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該廢除死刑嗎?

2010.10.24-2015.6.6

我的意見: 理性原則討論, 民主原則決定, 法治原則執行

相關論點對比

世界現況

  • 四張圖 看懂全球死刑現況 -- 2015.6.1 Yahoo 奇摩新聞
  •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資料,全球已有95國廢除死刑,完全廢除死刑或不執行死刑者達139國,有58國仍維持死刑,包括大陸、美國、台灣、泰國和新加坡等。-- 中央廣播電台 2010.3.12
  • 世界過半國家都已廢除死刑 -- 聯合報 2010.3.11 社論 〈死刑存廢:法務部長不是第四審〉
  • 2007年開始,接連二年的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呼籲全世界仍有死刑的國家應立即停止執行,因為死刑違反人性尊嚴。2007年的決議有104個國家贊成,隔年的決議受到更多國家的支持。-- 林峰正 自由時報 2010.3.2
  • 「廢死」不論在國際或台灣社會,都是爭議性極強的議題,絕非一時半刻能達成。-- 2010.3.13 中國時報 社論
  • 美國
    • 目前僅十幾州通過廢除死刑,多數州仍存在死刑 -- 聯合報 2010.3.11 社論 〈死刑存廢:法務部長不是第四審〉
    • 目前全美有36州和聯邦政府維持死刑,其餘的州和首都哥倫比亞特區則沒死刑。在這些沒有死刑的地區,絕大多數的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中央廣播電台 2010.3.12
  • 日本
    • 曾一度停止執行死刑,其後又恢復執行 -- 聯合報 2010.3.11 社論 〈死刑存廢:法務部長不是第四審〉
    • 以日本為例,上月公布的民調,有高達八成五的民眾支持死刑 -- 聯合報 2010.3.11 社論 〈死刑存廢:法務部長不是第四審〉
    • 曾中止死刑執行4年的日本,在1993年又恢復死刑執行-- 中央廣播電台 2010.3.12
  • 泰國: 在中斷執行死刑6年後,2009年8月又重新執行死刑 -- 中央廣播電台 2010.3.12
  • 南韓: 1997年12月金泳三政府處死23名罪犯後,至今近13年未執行死刑,被納入「實際上已廢除死刑的國家」行列。但南韓憲法法庭上個月25日才剛裁定,死刑並未違憲,是合法處罰。 -- 中央廣播電台 2010.3.12
  • 新加坡: 該國在2001年共執行了70次死刑 -- Wiki
  • 中國: 執行死刑的人數都列為國家機密,還拒絕聯合國專家為死刑問題造訪的要求。因此,中國每年執行死刑的實際人數成謎,據國際間估計應在數千人到萬人之譜。-- 林峰正 自由時報 2010.3.2
  • 聯合國大會於1966.12.16 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976.3.23 正式生效。參考〈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中,與死刑相關的內容

台灣現況

  • 2015.06.06 聯合報 〈6死囚背11條人命槍決 法部:還不能廢死
    • 法務部指出,對於死刑的立場是「維持死刑,但減少使用」,也就是現階段還不能廢除死刑;在逐步廢止死刑的策略上採取「廢除所有的絕對死刑、減少相對死刑、嚴謹死刑的偵查與審判程序」及「窮盡所有救濟程序」等措施,審慎使用死刑,以兼顧社會正義及人權保障。
    • 法務部同時呼籲,反對死刑團體能體會部分死刑犯求死意志堅強,體察被害人家屬長期等待司法正義實現所受煎熬,明白法務部在法律救濟途徑已窮的情形下,依法執行死刑的立場;人權保障固為普世價值,但刑事政策必須兼顧被害人人權社會正義,發揮刑罰抗衡犯罪的功能,以維護社會秩序安定,保障絕大多數善良百姓的安全與福祉。
  • 2015.06.06 聯合報 〈槍決解民怨? 不如依法行政
    • 近年民意調查總有八成左右的民眾支持死刑
  • 2014.10.12 聯合報 〈殺童未判死 民間團體抗議
  • 2013.04.20 聯合報 〈林金德、陳瑞欽…罪證確鑿 6死囚槍決
  • 2013.02.07 聯合報〈9成1民眾反對廢死 創歷史新高
  • 2012.12.25 聯合報 吳敏誠案/最高法院首度「生死辯」:男子吳敏誠十九年前殺死女友入獄,三年前又當街槍殺擔任幼教老師的黃姓女友
  • 2010.05.01: 四年多未執行死刑,新任法務部長首次批准死刑執行令,昨晚一次槍決四名死刑犯。目前仍有四十名判決定讞死刑犯未執行,這四十人都聲請大法官釋憲,將待大法官審理情況再妥適依法處理。
  • 侯友宜︰死刑可具體遏止殺人犯罪 -- 自由電子報 2010.4.5
  • 去年台灣仍有十二人因為罪行兇殘,遭判處極刑確定,這也使得我國目前未執行的死刑犯增加到四十四人。 -- 聯合報 2010.3.11 社論
  • 台灣自從2006年,前法務部長施茂林簽下兩件執行死刑案之後,就沒有再執行任何一件死刑定讞案-- 2010.3.13 中國時報 社論
  • 法務部長王清峰促成法務部組成「逐步廢除死刑研究推動小組」 -- 2010.3.13 中國時報
  • 大法官會議過去三度釋憲早已認定死刑合憲 -- 中華民國 總統府 -- 聯合報 2010.3.13
  • 民意
    • 研究者在一項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個人研究計畫中發現,樣本中有74.3%的民眾贊成死刑,4.3%不贊成死刑,21.4%不贊成也不反對死刑。 -- 謝靜琪 《犯罪問題焦點》死刑存廢與民眾對死刑與刑罰之看法, 2006.3.13
    • 台灣民意近八成反對廢除死刑 -- 2010.3.13 明報
    • 不分藍、綠陣營的電視台所有即時民調都一面倒反對廢除死刑 -- 2010.3.13 明報

「廢除死刑」的理由

  • 國際趨勢
  • 誤判的可能性
    • 5624個死囚日子 徐自強獲補償2812萬 (聯合報 2017.11.10
    • 1997 因誤判枉死的案例:江國慶案
    • 死刑的懲罰一旦執行,就沒有收回更正的餘地. (台灣有70%的人不相信司法, 卻有70%的人反對廢除死刑, 其中至少有40%重複的人, 不怕司法判錯嗎?)
    • 死刑造成的最大問題在完全無法補救司法造成的錯誤,像在美國有強暴犯因DNA測試在21年後平反的例子、澳洲也有在處死後18年發現是冤死的案例。台灣的蘇建和案因為主犯被槍決,而無法破案或平反。 -- 中央廣播電台 2010.3.12
    • 從事審判的是「人」,而不是「神」,同樣的一套證據可能因法官的判斷不同而做出不一樣的判決,甚至使被告在死刑與無罪之間徘徊擺盪 -- 王清峰 〈理性與寬容-暫停執行死刑〉2010.3.9
  • 基本人權之生命權
    • 「不得殺人」乃一絕對原則,任何奪人性命的行為都無正當性
    • 從憲法及人權的角度,依現行憲法的規定,生命權必須保障,縱使為了防止妨害他人自由、維護社會秩序等理由,也只能「限制」,不能「剝奪」生命權。王清峰 〈理性與寬容-暫停執行死刑〉2010.3.9
  • 不能有效嚇阻犯罪
    • 為什麼這些沒有死刑的國家並沒有很高的犯罪率,那些有死刑的國家也沒有很低的犯罪率 -- 李家同 2010.3.13
    • 從刑事政策防治犯罪功能上觀之,國內外之研究並未能支持其嚇阻犯罪的效果 -- 謝靜琪 《犯罪問題焦點》死刑存廢與民眾對死刑與刑罰之看法
    • 死刑的存在或可使人心安,但實際上並無嚇阻犯罪的功能。過去戒嚴時期,結夥搶劫,依據舊有的陸海空軍刑法規定,是不分首從,唯一死刑的重罪,但搶劫案件,仍不斷發生。這4 年來雖未執行死刑,但社會上的犯罪案件,以吸毒、酒駕、竊盜、詐欺居多,檢察官起訴涉及殺害生命的案件反而有逐年遞減的趨勢,95 年753 人,98 年是512 人(減少 32%)。-- 王清峰 〈理性與寬容-暫停執行死刑〉2010.3.9
  • 傳統殺人償命的想法根深蒂固,需要長久的教育與宣導,才能改變,不能以一個時期的民意為依歸,須經公開討論與辯論,才能呈現真正的民意。 --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2010.3.13
  • 有些時候在死刑實施時,被處死的可能只是一個已經悔過自新、擁有良知的好人,這反而是社會的一種損失。-- Wiki

「不執行死刑」的理由

  • 2010.3 法務部長 王清峰: 要我殺人我辦不到
  • 法務部長有權不簽執行令
  • 透過聲請大法官解釋來暫緩執行死刑 -- 2010.3.13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

「保留死刑」的理由

  • 嚇阻犯罪
    • 警惕世人勿輕易以身試法 -- GW, 2009.11.18
    • 一般庶民對於重大殘暴犯罪行為的恐懼,認為無死刑可能引發犯罪者的儌倖心理而增添兇殘暴行
    • 對惡人仁慈, 就是對好人殘忍. (如果因此給了惡人行惡的機會的話)
    • 無期徒刑還有各種名義的大赦可助減刑。經過幾次減刑後 , 這些本應與社會永遠隔絕的殘暴重刑犯反而得以假釋 , 出獄回到社會,像定時炸彈般的潛伏在你我四周,非常可能伺機再度犯罪。他們下一個被害人的寃曲 , 是因你的假慈悲而再次導至本可避免的悲劇. -- GW, 2009.11.18
    • 重大犯罪者再犯的機率相當高,如果我們不斷主張犯人的人權,那身為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的平民百姓們,我們的權利在哪裡?-- 空中的人形醫生 2007.4.25
    • 許多有死刑的國家,治安都比沒死刑的國家好。新加坡甚至有鞭刑,他的治安就很好。台灣戒嚴時期的時候,判刑最重,結果治安最好。另外,軍法判刑比一般判刑來的重,在職軍人的犯罪率也比一般人來的低。誰說嚴刑峻法沒用?-- 空中的人形醫生 2007.4.25
  • 有其罪有應得者
    • 例如因連續狙擊槍殺十人而剛伏法不久的美國華盛頓狙擊手 , 為了意圖謀殺妻子而先隨意濫殺來掩飾犯意,誤導警方辦案方向,逃竄期間還為殺人新聞登上全美報紙電視頭條而沾沾自喜。他就是死有餘辜. -- GW, 2009.11.18
    • 在所謂民主國家中,能夠被判重刑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就算一審有罪,也還能不斷上訴,上訴時間更是長達十年以上,在這種情況下,還被判死刑的,通常都是罪有應得。-- 空中的人形醫生 2007.4.25
  • 伸張社會公道、維護社會公理正義
    • 希望「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 人人皆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並付出相對公平合理的代價. -- GW, 2009.11.18
  • 受害人權利、還受害人公道、安慰受害人在天之靈
  • 稍解受害人家屬的永久悲痛 -- GW, 2009.11.18
  • 不必盲從國際潮流: 中華民國有關死刑的法律是依照中華民國國情量身打造議決通過的法律,與不同文不同種的他國現今潮流無關,不必曲意逢迎追隨。 -- GW, 2009.11.18
  • 人權保障這東西,是在國家和組織與個人對峙時,因為個人較為壓倒性地不利才有人權這概念。在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對峙中,一方面受害者被加害者侵害人權,一方面加害者的人權卻被國家機關所保護,這是另一種不平衡 -- Wiki 死刑存廢問題

「執行死刑」的理由

  • 依法行政
    • 對已判決確定的死刑案,法務部應依法辦理。若要暫緩執行,須有合法理由。-- 2010.3 中華民國 總統府
    • 法務部長無權擅自越權拖延執行, 變相將三審定讞的死刑判決改成無期徒刑. -- GW, 2009.11.18
    • 法務部長阻撓執行三讀通過的法律,那司法徽章上代表人人平等的天平還能代表「公平」? -- GW, 2009.11.18
    • 「依法行政」是每一位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之一,簽發「執行死刑」命令只是份內事,該做沒有做堆著就算「有虧職守」,不簽就不執行,頗有「技術犯規」嫌疑. -- NetSpider 2010.3.12
  • 維護法治、司法的尊嚴、公信
  • 依法行政不是殺人
  • 申張社會公義
  • 還受害人公道
  • 部份死刑犯的意願: 有些定讞死刑犯希望早日執行...累計迄今四十四位未執刑的死囚,在這兩年間,曾經上書監察院要求儘速執行,監察院甚至調查並考慮是否為法務部不執行死刑提出糾彈案;這些死囚也曾直接上書王清峰,懇求部長給他們一個痛快。 -- 2010.3.13 中國時報 社論

宗教界的看法

  • 迴避爭議
  • 反對死刑
    • 昭慧法師〈「死刑除惡」是鋸箭法〉2010.3.15
    • 溫金柯 〈佛教反對死刑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18:「問:『若依先王所制法。令刑罰有過得殺罪不。』答:『得。王及法司。若遣他殺得殺生無表罪。彼所遣人。及若自殺俱得殺生表無表罪。』」(CBETA, T27, no. 1545, p. 617, c18-21)
  • 有條件廢止死刑
    • 聖嚴法師 《叮嚀》〈廢止死刑
    • 聖嚴法師:「我個人也傾向於主張廢除死刑,但也不是沒有原則。如果政治清明、法律公正,社會大眾的道德勇氣和人格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死刑必須廢除。這需要結合法律家、宗教家、政治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以及熱心的全民大眾,從各方面來共同努力」 -- 《空花水月》
  • 不必廢除死刑
    • 佛光山星雲法師更曾直接表明「社會上某些人要求廢除死刑,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死刑雖然殘忍,但合乎佛教因果報應的原則。」他更舉例台南監獄曾經太久沒執行死刑,因此沒有人敢進行槍決,最後只好委託國防部派遣憲兵前來處理,指出「不敢去執行死刑的獄卒是消極的慈悲,而國防部的憲兵卻是積極的慈悲。他們是無罪的。因為他們執行的是國家的法令。佛陀在因地中曾經殺死過一個害死五百人的罪人,這就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無畏菩薩精神。」 -- NOW News 今日新聞 2010.3.12

有條件的廢止死刑

  • 在社會基礎上實現無死刑的目標
  • 聖嚴法師:「我個人也傾向於主張廢除死刑,但也不是沒有原則。如果政治清明、法律公正,社會大眾的道德勇氣和人格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死刑必須廢除。這需要結合法律家、宗教家、政治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以及熱心的全民大眾,從各方面來共同努力」 -- 《空花水月》
  • 以「不得假釋的終身監禁」取代死刑.
  • 因法官不再判處死刑而修法廢除死刑 -- 2010.3.13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
  • 廢除死刑問題未來應該公開討論之後,由人民公投決定。--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 -- 自由時報 2010.3.13

我的意見

  • 理性原則討論
  • 民主原則決定
  • 法治原則執行
  • 希望台灣沒有人殺人、沒有人被殺,就沒有人要受處死刑,這應該是大家共同的期盼,共同要努力的方向。
  • 雖然牽涉個人價值觀問題, 但更重要的這是一個社會議題, 應循社會機制解決.
  • 如果廢止死刑的條件尚未成熟, 或許先推動修法限縮死刑的範圍.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