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是不是有什麼比較快速有效的策略,讓我的孩子能脫離目前無助的學習困境?否則在我們終於替孩子爭取到權益之前,我的孩子要怎麼度過漫漫學校生涯?
家長C:我覺得孩子的狀況和貴刊所描述的癥狀非常類似,請問我要到哪裡去接受鑑定,以確定孩子是不是學習障礙?
Q4:家長A:簡訊NO3的答客問中,提及「家長應極力爭取孩子經由學校管道接受鑑定,進而爭取依法有據的安置和輔導。」,是不是可以更明確的說明向誰爭取?可依據的法規有哪些?
家長B:我的孩子經學校的智力測驗檢測智力未達進資源班的標準,因此無法享有資源班的特教補救教學。請問學校做的智力測驗可信度如何?
家長C:上一期林素貞教授的演講中提及學習障礙的鑑定要符合差距標準,何謂差距標準,它和所謂的『高智商低成就』的關係如何?
Q5:我帶孩子去過幾家醫院檢查,有的醫師說我的孩子是過動兒,有的說他是學習障礙。過動兒與學習障礙二者之間有沒有關係?在教育安置上有何不同?
Q6:家長A:我的孩子在普通班的學習情形很差,老師建議他轉到啟智班。但我確實知道他不是智障,而是學障,但是附近學校並沒資源班的設置,我又擔心他一進啟智班裡會出不來,請問我該怎麼辦?
家長C:我的孩子目前的學校有資源班,孩子在資源班表現有進步,但是我們即將搬家,新家的學區沒有資源班,附近的幾個學校也沒有做他這個年級的資源班,我很煩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家長D:我的孩子目前在普通班,學校沒有資源班,孩子上課都聽不懂,老師也不可能有精力對孩子額外付出,請問我要怎麼幫助我的孩子?
Q7:家長A:我看了簡訊第6、7期「請給我一個名字─對標記觀念的審視」,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我的孩子非常排斥我在別人面前說他是學障兒,我先生也很生氣我帶孩子去做鑑定,我開始懷疑我到底是不是要標記孩子?
家長B:我的孩子對自己的不一樣很困惑,我很想讓他知道他是學障兒,但是又怕傷了他的自尊,也怕學校老師知道了會更排斥他,小朋友也會因此不和他玩。
家長C:現在的教育是希望有教無類,將每個孩子平等相待。如果學校教育真的能因材施教,針對孩子的特性來教學,為什麼我們還要標記孩子呢?
Q:我曾經打過特教中心的諮詢電話,但是接電話的教授語焉不詳,我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幫助,請問我應該向誰諮詢有關學習障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