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學習生忍」?**  


「學習生忍」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種忍辱法門,屬於「三忍」(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之一,強調在面對外境(如他人侮辱、逆境、苦痛)時,能夠安住內心、不起瞋恨,進而培養智慧與慈悲。  


---


### **「生忍」的涵義**  

1. **「生」指眾生**:  

   - 面對他人(眾生)帶來的侮辱、傷害、挑釁時,能忍辱不瞋。  

   - 例如:被罵時不反擊,被誤解時不抱怨。  


2. **「忍」是安住與超越**:  

   - 不是壓抑情緒,而是以智慧觀察因緣,明白對方行為源自煩惱,自身不起對立。  

   - 如《金剛經》云:「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


### **如何「學習生忍」?**  

1. **修觀因緣**:  

   - 思惟對方為何會傷害我?或因無明、習氣所驅,本身也是苦者。  

   - 將逆境視為修行的逆增上緣。  


2. **轉念慈悲**:  

   - 練習「自他交換」,如《入菩薩行論》所言:「敵者實為善知識,護我免造惡業因。」  

   - 對傷害自己的人起悲心,願其離苦。  


3. **實踐方法**:  

   - 日常小事中練習(如排隊被插隊時不爭執)。  

   - 透過禪定穩定心性,減少情緒波動。  


---


### **生忍的功德**  

- 斷除瞋恚,增長福德。  

- 化解人際衝突,心量開闊。  

- 為修「無生法忍」(通達空性)奠定基礎。  


> 《佛說四十二章經》:「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學習生忍」是從世俗忍辱到智慧解脫的關鍵修行,需在生活中反覆磨練,最終成就柔軟卻堅韌的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