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學佛

開示: 耶喜喇嘛

原譯: 葉文可

輯譯: 心月

來源: 福德海 2000.7.15

我很高興能夠在此地和創巴仁波切以及大家見面。我很高興仁波切告訴我,你們都認為尋求自由,或是內心的解脫之道,非常重要。今天我本來不打算和你們談話,我只是以遊客的身分來洛巴學會,你們早就知道,一個遊客能告訴你們的是些什麼!

在座各位非常幸運。你們已經開始接觸佛法的智慧,並且有寶貴的機會實修這份智慧。大部份人不完全了解這其中的複雜因緣;能夠與佛法密切接觸是十分稀有的勝緣。人們覺得接觸到理念和人純屬偶然,其實並非如此。任何一件事都不會無緣無故發生,千萬不要認為你接觸到佛法是理所當然的事。其實這不是輕易、偶然發生的事,要盡可能從佛法獲得最大的利益。

有些人可能對於接觸佛法後導致的結果存有誤解。有些人想著「我今天聴聞了教法,但是,起碼要等個一年,才談得上有任何體悟。」他們尋求證悟,對於要邁向這段漫長的路途卻覺得十分灰心。這就是現代人典型的心態,看不見眼前的真相。當你接觸到佛法,如果你夠聰明,能夠本著開放的心傾聴,並且完全了解它的涵意,就可以看得出在自己內心立即產生的反應。你會逐漸對自己及世界,有嶄新而更深刻的了解,思想的本質也將會受到影響。比方上午消化了一些教義,下午應該就會明顯看得出類似這樣的作用,不必認為覺悟在遙遠的將才會實現。

你們很幸運,能夠經由珍貴的仁波切接觸到佛法的智慧,修習佛法,千萬不可以懈怠。假如聴聞教法,卻不加以運用,只會給自己添麻煩而已。因為佛法可以用知性和邏輯的方式來傳達,我們很容易認為從中獲得的只是知性的知識。著迷於佛教哲學的精巧、透徹,和名相術語,熱切的執取解說佛法特別語彙。這種不務實的知性了解,只會造成心理衝突。

學佛很容易落入這種錯誤的取向。你們所受的許多教育,主要都靠文字傳達與學習。但是,在一個像那洛巴學會這樣的佛法中心裡,單單文字本身並不重要,不過是得到更深奧智慧的路標而已。你們在此所受的教育,是自己內在對於佛法的體驗,一定要把所接受的教法拿來實際應用,並且親自檢驗佛法是否在內心產生效益。如果你能夠本著良知,抱著開於的態度這麼做,解脫輕而易舉,完全看自己的正知力。修習佛法是否有效,關鍵永遠在於,教法是否能夠溶入自己每日的生活。

萬一落入枯燥的知性化窠臼,所學到的哲學,只會帶你進入感受與情緒的衝突。不但達不到心理健康的目標,反而可能產生心理疾病。這不是哲學本身的錯誤,清晰、理性的思惟也沒有什麼不對,這和枯燥的知性化相當不同。問題的根本,出在攫取佛法知識的心態上面。

真誠的在內心實踐所學的一切,哲學與教義便很有用,學習愈多,獲益愈大,道理並不複雜。但是,如果你貪婪的吞噬所學的一切,卻不停下腳步來融會貫通,只會嘗受心理不消化的痛苦。譬如,你或許會對自己積聚不消化的知識感到驕傲,辯稱自己的理念比其他人強。其實這種態度,只會替自己與別人找麻煩。

為什麼攫取知識在現代生活是大問題呢?這或許和目前物質發展的現況有關。人們不停的渴求新事物,對於現代文明所提供的豐富消費品,卻總是不滿足。因此,他們轉向理念的領域,追求刺激,著迷在能夠擁有無限的知識,覺得這麼做,就不會無聊,因為學習可以是永無止境的。然而,以這種態度看待心識的廣大容量,並不是真正的智慧。這種態度,其實來自人們對真相本質膚淺的迷信,這種攫取知識的程度,正好反映背後的迷信程度--認為累積知識能夠帶來安全感,快樂或是解脫。

請不要認為我在批判大家。我想要講的重點是,你們應該仔細檢查自己的態度。究竟為何要學佛?在日常生活上,代表什麼意義?你或許自以為依循解脫之道,但是,一旦追究到深處,自己實際上在做什麼呢?如果縝密地考察,也許你可以把佛法關連到若干行為,不過,仔細檢查之後,會發現只是一些瑣碎的行為,在生活中微不足道。那麼,你可能還沒有消化、吸收自己所學的教法。

目前大家正在研習佛法,但是,你們可曾自問--皈依佛、法、僧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如果稍加思索,尋求明智的答案,就如同在答考卷一樣,或許,你的腦筋裡什麼也想不出來,於是就下結論--皈依不代表任何意義。這可能是一個可悲的錯誤。然而,即使你能夠說出長串的字眼與定義,答案不是發自內心,那麼,皈依對你來說,還是不代表任何意義。總之,採取知性的角度看待皈依,顯示你並沒有了解皈依的意義,已經脫離皈依三寶所能得到的精神安慰或利益。

相反的,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學佛,而且真誠的用佛法解決每日生活中的難題,皈依對你來說才真正有意義。你可以從親身的經驗了悟佛成就一切種智的價值,並且清楚的了解,證悟後所發出的愛,遠勝過凡夫俗子的執著與欲望,足以帶給自己及其他人快樂。如此,為何要皈依的答案,才是直接從內心中流露出來,而不只是口中說說而已。

我們強調知識必須發自內心,並不表示你要盲目的接受或相信一件事情,只因為那是出自上師所說的話。這種錯誤,就像完全倚靠知識一樣的嚴重。要點在於,我們要透過自覺,了解教法,你必須調查別人說話的真實性,不要因為一位穿著奇異僧袍的人大力宣說,或是因為自己貪得知識,就照單全收。在佛法中,沒有餘地容納超級市場心理的模糊夢想。

假設你學佛很久,還在經驗由來已久的情緒問題,或許會怪罪上師。這時候應該自問,除累積知識之外,你還做了些什麼別的事情?你的行為有沒有改變呢?或許,你根本是在汙染自己的心念。為了避免這種汙染,佛法強調,知行合一。

你的身語意行為,遠比從書本、上師或瑜伽士等人那裡所蒐集的知識重要多了。你要負責自己的解脫與證悟,上師不能負這個責任。修行的成就,是出於自己的個性與能力,不是得自其他任何人。向上師哀求:「我該怎麼辦才好?」這是不對的。你的禪修是否有效,完全看你如何運用自己的潛能。

從佛法廣義的角度來看,不但要對自己的困惑與痛苦負責,也必須對自己的解脫負責。研習佛法哲學造內心衝突,是因為不知如何把這份知識,融合應用在思想與行為之中。懂得把所學加以吸收消化,即使學一點點,也能夠變成心靈的美食,就像巧克力或是非常美味的糕餅,世俗的知識根本不能相比。世俗的知識甚至不能在知性上對真相舖陳合乎邏輯的圖像,更談不上直覺,感動心靈的層次了。正如剛才所說,如果你能夠學以致用,不須要等待很久就會有成果,很快會獲益了。我相信,只要經驗禪修圓融的境界,會發現,往後生活中發生問題時,幾乎可以憑直覺就毫不費力的解決了。即使是短暫的禪修,都能帶給你深刻的安詳,這種經驗本身就是覺悟,不是嗎?內心寧靜,浸淫在安詳的境界,是真正在學習,問題也很容易解決。少了這份安詳,學習只會擾動情緒,使內心充滿爆米花似的衝突意念,容不下像糕餅一樣可口的佛法。

佛陀的教法非常簡單又直接。如果你覺得它很複雜,那只是因為你把它變複雜了。你或許認為:「我有博士學位,知識這麼廣博,卻沒辦法弄清楚如何開始修習佛法。」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好好察看內心,設法觀察錯誤的心念,並且檢查一下身體、語言、意念上的能量是否被阻塞或是誤導了。為了做得有效,你多少必須能夠駕御自己的心念。因此,心念的修練或是規範,對修行就很重要了。

假如不從現在開始修練或引導心念,無數的來生中,你的心還是會一直不受拘束。無始以來始終存在的「無明」,勢必驅迫你一再不由自主地輪迴,對於來自內外在的不良影響,完全開放。在這裡,「開放」隱含負面的意義。然而,如果你能夠正確的控制心念,就能夠達到具有正面意義的開放。

訓練心念,並不是神經質的壓制思想。不是要束縛自己,用不自然和不自發的行為囚禁自己。相反的,修心是培養靈敏的正知力,逐漸打開錯誤觀念的死結,從長久以來束縛自己的消極能量中解脫出來。要使這個過程有效,並不須要了解複雜的理論。重要的是,停止無意義的動,不再毫不察覺自己的行為後果。

有些人認為,自律會使你不能開放、自然。他們說,應該放鬆自己,讓所有事情順其自然。其實這和有紀律並不衝突。事實上,只有自律,才能真正開放。你固然要放下自我意識才能夠自在,但是絕對不應該鹵莽,不經思索地行事。一旦你應用佛法的智慧自律,就不再受煩惱和無明驅迫、控制了。缺乏內心的紀律,卻想隨心所欲,不但在當前的情境下,不能開放自己,反而會被自己的困惑蒙蔽。因此,為了能夠順其自然,隨心所欲,並同放下自我的意識,一定要具有出於自覺與智慧的自律。

有人抱怨,很難一直不斷地看守自己的身語意。其實,正因為他們昧於因果,才會覺得困難。你目前的舉動,會直接影響到將來所經驗的事情。同樣的,你現在所遭遇的事情,正是過去行為的結果。了解這一點,就知道自己目前的處境,主要是自己而非他人的責任。你也會明白,快樂或是悲慘,基本上也是由自己決定。如果以善心、愛心與開放心自律,終將得到快樂。如果愚蠢殘酷,而且自私封閉,未來經驗到的將只是痛苦。只有不明因果,不留意許多事情,自律才會變成苦差事。自己的言行,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影響,其間有密切的因果關係。有這份了解,自然會謹言慎行。這就是自覺的意義。

一旦對自己的行動比較自覺時,就能培養更多的智慧,進而真正能夠掌控因果了。換句話說,能夠自覺地扭轉業力。因此,當你具備自覺的能力,就能真正隨心所欲,不至於被自己的無明左右。有一句經常在說法之前念誦的咒語:嗡 牟尼 牟尼 嘛哈牟尼耶梭哈。這句咒語連續三個「牟尼」的深義是「控制」。第一個牟尼,指的是控制無明、貪婪與憎惡三毒的心,這三樣東西會使你的生活悲慘。第二個牟尼,指的是控制所有的煩惱與業,甚至包括你所做的善行,因為善行雖然帶來世間享樂,仍然使心念不得調伏。能夠發展出前述的控制力量,就能完全解脫輪迴了。但是,你不可能在一彈指之間,發展出這種力量,或是獲得這份喜樂的自由,它是漸進的,非常緩慢地在意識裡發展,最後達到圓滿。

「嘛哈牟尼耶」代表的是最大的控制力量,甚至能夠控制煩惱與業的習氣,以及微細的二現。發展到最高層次,得到完全的證悟,你就能夠全面掌控,利益一切眾生。這一定要慢慢開始,並且平順的前進;實證會突兀地發生,是穩健的實踐,得到的成果。慢慢開始,才能夠輕鬆自在的持續下去,時時刻刻覺察到自己在做什麼,進步了多少。要是鹵莽的急進,可能會跌斷了腿,之後假設上師來和你談,如何更精進地體驗真正的佛法智慧,你只能癱瘓在那兒,無法回答。因此,不能依循上師的教導,錯不在他,完全在於自己。

皈依佛、法、僧,主要是承諾穩定你的業,表示你要看管住身體、語言、意念這三門,並且使所有的行動維持平衡。達到這份平衡的方法,就是禪修。有決心,方法清楚,研究任何哲學與教義都會有益處,對於如何禪修以及禪修的對象能夠學習得愈多,修行就會更有效果。這份整合的努力,會使你的生命以及修行達成更高的意義。

問題往往出在錯失學佛經驗的重點--知行合一。如果帶著強烈的自我學習,將不能吸收所學,而且會因為知性汙染所帶來的心理疾病而受苦。譬如,你駕馭語言與概念的能力可能十分老練,但是,如果學問與修行二者並未融合,這份技能會導致錯誤的自傲。即使釋迦牟尼佛親身示現,把佛法的要義解釋給你聽,你也不會加以理睬,而在心中想著:「我早已知道了,你不必告訴我這些事情。」

要改變這種扭曲心態很困難。心念的能量,會形成強大的懷疑論,幾近惡劣的頑固,維護自己珍愛的錯誤觀念,這種強硬的態度,不但使你無法和他人溝通,並且完全摧毁了貴為人身的重要價值,你覺得自己無所不知,陷在無明之中,坐失調伏內心與脫離痛苦的難得勝緣。

因此,一定要盡力把所學付諸實修。運用巨大的能量,把你所聽聞、閱讀的東西,和實際做的、想的東西統合起來。這是我要說的重點。要觀察自己的業,「業」與許多其他佛教哲學名詞一樣,是梵文,可是不要因它是外國字,就認為他的觀念一定很複雜。事實上,你每天吃、喝、睡覺、行走,以及與人溝通等,這一切能量都是業。簡言之,凡是發動身體、語言、意念的能量,就是業。就每一個業行帶來一個業力反應,然後,又產生另一個業力反應,如此連續不已。

在此不必把這個話題複雜化。總之,快樂是出自善良動機的行為所得到業果,而痛苦是不善行為所得到的結果。要把業討論清楚,必須花費數日、數週,甚至數月。然而,如果我們不能先實證簡單的教誨,更詳細的教法,只是空洞的話,一場知性的遊戲罷了。

從出生到現在,你說過的所有話,所有的思想,以及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形成業報的潛勢,你無時不在開始進行這種連鎖行為,你或許不相信業與因果,然而,它們依然存在,就像一隻手錶不斷的滴答行走。對這種過程有所了解,並且能夠察覺自己習慣性做了多少愚拙的行為,就能看清自己如何一直在替自己製造問題了。

在每一分鐘裡面,你造了數以百計的業,卻幾乎覺察不到任何一個業。可是,進入禪修靜止中,傾聴內心,它是所有活動的發源地,這樣你便能夠比從前更覺知自己的行為。自覺導致自律,使你主宰自己的業,而不被它主宰。

除此之外,佛教的大乘法門教導明確的方法,把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行為,轉變成通達覺悟的有效途徑。你甚至可以駕馭負面的能量,使它產生正面的結果。這種轉變是可能的,因為所有的能量都是心態的表現,可以隨意引導到善或不善的方向。我們所須要,只是保持警覺。

了解並運用每天的能量,就能夠在修行的道路上突飛猛進不須要閉關,與世隔絕,隨時都可以學習,佛教是避免極端的中道。如果你真想把佛法的修習與每日的生活融合,勢必尋求適當的平衡,不要低估或高估在合理的狀況下,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盡可能因時制宜。

把佛法融合在日常生活中,會使你永遠活力充沛,即使活到一百歲,心思仍然像十五歲一樣新鮮、有活力。否則,身心將會同時老化、衰竭,智慧不會長進,度過餘生後,會在恐懼與焦明之中死亡。

所以,請大家盡量尋求內心的平安,使自己快樂。生活在這個國家有許多好處,要好好利用。請記住,在工業社會中,使用機器的真正目的是節省時間,如果能夠明智地自我安排,會發現自己有許多時間禪修。一旦你不斷留意自己的身體、語言、意念,因而察覺到業力所帶來的影響,就是真正在學佛了。否則,禪修只枯坐,卻沒有發揮任何有意義的功用。

靜坐本身並不是修行,成長與發展才是真正的修行。當你成長時,你會真切的有所感受,不必茫然問道:「噢,上師,我到底不是不是在學習?有沒有進步啊?」實證的經驗只有你自己知道,不是上師或其他人所能經驗,你可以判斷自己的進展。

我想我已經說得太多了,但是確實有必要說一些話。現在,也許我們的相聚已經創造若干功德、善業,可不要把它給浪費了,讓我們迴向所有如母有情都能獲得福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