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次第

《瑜伽師地論》卷92:「又諸苾芻守護諸根有慚有愧。由是因緣。恥於惡行。修習妙行。修妙行故。無有變悔。無變悔故。發生歡喜。此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見如實。見如實故。解脫皆悉圓滿。當知是名修行次第。」(CBETA, T30, no. 1579, p. 823, a10-15)

《中阿含經》卷10〈5 習相應品〉:「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因喜便得。因止便得。因樂便得。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85, b8-15)

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 雜阿含 810經

四果所斷煩惱

「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

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

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

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雜阿含 797經

  1. 初果 斷三結:
    1. 身見(我見)
    2. 戒禁取見(不能解脫的修行儀軌方法誤以為能解脫, 或是以為一定要怎樣才能解脫. 初果已實踐八正道, 所以知道哪些才是正確)
    3. 疑. (因為親身體證了, 所以斷疑)
  2. 二果 薄貪瞋, 剩下的貪瞋讓他投生七次, 七返人天. 佛陀時代的在家眾, 有證初果、二果.
  3. 三果 斷盡欲貪、瞋, 完全不會生氣. 不會特別愛吃什麼, 特別想吃什麼.
  4. 四果 斷一切結、一切煩惱。五上分結在四果才斷: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知道修行階位, 次第, 知道什麼階位斷什麼煩惱, 檢驗自己. 重點不是要馬上沒有貪、瞋, 而是要了解貪瞋在什麼情況生起, 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 看煩惱如何生起, 如何影響身心. 如果不知道什麼階位斷什麼煩惱, 一下子跳太快.

表現在身業、口業, 叫「違犯煩惱」.

潛伏在底層稱為「隨眠煩煩」, 在內心生起叫「纏煩惱」.

隨眠煩煩 => 纏煩惱 => 違犯煩惱 (巴利註釋書講煩惱的層次)

如何證果? 要觀五蘊, 徹底了解身心. 如實觀察. 實際的方法是四念處.

觀空五層次

「總括來說,這五個層次是:

一、放下在禪期前,所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思慮;

二、放下在禪期中,所產生的種種與身心無關的念頭;

三、忘掉方法;(譬如戴眼鏡, 忘了眼鏡; 穿鞋, 忘了鞋子; 開車, 忘了車子; )

四、忘掉自己;

五、忘掉外在環境。 (進入定境)

每個人都需反問自己,究竟是到了哪個層次?

依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每次我打坐時,都會經歷這五個層次。我逐一捨離每一個層次,直到第五個層次。在過去,這個過程非常緩慢,隨著時間不停地練習,現在我只要坐下來,就能很快、很順利地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直進入到第五個層次。我希望以後各位也能如此。...

當你用功修行時,將會清楚地看到這些過程的出現與演變。

每當捨棄或放掉一個層次,而進入另一個層次時,你會知道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麼。就像梯子的階梯一樣,每一步階梯都已清楚地標示出來,我們只要持續地修行,最後都能很快地爬上去。」-- 聖嚴法師 《人生雜誌3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