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教育轉銜會議注意事項**  

(適用於 IEP 轉銜計畫/學生升學、就業或成年階段銜接)  


特殊教育轉銜會議(Transition Meeting)是為身心障礙學生規劃未來教育、就業、獨立生活等目標的重要會議,需整合家長、教師、專業團隊及相關單位的意見。以下是關鍵注意事項:  


---


## **一、會議前的準備**  

### **1. 確認參與者**  

- **必備成員**:  

  - 學生(依能力參與)  

  - 家長或監護人  

  - 特殊教育教師、班導師  

  - 學校行政代表(如特教組長)  

  - 相關專業人員(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工等)  

- **必要時邀請**:  

  - 未來學校代表(如升學的高中職特教老師)  

  - 職業重建服務員(如就業轉銜需求)  

  - 社福機構人員(如成人後安置機構)  


### **2. 蒐集與準備資料**  

- 學生目前的 **IEP(個別化教育計畫)** 及評估報告  

- 學生優勢、興趣、需求問卷(如學生與家長填寫的轉銜調查表)  

- 相關測驗結果(如職業性向評估、生活技能評量)  

- 可用的社區資源清單(如職訓機構、支持性就業單位)  


### **3. 設定會議目標**  

- 釐清學生未來 **1~3 年** 的主要目標(升學?就業?生活自理?)  

- 預先與家長溝通,避免會議中目標分歧  


---


## **二、會議中的重點**  

### **1. 以學生為中心**  

-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願(可用圖片、溝通輔具協助)  

- 討論時使用具體例子(如:「你喜歡在超市工作嗎?」而非「你想做什麼?」)  


### **2. 四大轉銜領域討論**  

根據 **IDEA(美國障礙者教育法)** 和臺灣特教法規,轉銜需涵蓋:  

1. **教育/培訓**  

   - 升學規劃(如高中職、大專資源班)  

   - 職業訓練課程(如勞動部職訓局資源)  

2. **就業**  

   - 支持性就業、庇護工場、公開職場適應  

3. **獨立生活**  

   - 自理能力訓練(金錢管理、交通、購物)  

   - 社區參與(休閒活動、社交技巧)  

4. **健康與福祉**  

   - 醫療需求(如成人後醫療銜接)  

   - 心理支持(如轉介社福機構)  


### **3. 明確責任歸屬**  

- 列出具體行動計畫,並指定負責單位與時間表,例如:  

  - 「職評報告將於 3 個月內完成,由學校特教組聯繫職業重建中心。」  

  - 「家長同意下學期開始每週 2 次社區購物練習,由特教助理員協助。」  


### **4. 處理潛在衝突**  

- 若家長期望與學生能力有落差,需以專業評估數據溝通(如職評結果)。  

- 避免承諾學校無法提供的資源,但可提供替代方案(如轉介社政單位)。  


---


## **三、會議後的跟進**  

1. **文件化與簽署**  

   - 更新 **IEP 轉銜計畫**,並由家長與校方簽名確認。  

2. **定期追蹤**  

   - 設定檢核點(如每學期檢視就業準備進度)。  

3. **資源連結**  

   - 協助家長申請外部支持(如社福補助、職訓課程)。  


---


##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建議**  

❌ **問題1**:家長對未來過度焦慮,堅持不現實的目標。  

✅ **解決**:  

- 提供客觀評估數據(如認知測驗、職評報告)。  

- 分階段設定小目標(如先練習半日工作再談全職)。  


❌ **問題2**:學生無法口語表達意願。  

✅ **解決**:  

- 會前先透過圖片選擇、行為觀察記錄偏好。  

- 會議中播放學生日常影片(如工作樣態、興趣活動)。  


❌ **問題3**:跨單位協調困難(如學校與社政單位權責不清)。  

✅ **解決**:  

- 會議中明確主責窗口(如學校特教組長追蹤後續)。  

- 提供聯絡清單(如地方政府特教資源中心電話)。  


---


### **五、工具與資源推薦**  

1. **臺灣可用資源**:  

   - 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  

   - 各縣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  

   - 伊甸基金會、心路基金會(成人安置與就業支持)  

2. **表單範本**:  

   - 教育部「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計畫範本」  

   - 學生興趣與能力調查問卷  


透過系統化規劃,確保學生在轉銜階段獲得連續性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