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覺支

念、擇法、精進、喜、猗(輕安)、定、捨

利益

眾生清淨

「若[沙門、]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支]滿足。

念覺[支]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

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

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

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支]滿足。

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支]滿足。

定覺[支]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

如是,無畏!此因此緣,眾生清淨。」 -- 雜阿含 711經

四果

「若比丘如是修習七覺分已,當得二種果:現法得漏盡無餘涅槃,或得阿那含果。」-- 雜阿含 734經

「此七覺分修習、多修習,當得二果:得現法智有餘涅槃,及阿那含果。」 -- 雜阿含 738經

「如是比丘修習七覺分已,多修習已,得四種果、四種福利,何等為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雜阿含 735經, 739經

七果

「若比丘修習此七覺分,多修習已,當得七果,何等為七?謂:現法智有餘涅槃;及命終時;若不爾者,五下分結盡中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無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上流般涅槃。」 -- 雜阿含 740經

什麼情況該修、不該修哪些覺分?

微劣心

不應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猶豫,以此諸法增其微劣故。

若微劣心生,微劣猶豫,是時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猶豫,以此諸法示、教、照、喜。 -- 雜阿含 714經

掉心

若掉心起,若掉心猶豫,爾時不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所以者何?掉心起,掉心猶豫,以此諸法能令其增。

若掉心生,掉心猶豫,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猶豫,此等諸法能令內住一心攝持。 -- 雜阿含 714經

綜合表

增長七覺分

正思惟

「正思惟 [註] 者....未生念覺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雜阿含 716經

註:莊春江:「正思惟;內正思惟」,南傳作「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otha,另譯作「如理注意」,漢譯經文也譯作「如理思惟」),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周密的注意」(careful attention)。按:「如理」(yoniso)是「從起源;從根源」的意思,「作意」(manasikaroti)為「意」與「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而「八正道」中的「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另譯為「正志」,參看《雜阿含70經》「八支聖道」比對),與此處的「正思惟」原文不同,含意也不同。

善知識

「若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未生念覺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雜阿含 717經

擇法覺分

「何等為擇法覺分食?有擇善法,有擇不善法,彼思惟已,未生擇法覺分令起,已生擇法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擇法覺分食。」-- 雜阿含 715經

退減七覺分

「惡知識、惡伴黨者....未生念覺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未生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雜阿含 717經

七覺分漸次

「若比丘內身身觀住,彼內身身觀住時,攝心繫念不忘,彼當爾時念覺分方便修習。方便修習念覺分已,修習滿足。

滿足念覺分已,於法選擇、分別、思量,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方便。修方便已,修習滿足。

如是,……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

如內身身觀念住,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當於爾時專心繫念不忘,……乃至捨覺分亦如是說。

如是住者,漸次覺分起,漸次起已,修習滿足。」-- 雜阿含 733經, 737經

惠敏法師說七覺支

以下摘自 惠敏法師 於 人生雜誌 文章 好人好心「腸」

(1)「念」覺(菩提)支的修行,於動靜、獨處或群眾、待人、接物、處事,保持正念、正知;

明了(2)「擇法」從善、惡念而表現於言語或行為時,則可產生福樂與罪苦的差別;

(3)「精進」於改過行善。猶如《中阿含經》卷10「習相應品」所說︰持戒→無悔→歡→

(4)「喜」→

(5)「輕安」→樂→

(6)「定」→如實知見→厭→離欲→

(7)「解脫」(捨)→解脫知見

念覺分

惠敏法師:「念」覺(菩提)支的修行,於動靜、獨處或群眾、待人、接物、處事,保持正念、正知

「是比丘[修]不淨觀俱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雜阿含 741經

「是比丘修隨死念俱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捨覺分亦如是說。」-- 雜阿含 742經

「是比丘心與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 雜阿含 744經

「是比丘心與空入處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雜阿含 745經

「是比丘心與安那般那念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雜阿含 746經

「是比丘,心{口}與無常想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得}[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一一經如上說。」 -- 雜阿含 747經

猗覺分

莊春江:

「猗覺分;輕安覺支;猗覺支;猗覺意(AA);除覺分;息覺支(MA)、寧靜覺支」(passaddhisambojjhaṅgo,另譯為「輕安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寧靜的開化要素」(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tranquil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