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018新北雙溪虎豹潭大雨山洪爆發,造成六人被大水沖走意外,隨著一具具遺體被尋獲,家屬椎心,不解參加體驗營,為何如此嚴重。奪命的就是遊客眼中的祕境「梳子壩」,這個臉書旅遊行程推薦的美景,民眾爭相窺探,卻不知是致命陷阱。
虎豹潭是北勢溪北支流源頭,因潭旁兩座小山丘,形似猛虎與雲豹而得名。潭深丈餘,清澈如鏡,山林秀麗,秋季還可欣賞滿山遍谷芒花,規劃為親水景觀區,建有生態枕木步道,也有觀景平台,每逢假日遊客多。很多人透過臉書、社團相揪走祕境,不少登山網站也推薦。
步道沿溪旁設置,其實安全無虞,這次會發生意外,是因遊客走在橫跨溪中的「梳子壩」;梳子壩是水利工程防砂壩,為減少大量土砂流出致災,形如梳子一般而得名。設立本意是攔阻石塊,並非給民眾溯溪,更不是供行走。很多遊客會走在上面,甚至站在壩上餵魚,平時萬里無雲是美麗祕境,但雙溪多山,下大雨時支流、支溝容易暴漲,前天突來一片黑雲,大水就把六人沖走。
虎豹潭「梳子壩」建設年代久遠,因屬自然景點,現場未設禁止行走標示,但民眾爭相來朝聖,相關單位推步道觀光時,應該貼心注意這可能致命的危機。
「沒料到雨這麼大」不能當藉口,主辦單位對天氣變化、安全規劃旅遊付之闕如,收費帶賞美景卻不顧安全,付出人命慘痛代價,必須負起責任。本文轉載自2021.10.18「聯合新聞網」
1101021【民眾網葉柏成新北報導】「大方體驗自然」戶外活動16日於雙溪區虎豹潭時不幸遭逢溪水暴漲,造成6位民眾落水失蹤案。今〈21〉日15時47分,距離事發地點18公里處,於坪安潭左岸岩石上的草叢中,尋獲最後1名失蹤者劉姓女童,經搜救上岸,已送往北市萬芳醫院,並聯絡家屬前往確認中。
消防局長黃德清說明,經研判劉小妹比陳小妹(昨日於茄苳潭尋獲)身形輕盈且背著背包具有較大的浮力,可能會飄至更遠的距離,據此下午再增加搜索範圍至親水公園,從案發到現在已經119小時,終於由坪林消防分隊同仁尋獲完成任務。搜救人員沿路呼喊劉小妹,終於盼得劉小妹找到回家的路。
黃德清表示,今日搜救能量總計動員447人、6隻搜救犬及各式車輛、船艇、空拍機、水下攝影機、魚探機等共計140台 (具) 。搜索區域針對雙溪梳子壩至坪林虎寮潭,下午再延伸至親水公園等共14個搜索區段,並逐一清點32處重點搜救水域(河道彎折處與緩流區)。
溯溪基本分級ABC
正確的溯溪觀念、溯溪史、保護大自然
山岳氣象、動植物等常識
溯行的準備裝備認識
溪谷的潛在危險
*出發準備-人數、目的、行程、人員健康狀況確認、聯絡方法的貫徹、氣象預報、裝備和糧食檢查、背包防水打包、運動傷害防護-伸展體操
基本技能-行止時間與團體紀律的掌控、人員的保健、自然保護、氣象研判。
*路線的選定-岩壁的觀察、術語、攀登路線的判斷。
*用具與使用法-登山繩、頭盔、安全吊帶、鉤環、輔助繩、冰鎚、岩釘及溯行鞋。
*危險的迴避-
1.因氣候的變化,造成地形對團隊的危害,情況判斷與對策。
2.技術攀登時,因支撐點鬆脫、墜落所造成的掉落物,下方人員躲避或疏散方向與對策。
1. 是非題 是非題 序號 答案 題目
1. X 溯溪常會帶救生用的浮水繩,這種繩子適合先鋒攀登峽谷或瀑布之用。
2. X 渡過腰部深的急流,其方法之一是跨溪架1條固定繩,然後以鉤環扣在繩子上自我確保來過溪,如此就不會被水沖走,是很安穩的方法。
3. X 溯溪時,只要穿救生衣,並拉著繩子,就不會發生危險。
4. O 溯溪時被急流沖倒,若腳被岩縫卡住無法脫離,雖然頭沒溺水,還是有可能因身體長時間浸於水中,導致失溫喪生。
5. O 溯溪是高風險、高趣味性及高技術性的戶外活動。
6. O 溯溪活動是山域活動,也是水域活動。
7. O 溯溪嚮導要具備水上救生的基本知識,以及經過水上救生的訓練。
8. O 溯溪嚮導要具備攀岩及繩索運作的技術。
9. O 溯溪嚮導要具備叢林穿越的技術。
10. X 參加溯溪活動的隊員一定會游泳。
11. O 臺灣溪谷地形容易有落石的危險。
12. X 瀑布垂降不用考量瀑布的水量。
13. X 具有救生員資格者可以在沒有確保下於深潭游泳。
14. X 溯溪回程時可抱著背包漂流下溪比較輕鬆。
15. O 溯溪是一項結合登山、攀岩、露營、游泳、繩索操作及野外求生等綜合性技術的戶外運動。 16. O 溪谷兩岸的名稱,是以從上游往下游的方向為基準,右邊稱右岸,左邊稱左岸,但溯溪時因為是逆行而上,右岸變左岸,左岸變右岸。
17. O 溯溪如非必要,盡量不要把身體弄溼,一來可減緩疲勞的產生,二來可防止久浸水中而失溫,所以避免涉水是溯溪的要訣。
18. O 由於水流有很大的衝力,渡河時,面應稍朝下游方向斜向進行,水流越急,斜度應越大。
19. Χ 在水深及於大腿時,應使用與自己身高等長的拐杖來協助渡河,且拐杖一定要置於上游。
20. O 秋天是臺灣最適合溯登的季節。
21. X 通過急流只要穿著救生衣就能確保安全。
22. O 溯溪活動過夜通常只要搭外帳就可以了。
23. Χ 從事溯溪活動可單獨進入溪谷中,享受溪谷的清靈。
24. O 虎頭蜂是臺灣秋季溯溪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
25. O 夏天雷雨導致的溪水暴漲,其暴漲速度很快,可能在半小時內就暴漲。
26. O 溯溪教練應具備使用岩釘 及岩槌之 基本 能力。
27. X 溯溪活動中, 無論什麼 繩索 ,例如 輔助繩、 主或浮水繩等 ,都 可有無 。
28. O 夏天是溯溪的熱門時期,但可能遭遇雷雨,導致溪水暴漲及毒蛇出沒。
29. O 渡河時,由於水流有很大的衝力,若需架設繩索渡河,應將繩索斜向架設同溪河下游的方向,且水流越急,架設斜度應越大。
30. O 渡河時,由於水流有很大的衝力,架設繩索渡河,最忌諱水平架設繩索,因為會導致繩索在急流處形成V型,進而提高意外風險。
101年度「新北海洋季˙今夏”High(海)”翻天」實施計畫
新北市萬里區萬里國民中學推展「溯溪探險家」水域運動實施計畫
壹、 依據:本局100年1月10日北教環字第0991272721號函公布之新北市推動國民中小學
海洋教育中程計畫(100-102年度)。
貳、目的:
一、 協助學生培養對團隊的認知與瞭解,增強個人對於自身參與團隊貢獻。
二、 透過探索學習的經驗,創造學生成功經驗,產生自信,促使學生對自己未來生活有所規劃與憧憬。
三、 發展溯溪教學活動,培養正確休閒運動,體驗鄉土文化。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承辦單位:新北市立萬里國民中學。
三、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
肆、辦理對象及人數:
新北市萬里區內1所國中、5所國小之親師生自由報名參加,預計80名(家長須自費。)
註一:參與對象為單一學校者不予補助。可開放親師生報名,家長須自費。
伍、辦理時間:
101年6月1日(星期五)上午09:00—15:00
(雨天若雨勢過大溪水瀑漲則順延至101年6月8日、星期五)。
陸、辦理地點:
新北市萬里區獅頭山瑪鋉溪(萬里國中後山)。
柒、報名方式 :(報名表如附件1)
一、上萬里國中學校首頁下載報名表件。
二、填寫報名表件後直接郵寄至萬里國中學務處體育生教組,再以電話聯絡確認報名,
電話:2492-2053#33體育生教組長收。
註一:若需收取保證金請自行說明收取方式。
捌、辦理內容或課程:
一、課程緣起:
戶外休閒項目包括登山、溯溪、野營、獨木舟、定向越野、攀岩等;此類活動稱之為挑戰性休閒活動。雖然挑戰性活動具有高度刺激性,如果沒有做出適時適當的引導,就會失去其活動中潛在的教育意義。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所提供的個人和團隊引導及分享的戶外冒險活動,結合了在世界已進行有六十餘年歷史的外展課程系統,讓參與者分享活動過程中的感受,這些對於所有參與者幫助極大。在這些過程中所發生之思考、傾聽、檢視、異議、尊重、支持、冒險、責任等,都提供參與者經驗學習及回饋分享,這將有助於自我及團體成長。
二、課程哲學:體驗教育
多樣的體驗生活,對學生的價值認知是有積極的效益,藉由體驗學習的機會及場所,讓校內外等一切的教育資源能靈活運用,配合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運用任何的生活契機,有計畫展開各階段的學習進程;體驗教育應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給予更大發展空間。
體驗教育,提倡「從做中學」的教育理念,更是現今教育較容易被忽略的一環,此次在活動設計上,放入自我察覺、團隊互動與團隊力量的元素,透過「引導討論技術」(Facilitation skill)帶領參與之學員進行分享討論(Debriefing),引導學員自我察覺與反思,並瞭解自己之行為,將如何影響整個團隊動力。
三、課程主題:溯溪
台灣的溪谷有著幽美而引人入勝的魅力,而且有得天獨厚的山林原始風味。溯溪者可以在高聳而神秘的氣氛中,享受峭壁飛瀑攝人氣勢,以及溪谷中的寧靜和涼爽;也可以從清流的溪水中,感覺溪流豐富的生命力。在強調戶外休閒活動的今日,更應該去發覺溪谷之美,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處神秘而清涼的休息站。同時,在溯溪的過程中,必須克服困難的地形,對知識和體能都具有高度的挑戰性,但也因為活動中能夠深入觀賞和接觸大自然美景,吸引許多嚮往大自然的冒險者,其中隱藏著未知的深潭、岩壁、瀑布和急流等,雖然有種種難以預料的危險,但這也是溯溪者挑戰的成就感和樂趣所在。
四、課程規劃:
課程內容
(1小時)
1. 行程注意事項說明
2. 安全觀念課程建構與說明教學
3. 教導學生如何著裝
4. 出發至下溪點的注意事項與過程說明
(2小時)
1. 熱身活動課程教學
2. 溝通合作:團隊協力溯溪課程
3. 目標設立課程教學:決策路線與規劃
(1小時)
1. 透過熱身操及相互潑水解放身心的藩籬
2. 溯源路線因應天然地勢可設不同難度的瀑布攀登、抱石橫渡、滑水道、攀越橫木、天然SPA、跳躍深潭等關卡,視團隊狀態調整或交由團隊決策
3. 過程中隨時進行引導討論教學。
(1小時)
1. 綜合引導課程討論
2. 溪畔野餐課程教學與安全說明事項
於溪畔烹煮簡便熱食、湯麵…等,透過合作學習課程,順帶讓學生綜合早上的學習課程與省思
(1小時)
1. 目標檢視與調整
2. 整備出發
3. 貫徹執行:團隊協力溯源
4. 社會責任建立:深層信任建立
5. 個人責任建立:自我突破挑戰
(1小時)
綜合引導討論課程與教學
1. 溯源路線因應天然地勢可設不同難度的瀑布攀登、抱石橫渡、滑水道、攀越橫木、天然SPA、跳躍深潭等關卡,視團隊狀態調整或交由團隊決策。
2. 過程中隨時進行引導討論。
團隊溯源經驗與今天的學習分享,由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參與討論今天的活動課程省思與回饋課程。
全部人員共分2大組,6位指導員分別編在2大隊伍的前、中、後,進行安全任務和教學引導,隨隊教師則各組各分派1位進行引導教學任務。
註一:需包含救生課程,授課時間或流程需明列。
註二:請加註講師人數編列說明,例如,為維護水域運動辦理安全原則,每40位學生為
1組配置3名指導員和1位隨隊教師,共分為2大組。
玖、工作編組:
組別
工作執掌
負責單位
業務組
各校報名資料登錄、收集、保險、聯絡…等等事項。
學務處體育生教組
課程組
團體課程、引導、上課內容、注意事項、裝備…等等事項。
拾、安全措施:
一、裝備說明:
二、行前準備
l 每一位訓練員皆實際完成瑪鋉溪環境探勘與訓練,瞭解溪谷的天然環境與可能的變化。
l 訓練前一天工作人員將聯絡當地居民到瑪鋉溪觀察水位、環境,再依所得資訊判斷是否執行訓練。
l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萬里地區連續3天大雨特報,累積雨量超過200公釐,訓練順延。
l 發佈海、陸上颱風警報,訓練順延;工作人員確認過瑪鋉溪水位與環境後,另行決定訓練時間。
三、課程執行
溯溪課程安全管理表
項 目
狀 況
處理方式
人為因素
個人身體不適或體力不支
由團隊與領隊討論決定是否繼續活動。需單獨後送時,由訓練員陪同離開溪谷。
4級受傷
依緊急救援系統處理,傷者由訓練員陪同離開溪谷。
1-3級受傷
依緊急救援系統處理,訓練停止,全部人員儘速離開溪谷。
天候因素毛毛雨繼續進行
間接性小雨繼續進行
小雨縮短行程,觀察水位變化再行決定
大雨以上以最近之出口離開溪谷
地理因素
水位上升
(水量增大)
以最快的速度離開溪谷
水溫過低
減少在水裡的時間
四、撤退路線
l 發生緊急事件處理時,將依循瑪鋉溪谷撤退。活動當天溯溪長度總共1.5k,全程約需2小時,訓練起點與終點汽車可以到。由溪谷中任何一點到達車輛停放處可在一個小時內完成。
l 救護車可行駛至溪谷終底處,鄰近醫院為基隆長庚醫院:醫院→基金路→產業道路→溪谷,單程車程時間約30分鐘。
l 通訊方面,瑪鋉溪全程中華電信可通,對外求援手機直撥119。
五、緊急處理人員
l 指導員接受超過1500小時國際戶外冒險教育機構標準之訓練課程,超過30天在台灣山區不中斷的戶外指導員訓練。
l 接受超過600小時對於團隊建構、活動引導、帶領回饋及反思技巧訓練,並具有超過兩年以上的實務帶領經驗。
l 接受72小時WILDERNESS MEDICAL ASSOCIATES組織派員來台授課,指導員擁有國際級急野外急救員WFR(Wilderness First Responder)合格執照,並帶有完整的急救醫藥包,可進行必要之救援工作。(註:WFR(Wilderness First Responder)的野外急救課程,以醫療系統可及兩個小時以上的區域為預期的救援環境,其中包括了外傷、骨折、脫臼、出血、人員後送與毒物過敏等等戶外環境可能遇到突發狀況的處理。完整接受訓練並通過測試取得證照的救援者,能夠清楚且正確地評估傷患的嚴重程度,作出對傷患最有幫助的急救判斷與後送。)
六、救難隊伍聯絡方式
l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02)2253-5110、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02)2232-8586
拾壹、注意事項:
一、參加者請裝著泳裝,攜帶盥洗用具及衣物、防水防曬油、防曬用品、健保卡、輕便雨衣。
二、本活動參加之學童於自行到本校(上午九點前)。
三、若因天候因素更改辦理時間,將事先以電話和貴單位聯絡。
四、天候炎熱請自備水,以便補充水份。
五、若參加學員身體有特殊狀況,無法游泳者請事先告知。
六、若經錄取,但因有事不克前來參加,請於活動辦理前一週通知主辦單位。
七、若患有心臟病、氣喘等病史及懷孕者,不適宜參加本活動。
拾貳、活動費用:
申請教育部「新北海洋季˙今夏”High(海)”翻天」活動經費補助,活動費用免費(含活動期間保險、裝備租借費等費用)。惟交通請自理。
拾參、經費概算:(詳如附件2)
經費概算:總額10萬0仟0佰0拾元整,擬向教育局申請補助;不足部分,學校自理。
拾肆、預期效益:
一、水中安全與自救能力
透過直接接觸水域,提供學員水中安全及自救課程,期待學員對於水域安全能更深刻的建構。
二、親近自然,關懷鄉土
透過戶外冒險學習的過程,提供學員更多機會接觸這片從小一起長大的土地。期許孩子們重回滋養我們的大地和故鄉,感受自然萬物的風情萬種,進而感謝孕育我們的這片土地與故鄉。
三、自我挑戰
建立自我與團隊之間的動力關係,透過團隊內部自然產生的責任感與信任感,將自我與團隊確保在安全的位置,繼而挑戰能力極限。
四、團隊生活中和同伴激盪學習的火花
在團隊中被支持與鼓勵,傾聽、觀察不同角度的聲音,培養與人溝通、互相回饋、分工合作、領導與被領導的能力。
五、許一個對自己未來的願望
將這次獨特的冒險之旅,整理為學習經驗,轉換成一股力量與信念,將所學帶回生命的旅程繼續前進,更有自信地對生命與社會有所回饋、真心關懷。
紅十字會水安隊新北市救生員教育服務推廣協會,為教練和志工連辦3天的中秋烤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