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鑑宜蘭縣九十年度國中資源班感想(下)
呂偉白
我的觀察
我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評鑑作業,學習的成分佔得多些,其他的委員在評估的經驗、能力上都讓我有所收穫。
我所負責的是1-3到1-5的項目,並負責訪談資源班中的家長。以下是幾個我觀察到的現象,很願意和大家分享:
一、有些家長對標記仍心存畏懼
大致說來,願意配合學校接受訪談的家長,應該也是比較關心孩子的家長,很高興的是大多數的家長對於孩子上資源班是抱著平常心的心態,對學校提供特教服務也心存感激,而且肯定資源班教學對孩子的幫助。但是仍有少數家長對資源班的性質仍不瞭解,尤其恐懼孩子被標上「障礙」的標記。有個家長從訪談一開始就一直掉眼淚,反反覆覆的說著孩子很健康,沒有任何「障礙」,無論我們怎麼解釋,都沒有辦法解除她的恐懼。我後來猜想,學校將資源班和啟智班放在同一棟樓,而那棟樓是和其他學生上課的教室不相連的,這也許也是造成家長疑慮的地方。固然我們不應該排斥任何障別,但是如何讓教室配置上的規劃避免不當的標記作用,仍該考慮。
另外,如何讓全校師生瞭解學習障礙的學生和資源班的性質,仍是各校都該更努力的目標。
二、家長對資源班簡化的教材心存疑慮
所評鑑的三所學校都採完全抽離式教學,且另外設計教材,這樣的設計固然比較符合特教理念(有些學校採部分抽離方式,造成學生要上兩種不一樣的課程,做兩個班的功課,家長學生都唉唉叫),但是在考試時卻產生問題,其中兩所資源班的學生考試是考資源班另行設計的考卷,並不回原班考試。而有一所學校是小考在資源班考,段考回到原班考。這造成很不合理的現象,因為資源班的教材是簡化的教材,因此回到原班考等於是考沒有教過的教材。家長的反應是這樣不如回原班去上就好了,反正考的也是原班的課程。
經過評鑑委員們對這樣不合理現象的指正,該國中已決定資源班不再回原班考試,而一律由資源班老師出題考試。
但是這樣的作法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問題,也就是升學高中職的問題。目前除了台北市以外,其他縣市的學習障礙學生只能享有降低基本學力分數錄取標準百分之二十五的規定,因此基本學力的結果仍然是重要的,而簡化教材讓這些孩子在考基本學力時缺乏競爭力,而無法順利升學高中職。即使是日後爭取到另設安置管道時也會遭遇到,因為無論何種安置方式,都要看基本學力,不是只看學校中的考試成績。
現實是做殘酷的,有幾個家長就表示考慮要將孩子轉回普通班,以應付轉眼即到的基本學力考試。這樣的結如何打開,仍賴大家思考。
三、最大的痛苦來自不屬資源班的其他科目
目前資源班只有設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據我觀察,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三科都上。也就是大部分的學習障礙學生會因為某一項或是某幾項的能力缺陷,導致全面性的學科落後。因此語文能力不好的學生,在讀社會、生物、地球科學等科目時,仍會嚴重的受到語文能力缺陷的影響。但是這些課目都在普通班上課、考試,而這些科目的老師也往往無法瞭解學習障礙學生的特質,造成家長和學生最大的痛苦來自非屬資源班的科目(這些科目佔了八分之五)。
四、家長對於孩子的未來懷有強烈的不確定感
無論學校、無論年級,所有家長的共同憂慮是一致的,那就是國中之後立刻面臨的高中職升學問題。有些家長已經打聽到了有高職特教班,也去參觀過了,但是覺得孩子並不適合念特殊班,因為孩子的學習能力並不差,不適合放在主要安置輕度智障的特教班中。
也有家長覺得只要有學校念就好了,管他什麼班,但是宜蘭只有頭城家商有特教班,宜蘭縣幅原廣大,他處的家長不願意孩子到這麼遠的學校去就讀。
因此高中職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1. 對學習障礙學生沒有適合的安置場所。
2. 如果不是到特教班而是進入一般的普通班,沒有特教資源繼續支持孩子。
這樣的問題其實普遍存在於其他各縣市之中。宜蘭縣政府在會後依據評鑑會議中家長的要求,去文教育部中部辦公室,要求在宜蘭縣高中職廣設資源班,解決學障學生高中安置的問題。
結語
雖然比賽總是有輸贏,評鑑也總有高低,但是在最後一天的國中評鑑檢討會議中,幾位參與過評鑑的委員,都異口同聲的表示,今年各校的進步幅度都非常大。我雖是第一次參與評鑑,也對各個學校以下的表現印象深刻:所進用的資源班老師都有特教專業背景,課程設計考量到學習障礙學生的特質,對資源班的學生採取接納的正向態度,對評鑑委員的指導虛心接受。
以上是我的宜蘭經驗,我看到在這片土地上專注耕耘的人們,我佩服他們努力之餘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