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障礙資訊站

這個網站收錄我於2003年以前於台北市學習障礙協會以及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擔任主編時所撰寫的文章,雖然已經時隔近20年,但是重新閱覽,仍覺得仍有些想法是目前的學習障礙領域可以參考的。有些內容雖然已經不適用,但也可以藉著這些文章,檢視歷史的痕跡。

下面這一篇,是我於2002年寫的停刊說明,放在首頁可以讓讀者對於學習障礙資訊站這份刊物有一些背景瞭解。

謝幕是為了排演下一齣新戲

──停刊說明──

呂偉白

在六年前一個冷冷的冬夜,當我看到第一篇有關學習障礙的文獻,那種血液迅速衝向頭頂、頭皮發麻的感受猶如昨日。然後我被冠上種種奇怪的頭銜──理事、編輯、理事長、專欄作家、譯者、委員。這些頭銜聽在耳中,十分陌生也受之有愧。其中,大概只有「編輯」是最讓我有認同感、比較說得出口的頭銜吧!

我不知道別人的雜誌是怎麼開始的,我只記得我被印刷公司業務小姐一連串的問題嚇得發傻:「用幾磅紙?」「多少開?」「模造還是道林?」「雙色?單色?」「膠裝還是釘裝?」。我記得自己痴傻到看到紙類就去摸摸嗅嗅,看到雜誌就拿出尺量。

然後是和科技的奮戰,一個經費窘困的編輯必須身兼打字和美編,所使用的編輯軟體還必須和印刷廠一起升級。我的電腦由386、486、586到penten Ⅲ,中打軟體由注音符號到許氏鍵盤,編輯軟體由Word到文淵閣。

然後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文稿的供給。一個缺稿的編輯必須身兼作者、採訪、譯者。我很早就買了筆記型電腦,因為一位業餘編輯是沒有坐在電腦桌前的奢侈的,我在等待接送孩子的車上寫稿,在才藝班的角落寫稿,在等待湯熱菜熟的廚房邊寫稿,在伴子溫書的書桌上寫稿,唯一可以安坐在電腦桌前的是午夜時刻。啊!如果當年聯考有這樣的熬夜能耐﹍﹍。

但是有苦勞不見得有功勞,讀者對唯一一本學習障礙的雜誌有太多的期待,這些年來聽了許多友善的建議和不友善的批評。有人建議多刊一些實際的教學策略,供第一線的教學者參考;有人認為雜誌內容太理論,實務性文章太少;有人對編輯老是翻譯國外文獻而不引介本土研究不以為然;有人不滿文章太深奧,讓讀者有閱讀障礙;有人覺得家長的聲音太少,應該多些篇幅﹍﹍。

這些建議和批評編輯虛心接受,但是編輯不能明白讀者為什麼不明白:雜誌彷彿超市的陳列架,我們陳列產品,而產品必須由生產者供應,如果生產者不生產香蕉和芭拉,那麼超商只好進口蘋果和梨子。編輯能夠身兼許多職,但是要升格成研究者仍是離譜的夢幻。

雜誌出刊的初衷,是希望成為學術界和一般大眾之間的橋樑,讓社會大眾得以一窺學習障礙學術研究之堂廟。但是編輯的初衷和讀者的期待似有落差,編輯也過於低估這樣的初衷所需要的專業能力。戰戰戰兢兢出刊每一期,從第一期開始就有著下一期就要停刊的惡夢,而這樣的惡夢一作六年。

魔戒中的小矮人原來生性保守不愛冒險,無意中得到一個能產生無比能力的戒指,為了護送這枚戒指到安全的地方,小矮人一改本性,經歷種種驚險,遍嚐人世悲歡。在過程中,小矮人數度和精神導師甘道夫泣訴:「我寧可沒有得到這枚戒指,我寧可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我在六年前找到解開學習障礙之謎的鑰匙,為了傳遞這把鑰匙給更多還摸不著門路的人,這六年也經歷了遠超出我自己原先的人生規劃。在力有未逮的挫折下,也常常和小矮人有相同的感受。但是如同甘道夫所言:「事情已經發生了,只有繼續走下去。」,是的,我們仍然要繼續走下去。

幕謝了,是為了下一齣新戲的排演,刊停了,是為了發揮更大的功能。從四月份起,「學習障礙之友」會訊出刊,採取大量免費贈閱的方式,編輯方向也和學習障礙資訊站有所不同,更適合一般大眾閱讀。希望會訊的發行,能夠補學習障礙資訊站過去之不足,符合更多讀者的期待。

希望在未來,類似「學習障礙資訊站」性質的刊物,能在合適的機構支持下,繼續出刊。仍然,編輯認為,學習障礙的領域,需要一份專業的刊物。

感謝所有協助過我的學者專家和朋友,感謝所有曾經灌溉過這片園地的作者,感謝所有支持刊物、訂閱刊物的讀者,感謝教育部這兩年來對於刊物經費的補助。感謝忍受我熬夜工作,而無法提供早餐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