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ch3

談感覺統合:一點不同的聲音

曾世杰

曾世杰教授: 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副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特殊教育哲學博士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這個原屬於職能治療界的名詞,隨著熱衷者的大力推廣,日漸為國人所熟悉。通俗性的教育雜誌、報紙副刊專欄、學術性的期刊都在談它;不但醫院的復健部門提供感覺統合的訓練,連學校、幼稚園也耗費鉅資,裝設感覺統合教室,對有學習障礙的兒童治療起來。筆者對醫學界、教育學界朋友勇於嘗試的精神感到敬佩,但學術界對感覺統合的效用爭議不斷,一面倒的支持提倡不是社會之福,特撰此文,表達一些不同意見,就教於各位先進。

一位在美國工作多年並取得學前特殊教育博士學位的朋友最近告訴我:「感覺統合到底是什麼?我在美國這麼多年,都沒聽過。」這位朋友並不是個特例,許多美國回來的特教學者都沒聽就這個名詞。當然一個少有人聽過的理論也有可能是個好的理論,相反的大家都在談論的理論也有可能不是好的理論。不論如何,從「美國特教界對此討論不多」這個事實看來,Ayres(1972)於美國創始的感覺統合理論,二十多年來,似乎一直沒有成為特殊教育的主流。

為了查證這個想法,筆者在教育期刊(ERIC)和心裡學文獻(Psychlit)光碟資料庫中檢索關於感覺統合的文獻,發現近十三年ERIC(1983年1月到1994年9月)關於特殊教育的論文共有11863篇,其中用到「感覺統合」字眼的有7篇,而7篇中專論感覺統合的只有2篇,其他5篇都是在介紹現在幾種療法中順便提及。在1987年1月到1994年9月這六年多的Psychlit心理學文獻光碟中,用「感覺統合」及「特殊教育」兩關鍵字來做交集的搜尋,結果一篇也沒有找到。再用「感覺統合」與「學習障礙」為關鍵字搜尋,終於找到一篇,登載1994年6/7月的學習障礙期刊(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是Hoehn和Baumeister(1994)寫的「評論:感覺統合療法學習障礙兒童的應用」,這唯一的一篇文章我正好有,是高師大的邱尚貞教授讀了後覺得有趣,寄給我的。學習障礙期刊在學術界的地位不容否定,而該文的兩位作者一位是實驗/認知心理學的博士,一位是生理心理學的博士,細讀該文後,我覺得文章的邏輯嚴謹,資料蒐集詳實,值得在此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兩位作者在回顧了許多研究報告之後,對感覺統合投下了否定票。這篇文章從理論及方法學上的問題、評量工具的信效度、和多年來此法對於學障兒童的治療效果等方面來討論感覺統合,茲簡介如下(引自該文的文獻,請參閱原文,不置於參考文獻):

理論及方法學上的問題

感覺統合理論是Ayres從1960到1970年代利用因素分析的統計技術發展出來的,這是一種對知動及學業問題的療法,主要應用對象為學障兒童(或至少是學障兒童中的亞群)。此療法的基本假說是,學障兒童有前庭感覺統合上的功能失調,這些問題乃其學習障礙的致因;而感覺統合訓練正是去除病源促進學習的良方。作者從文獻的回顧中,卻指出學障兒童前庭功能失調的假說根本無實症研究的支持。

評量工具的信效度

Ayres用以測量前庭功能,並據以建立理論的主要工具是南加州旋轉後眼球震顫檢驗(Southern California Postrotary Nystagmus Test, SCPNT)。Ayres相信受試者在旋轉之後眼球震顫的時間長短,是前庭功能的好指標,學習障礙兒童和一般兒童比較起來在此檢驗上有顯著的差別。但Ayres做此檢驗時是在有亮光的情境下,兒童睜著眼睛做的。許多證據指出,在亮光下做此測驗會有許多混淆變項出現(兒童會有額外的視覺線索),測不到真正的前庭功能。Polatajko(1985)在暗室中進行加速及減速旋轉之後以電動眼動測量儀(electronystagmograph)記錄40名學障而與40名一般兒童的前庭功能,所得的結果完全違反了感覺統和理論中學障兒前庭功能失調的說法。她的研究指出兩組兒童的前庭功能沒有差別,而且前庭功能和學業成就無顯著相關。她下結論道 :「前庭功能失調的假說應該被拒絕,學習障礙應該放棄『前庭功能失調』這個分類,感覺統合療法對學障兒童的效應應該重新評估」。Cummins(1991)檢視了Ayres1971及1987的因素分析及複迴歸研究。他發現Ayres對因素的標記缺乏一致性,而且因素的內容無法對學障兒及一般兒童做各研究均可信的區辨。此外Ayres的受試太少,對這群受試又實施了太多的測驗,這在研究方法上是有問題的。

感覺統合治療的成效

作者回顧了七篇從1982到1992年間合乎基本實驗研究法要求的實證報告。七篇的受試者都是學障兒童。作者從「旋轉後眼球震顫」、「感官動作,知覺與動作」、「自尊/自我概念」等四方面仔細地整理這些文獻中感覺統合的果效,且略過其他方法上的細節,但他們的結論是「對感覺統合作為一種適切的、指定的(indicated)施用於臨床病人的處置方式,提出嚴重的懷疑。」不但是病人,他們對感覺統合適用對象的懷疑還涵括了「其他被其他被診斷為具有感覺統合失調的群體」。

最後,在總結的部分,Hoehn與Baumeister(1994)又引了幾個不利於感覺統合的文獻。美國小兒科學會的障礙兒童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1985)曾宣稱:「神經生理方面的某些在訓練課程無價值可言,如﹍及感覺統合治療,雖說有些報導指出,它們曾對特定的案例有幫助。」Arendt等人(1988)研究感覺統合對智能不足者的效果,也有類似的結論:「在感覺統合對智能不足者的療效被證實之前,﹍除非為了研究,不支持繼續對智能不足者使用這種療法。」「現有的研究證據應足夠(讓我們)確認感覺統合治療不僅未經證實,而且在對學習障礙和其他障礙的應用上,證實是一種無效、原始或多餘的(primary or adjunctive)補救方式。」

花了許多篇幅介紹Hoehn和Baumeister(1994)的文章,支持感覺統合的人士也許會不以為然地問:「一兩篇反對的文章就算數了嗎?」筆者不認為這就判了感覺統合的死刑;但至少從他們的文章可以看出,學術界對感覺統合理論評量及應用仍有爭議。這爭議不只是一兩個人發發牢騷而已,像Hoehn和Baumeiste簡直就是斬釘截鐵的據理爭執。回頭看國內特教界,卻是一面倒地提倡一個仍未有定論的方法,不禁令人憂心。我們見到以生物學的角度詮釋兒童的德、智、體、群、美五育(高麗芷,民84);中國時報記者鄧美玲於去年(民83)十二月二十日起刊載了三篇感覺統合治療的系列報導,其標題分別為「給感覺困難的孩子一條生路吧!(副標:全面兒童感覺統合治療刻不容緩)」、「上下學為何變成醒不來的惡夢!(副標:給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多點瞭解和支持)」及「如果每個學校都有這樣一間教室﹍」在這些文章中,感覺統合被用來解釋永春國小學生劉佳奇的自殺,報導中寫到:「如果(劉佳奇)進行感覺統合治療,再配合教學和心理輔導,應該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第二篇報導感覺統合被用來解釋十七歲丁姓少年的強暴犯罪,並引榮總治療師高玫娟的話:「小學階段的感覺統合失常如果沒有解決,升上國中以後就會轉成情緒問題及偏差行為。」高玫娟隨之引用了一些研究以為佐證,但從研究法的角度來看這些研究只能探討「感覺統合」和「情緒問題及偏差行為」的關連性,而「關連性」的研究是絕對不足以得到「因果」的結論來的。有前兩篇的「論點」,我們見到有第三篇大聲疾呼「在每一所學校設置感覺統合教室」、「專業治療師納入學校編制(註)」,就不足為奇了。

大眾傳播媒體如此,我們的教育決策單位自然會受到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寶貴教授告訴我,教育廳已經決定撥款補助基層學校增設感覺統合教室,或充實感覺統合教室的訓練設備。家長也受到影響,筆者在南師、東師特教諮詢專線值班時,經常有家長帶著他們自稱「有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前來,要求給予感覺統合訓練。為什麼家長們在未經正式鑑定之前,就懷疑孩子有感覺統合問題呢?為什麼有智障、自閉症、注意力缺陷、偏食、過動、閱讀困難、拒學、情緒困擾、社會退縮﹍等問題的孩子,都有感覺統合問題、都必須進行感覺統合治療呢?認知科學上的訓練使筆者相信,生物因素是人類的學習、情緒和行為的必要條件,但絕非充分條件,人類的學習、情緒、行為不可能僅由生物的層次來解釋,就好像在原子的層次無法談論密度,同樣的,僅由生物的層次,是無法完全解釋認知和學習的。

國內特教界有必要重新評估感覺統合的理論及其效用了。

註:筆者並不反對有專業治療師納入特殊教育體制,但專業治療師並不等於「感覺統合治療師」。

參考書目

高麗芷(民84):五育發展的生理基礎,學前教育月刊,二月號,42─43。

Ayres,J.(1972).Sensory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disorders. Los Ange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

Hoehn,T,& Baumeister,A.(1994).A critiq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 to children with learne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eng Disabilties, 27(6), 338-350

(本文摘自曾世杰(民84)談感覺統合:一點不同的聲音。台東特教,創刊號,23─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