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障孩子的安置一直是困擾家長的問題,很多家長排斥資源班或啟智班,擔心孩子受到標記,但也有家長對普通班老師沒有彈性的要求怕怕,在沒有可選擇的教育措施下,在普通班中要如何幫助孩子,也讓家長煩惱。當然從長遠來看,X博士建議家長要向教育行政單位及校方爭取適切的安置,但在客觀因素改善之前,家長可能可以先以以下原則解燃眉之急:
◆在沒有更好的教育安置措施之前,家長的著眼點應放在何種安置(班)對孩子的幫助較大,如果收容輕度智障的啟智班對孩子的幫助較大(學生人數較少,老師較有特教理念),將孩子放在啟智班也不失為權宜之計。但家長仍應時時觀察啟智班的教學內涵是否適合孩子,(有些啟智班以教學生生活常規為主,可能並不適合學障兒),教學目標和內容是否依據學生的能力表現分組教學或提供不同教材,以及孩子心態上是否會受到影響,(畢竟學障孩子長期成績低落容易造成他們認為自己很笨而放棄自己,因此讓學障孩子放在啟智班可能會對孩子的自我概念有不利之影嚮。)
◆不論放在啟智班或是資源班都是為了幫助孩子,一旦孩子的能力足夠了,隨時都可以回到普通班,應不致有「回不了普通班」的憂慮。
◆如果確定要轉換安置的班級,最好在轉出之前先請想要轉去的學校安排較易溝通的老師,甚至和老師先做好溝通,找到願意接納孩子的老師再轉出,這樣才不會有越換越糟的後果。
◆如果沒有其他安置措施可選擇,如果孩子真的在普通班太困難,家長可嘗試向校方提出以下要求:
﹡在盡量不影響老師教學下,家長進入班級中協助孩子學習,如幫忙抄聯絡簿、幫忙抄筆記、幫忙控制孩子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情形。
﹡家長進入學校,於較困難的主科(國語或數學)教學時,將孩子帶開進行一對一的教學。
﹡要求孩子只上半天課,下午由家長自行安排學習的課程。
目前學校已較有特教觀念,對學習障礙也漸漸認識,家長提出的個別要求已漸受尊重,家長可提供學習障礙家長手冊或簡訊供教育行政單位及學校參考,勇敢的為孩子爭取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