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聖嚴法師《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禪修者無不希望早日開悟,開悟即有智慧,得智慧便能從煩惱得解脫,擺下自我執著之時就會開悟。擺下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心時,便是捨我執而見佛性。空去煩惱的我執,便能明心見性。去我執的初步,必須發菩提心,菩提心即是佛心,佛心的內容有兩部分:1.智慧斷煩惱,2.慈悲度眾生。禪修者若僅求智慧,不管慈悲,乃是小乘行,必須悲智雙修,始為佛道。禪者悟後固然利益眾生,悟前也要發願利生,始能真的明白心中的佛心,見自心中的佛性,度自心中的眾生。

發菩提心是希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正等正覺心。如何能得無上的菩提果位?先要有成佛的因行,那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的考量是只為利益眾生,不為利益自己。把自私的我,變成慈悲的我,才與無我無私的解脫慧相應。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佛,乃是看到眾生都有生、老、病、死的苦難,弱肉強食的可憐。為了尋求解救苦難的方法,他便出家學道、修道,而成道。這就是先有慈悲再有智慧的例子。

我們的禪七中,每天至少念四次一共四句的「四弘誓願」文。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第四句「佛道無上誓願成」。這表示度眾生是第一件事,成佛是最後的事。

諸位禪者若想開悟,禪修的打坐工夫,當然要緊,發菩提心則更要緊。如果不發菩提心,縱然坐破一百打蒲團,也等於守株待兔,不得親見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