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
環境倫理
環E1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環E2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環E3 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環J1 了解生物多樣性及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性。
環J2 了解人與周遭動物的互動關係,認識動物需求,並關切動物福利。
環J3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環U1 關心居住地區,因保護所帶來的發展限制及權益受損,理解補償正義的重要性。
環U2 理解人為破壞對其他物種與棲地所帶來的生態不正義,進而支持相關環境保護政策。
永續發展
環E4 覺知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環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環E6 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擊。
環E7 覺知人類社會有糧食分配不均與貧富差異太大的問題
環J4 了解永續發展的意義(環境、社會、與經濟的均衡發展)與原則。
環J5 了解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的背景與趨勢。
環J6 了解世界人口數量增加、糧食供給與營養的永續議題。
環U3 探討臺灣二十一世紀議程的內涵與相關政策。
環U4 思考生活品質與人類發展的意義,並據以思考與永續發展的關係。
環U5 採行永續消費與簡樸生活的生活型態,促進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E8 認識天氣的溫度、雨量要素與覺察氣候的趨勢及極端氣候的現象。
環E9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環E10 覺知人類的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環J7 透過「碳循環」,了解化石燃料與溫室氣體、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關係。
環J8 了解台灣生態環境及社會發展面對氣候變遷的脆弱性與韌性。
環J9 了解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涵義,以及台灣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的政策。
環U6 探究國際與國內對氣候變遷的應對措施,了解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公約的精神。
環U7 收集並分析在地能源的消耗與排碳的趨勢,思考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參與集體的行動。
災害防救
環E11 認識台灣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環E12 養成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環E13 覺知天然災害的頻率增加且衝擊擴大。
環J10 了解天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生命、社會發展與經濟產業的衝擊。
環J11 了解天然災害的人為影響因子。
環J12 認識不同類型災害可能伴隨的危險,學習適當預防與避難行為。
環J13 參與防災疏散演練。
環U8 從災害防救法規了解台灣災害防救的政策規劃。
環U9 分析實際監測數據,探究天然災害頻率的趨勢與預估。
環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環U11 運用繪圖科技與災害資料調查,繪製防災地圖。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環E14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能源及資源,學習在生活中直接利用自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質。
環E15 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會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的問題。
環E16 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環E17 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環J14 了解能量流動及物質循環與生態系統運作的關係。
環J15 認識產品的生命週期,探討其生態足跡、水足跡及碳足跡。
環J16 了解各種替代能源的基本原理與發展趨勢。
環U12 了解循環型社會的涵意與執行策略,實踐綠色消費與友善環境的生活模式。
環U13了解環境成本、汙染者付費、綠色設計及清潔生產機制。
環U14了解國際及我國對能源利用之相關法律制定與行政措施。
環U15了解因地制宜及友善環境的綠建築原理。
學習者經由與食物、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藉由隔宿露營認識野外動植物,並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
四種環保--請問哪四種環保?
請問心靈環保的重點是?
請問生活環保的重點是?
請問禮儀環保的重點是?
請問自然環保的重點是?
蜜蜂的家
https://greenmedia.today/article_detail.php?cid=23&mid=609
核二2號機裝置容量98.5萬瓩(985MW)
大林2號機、通霄2號機等中大型機組,共325萬瓩
林口1號機、通霄3號機等機組回歸共386萬瓩
白天太陽光電約有500萬瓩的發電出力
探究根本原因有四:基載穩定、成本與電價、淨零碳排、極端氣候。前兩者與內電有關,後兩者與環境有關。
以台電官網的資料,核能1度電1.41元,若改用風電(台電購入價)(平均1度電7.14元)或光電(平均1度電4.87元),差距相當大,未來綠能占比高的情況,成本相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