一起釀造

這應該是最簡單的做法,成功率近乎100%,用酒釀作法下去操作便可,採用這種做法就無需將紅麴兌水活化了

有的人是紅麴米與白殼一同與蒸飯拌在一起,之後裝罐;另一法是先用白殼糖化後再將紅麴米倒入攪拌,裝罐

這種做法主要糖化與酒化是依靠白殼中的根霉菌與酵母,因此能夠很順利的就啟動,且酒化過程也能夠很順利的接上

而紅麴為輔助的作用,同時提高糖化與酒化的效率,因此可以改善酸苦的口感,較為適口,而釀造完成後的成品,常溫便可保存,也無需加鹽


在客家紅糟做法上可能僅有一種

也就是採取分段加酒法,若是一次加酒,會使整酒精度達到10%vol左右,這樣對於紅麴的耐受度達到理論上的極限,這樣糖化效率或許趨近於0,等同酒泡飯

若是採用分段加酒法,整體酒精度會緩慢上升,紅麴也可以緩慢適應,雖然糖化力微弱,但還是可以有所作用,且在酒精的保護下還可以減少被雜菌汙染的機會

直到第三次加酒,使酒精度達到約10%vol左右,使紅麴的活性達到極限,再陳放一段時間使分解出來的糖份與酒精融合,口感較為溫潤


有人會說,是不是可以加鹽抑製發酵?

"1051125_釀造發酵業者之食品製程衛生安全說明會簡報" 資料中有提到

食鹽的添加會降低食品的水活性,並產生對微生物的滲透作用造成細胞脫水致死,一般細菌最低生長的水活性 為 0.9,相當於 14% NaCl 的添加量,而黴菌及酵母菌最低生長的水活性為 0.8,相當於 23% NaCl 的添加量,鹽度越高抑制效果愈佳。

同時在一份研究資料中實際的實驗中有提到鹽分濃度對anka酸性蛋白酶的影響

當整體鹽份為1%時,相對酶活力為62%,7%時,相對酶活力僅為12%,15%時,相對酶活力不到10%,在這樣的前提下,書中以及網路上看到的鹽添加量,連1%可能都不到,若沒有完成整個糖化&發酵過程,我不太確定這樣能否抑制發酵.....


有老師說發酵期間需要不斷攪拌,有其必要嗎?

這點我是不太認同的,一直攪拌不過是增加了汙染風險,本來會成功的,都被你攪到變養生醋了..........雖然這好像也不錯.....

你若是瓶子拿起來晃一晃,使醪液均勻分散在米飯上倒還無所謂

題外話

食力 釀老酒食紅糟 強風吹出馬祖人的家鄉味 一文中有提到周禮中的五齊,觀整篇文章下來,看似把緹齊認為是紅麴酒

進而引用《周禮註疏》來說明「緹者,成而紅赤,如今下酒矣。沈者,成而滓沈,如今造清矣。」

但那時鄭玄所稱之緹者紅赤與現今的紅麴的紅尚有差異。當時的緹是指帛丹黃色 ,若是寫成縓齊,或許就較接近紅麴酒了

不過不管是「緹齊」還是「縓齊」其實都不重要,因為這五齊一整段完全沒討論到紅麴


目前經過考證也較為合理的說法如下

關於“五齊”,鄭玄在《周禮》的注疏中作了以下解釋:

“泛齊,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如今宜成醪矣。”

“二曰醴齊者,醴體也,此齊熟時上下一體,汁滓相將,故各醴齊。

”三曰盎齊,“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鄭白矣。

”四曰緩齊,“綻者成而紅赤,如今下酒矣。

”五曰沈齊,“沈者,成而滓沉,如今造清矣”。

據鄭玄的解釋不難看到,當時的人們是依照發酵醪五個階段所發生變化的主要特徵而將它們分列為五種酒。

這一方面展示了他們對發酵釀酒過程的仔細觀察,另一方面也表明當時一些糊塗觀念。

其實,只要仔細觀察和剖析我國傳統黃酒和日本清酒的生產發酵過程,就會發現,

《周禮》所說的五齊完全符合生產黃酒或清酒的複式發酵現象的客觀描述。

中國化學史家袁翰青曾明確地指出:五齊是指發酵釀酒過程的五個階段。

第一段階泛齊,指發酵開始,醪醅膨脹,並產生二氧化碳,它使部分醪醅沖浮於表面。

第二階段醴齊,是指在曲藥的引發下,醪醅的糖化作用旺盛,逐漸有了像醴那樣的甜味和薄酒味。

第三階段盎齊,是指在糖化作用的同時,酒化作用漸漸旺盛,並達到了高潮。發酵中產生了上逸的二氧化碳氣泡,併發岀聲音,這時的酒醪液呈白色。

第四階段緩齊,這時發酵液中的酒精含量明顯增多,同時,蛋白質生成的氨基酸與糖分反應生成色素,溶解於酒精中,從而改變了發醪液的顏色,呈現出紅黃色。

我國傳統生產的發酵原汁酒大多呈現紅黃色就是由此而來,故命名為黃酒。

第五階段沈齊,這時發酵逐漸停下來,酒糟開始下沉,上部即是澄清的酒液。這是運用近代的釀酒知識來審視五齊,應是合理的。


若想了解更多,可能就要先從「三酒」、「四飲」、「五齊」、「六必」下手了,這邊就先說到這,有點離題太遠了

在找尋古籍當中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資料

宋朝曾經禁造紅麴的資料 【黄氏日抄卷七十八 宋 黄震 撰 】

乾隆十四年曾經禁販運紅麴紅糟的資料 【皇朝文獻通考卷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