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該停建核四嗎?

事實

台灣發生過的核能事件

國際核能事件分級制(INES)

2001年核三廠發生三級核能事件, IEEE 期刊的論文: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Blackout Accident at 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Taiwan

我也反核四---核三三A事故黑幕大曝光之殷鑑不遠篇!, by 王志鈞

台灣電力結構

http://nuclear.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978, 2014.3.9 聯合報

台灣用電量成長趨勢

http://nuclear.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998, 2014.3.9, 聯合報

電力備用容量率

漫談備用容量與備轉容量, 2011.6.9

台灣電力備用容量率變化

關鍵因素

  • 發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 核能外洩、核災 (含核廢料)
    • 碳排放、溫室效應
    • 發電方式所需器材是否污染產業 (例如太陽能板)
  • 供電穩定度
    • 發電方式所依賴的能量來源是否持續穩定
    • 電力網是否與週邊國家相連? 能否互相支援?
  • 發電成本

支持核四觀點

廢核四損失

核四已投入2838億

廢核電價上漲

如果是以天然氣發電來替代核能發電,電價上漲 10%

如果是以太陽能發電來替代核能發電,電價上漲 18%

國際燃料價格上漲

火力發電的燃料成本占 85% 以上

核電的燃料成本 20% 左右

如果核電做為穩定基載,電價較不易隨國際燃料價格波動。

反核四觀點:資訊封閉,不信任會漲電價的判斷,這是政府在恐嚇。

缺電、停限電

台灣 98.4% 的能源靠進口

反核四一方:

  • 台灣沒有缺電問題,即使廢核四,台灣的電力仍然供過於求。
  • 過去十年來,台灣沒有缺過一天的電。

碳排放

如果以燃煤代替核四,碳排放增加 6%

如果核一二三也都以燃煤替代,碳排放增加 18%

國家安全

反對核四觀點

不安全、核災亡國

台灣地小人稠,沒有疏散空間。

華爾街日報根據地質條件找出全世界最危險的14個核電廠,核一、二、三、四全部上榜。

新加坡雖然也沒有自主能源,但是因為找不到疏散30公里民眾的空間,所以拒絕核能。

原能會自己監督、自己包工程,包山包海,不信任原能會。

支持核四一方:台灣的核能監督有接受國際的稽核

不環保

核廢料無解

不經濟

如果把外部成本 (社會成本) 也計算進去,核電是最貴的發電方式。

電廠使用年限以 25年計算。 (支持核四一方認為應以 40年計算)

支持核四一方:根據歐盟研究各種發電的社會成本,核能是每度電 0.19元,燃煤 2.18元。考慮因素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核廢料等因素。

廢核四無缺電問題

政府威信破產,恐嚇、欺騙人民。

各種觀點

  • 還沒決定, 先了解資訊再說
  • 停建核四
    • 全面廢核
      • 為了非核家園, 願意降低對物質生活、經濟成長率的追求.
      • 民眾生活方式不必改變, 經濟不能壞, 否則就是政府無能.
    • 不反核, 但是反核四
      • 核四安全漏洞百出, 比核一、核二、核三都更不安全.
  • 續建核四
    • 其他發電方式目前都未能提供充足電力
    • 總統 馬英九:在「不缺電、電價合理、達成減碳國際承諾」的前提下,「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

核四比核一、核二、核三都更不安全 -- 何飛鵬, 2013.2.23

以下整理自何飛鵬先生的文章:

人才斷層

  • 核四廠興建,距核一、二、三廠已近廿年,當年有建廠經驗的工程人員多已退休,因此核四廠是在核電專案人員不足下興建

自主興建

  • 核四廠放棄了核一、二、三廠的委外統包建廠方式,採以分別發包,由台電自主興建,這是一項高難度的考驗,也是四廠災難的開始。
  • 沒有國外總顧問的監督、指導 -- 何飛鵬, 2013.2.23

最低標

  • 當核四對外開設計顧問標時,石威公司以不可思議的低價搶標....台電然以最低標選擇了石威當設計總顧問。...最後終於走上對簿公堂的地步。

停建、復建

  • 民國八十九年,陳水扁驟然宣布核四停建......承包商索賠、替換、改組,石威公司也得以重新議約。核電廠建廠過程中安全監控,徹底斷鏈。......許多已經建造完成的設備,台電只好運回龍門工地,另建倉庫暫存。一放十年,新貨變舊貨,承包商解約走人,或不堪折騰倒閉,台電內部團隊也退休離職......
  • 核電廠在施工順利時,都未必能絕對確保案全,經過停工的波折、外包廠商的更替、時程的拖延,核四廠的安全更不容易確保。

不安全的跡象

  • 核四不斷變更設計,這代表核四缺乏縝密規畫,如果是可信賴的規畫者,不可能一面蓋,一面更改規畫,結論是台電缺乏足夠的規畫能力。
  • 不斷的施工錯誤

各種發電方式

燃媒、天然氣、火力發電

佔全世界發電量: 66%

負面評論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召集八百位科學家,彙整九千篇研究的報告指出,人類活動造成全球暖化的可能性「至少百分之九十五」。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可能上升攝氏零點三到四點八度,而地球和人類負荷的上限只有兩度。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26至82公分,上海、舊金山等沿海城市岌岌可危。」〈聯合國報告:全球暖化 95%是人類自己造成〉聯合報, 2013.9.28
  • 「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分析,台灣海拔一公尺以下的國土,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及南部沿海,濱海地區首當其衝,海平面上升程度,不論從最低值到最高值,影響都非常大,「連最保守的估計都很嚴重了」。」〈環署預測:最壞情況 水淹5個台北市〉聯合報, 2013.9.28
  • 「台灣目前的碳足跡,是世界平均值的三倍,高雄的碳足跡是世界平均值的七倍」〈水淹半個島?李鴻源喊話 別過度解讀〉聯合報, 2013.9.28
  • 溫室效應嚴重, 如果不解決, 地球將於 2050年 達到不可逆轉.
  • 「自1990年簽訂京都議定書 (Kyoto Protocol) 後,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已經增加了 54%, 而 2012 年更是史上第九高溫的一年.」-- 《探索頻道雜誌》 2013.5
  • 「極度的熱浪、慘絕的洪災、作物欠收、水污染、全球性的流行疾病、空氣污染、物種大量滅絕. 這些不是聖經裡的詛咒. 倘若全球氣溫升高的現象繼續失控, 這就會是我們的未來. 這是根據世界銀行 (World Bank)、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以及極具影響力的羅馬俱樂部 (Club of Rome) 等機構個別提出的報告而來. 這些報告發表於 2012年11月的多哈氣候變遷會議 (Doha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除此之外, 還有報告提出北極永凍層融化的速度超出預期, 同時釋出極其大量的溫室氣體.」-- 《探索頻道雜誌》 2013.5
  • 「2011年的碳污染已經提昇至每秒超過 110萬公斤的程度, 比 2010年高了 3%.」-- 《探索頻道雜誌》 2013.5
  • 「全球氣侯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 世界各國的沿海低地都面臨沉沒危機, 已發生地層下陷的台灣西南部海岸未來將面對更嚴峻的考驗.」-- 《探索頻道雜誌》 2013.5
  • 「台灣中央地質調查所 2012年委託師範大學地理系林宗儀教授的「台灣海岸變遷監測分析」報告中, 西南部海岸退縮獲得證實. 30年來西南部的數個濱外沙洲向陸地遷移現象明顯, 其中又以七股區的青山港沙洲消失速度最快, 監測資料顯示內縮最多高達1公里; 位於曾文溪出海口北岸沙灘亦不斷流失, 目前已退至防波堤外, 30年間後退的距離平均達 346.57公尺. 」-- 《探索頻道雜誌》 2013.5
  • 「根據營建署資料顯示, 從 2008年至 2011年台灣本島自然海岸線已消退 3386公尺」-- 《探索頻道雜誌》 2013.5

水力發電

佔全世界發電量: 16.1%

正面評論

  • 冰島的電力需求 75% 來自水力發電

負面評論

  • 水力發電廠會衝擊到地方的生物多樣性並引起物種群落的代換.

核能發電

佔全世界發電量: 15.7%

建廠所需時間: 10~19年

風力發電

建廠所需時間: 2~5年

電廠廠地面積: 核能電廠的 5~10 倍

地熱能發電

正面評論

  • 「冰島的電力需求 25% 來自地熱能發電」-- 《探索頻道雜誌》 2013.5

潮汐發電、波浪發電

正面評論

  • 「20% 的英國電力需求,在 2050年可望由潮汐發電供給。」-- 《探索頻道雜誌》 2013.5

負面評論

  • 發電時斷時續

核能辯論會

台灣核能辯論會

TED 2010 核能辯論會

http://www.ted.com/talks/lang/zh-tw/debate_does_the_world_need_nuclear_energy.html

會前投票:贊成核能發電 75%, 反對核能發電 25%

正方

反方

  • 核能所釋放CO2含量比例少故能減緩全球暖化
  • 核能所占面積少於再生能源。
  • 核能容易引發核子武器的問題
  • 再生能源可以支持全球供電
  • 再生能源所占面積不比核能發電廠大

會後投票:贊成核能發電 65%, 反對核能發電 35%

核安

核四不安全

  • 沒有核安就沒核能
  • 核四商轉前須實施試運轉測試

生活方式的選擇

  • 城邦媒體控股公司首席執行長何飛鵬雖然反核,但今天(2013.03.09)不會參加廢核大遊行。他提醒走上街頭的反核者,必須了解反核的代價,包括接受較高電價、過簡約生活、同意政府支付幾千億元的停建費用等;「否則,你只是藍綠惡鬥的工具。」 -- 2013.03.09 聯合報
  • 趙剛指出:「反核電只是反,不夠,要有所確立」,包括討論「我們該如何生活、要如何生活」;舉例而言,「如果反核電意味著我們要在負成長的經濟中尋求分配正義,大家一起過相對拮据的安貧之日,我們願意嗎?」換句話說,反核電,並不是「以不影響我現在的生活方式為前提」;若是如此,反核就變得「虛偽與廉價」了。 -- 2013.03.09 聯合報
  • 「只要去一趟福島核災現場,人性就會驅策我們選擇過最簡單生活,不會選擇『乾淨、廉價』的核電。」李秀容表示,二○一一年她到日本福島核災現場,徹底體悟追求「非核家園」不是在唱高調。 -- 2013.03.09 聯合報

經濟因素、電價

停建核四將衝擊經濟、民生, 電價將上漲, 經濟成長減緩, 甚至可能限電、停電.

有權者有責, 公投是全體公民行使決策權, 也應共同承擔責任.

福島核災後五十四座核電廠全關的短暫期間,雖然政府極力壓低電力需求,但工業用電電價仍上漲百分之二十多,家庭用電漲百分之十五,在全球蒐購天然氣斥資達一兆台幣之鉅,因而造成了三十餘年來首見的貿易赤字。去年,日本核電廠全數暫停運轉,夏季尖峰電價大漲四倍,產業界被迫縮減生產規模;這正是安倍晉三首相宣布重啟核電的關鍵考量。 -- 2013.03.05 聯合報 社論

只要政府因應得宜, 停建核四不會對經濟、民生造成太大影響. 否則就是政府無能. 下台換人做.

人民不需要站在政府立場替政府想, 只要告訴政府我們要什麼、不要什麼就好了.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