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薺薴(Mosla scabra)是臺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的植物,而雙連埤地區在地的族群經分析發現其精油成分含有特別大量的芳樟醇,具有獨特的花果香氣,受到88%受測者的喜愛,顯示其在芳療及香水產業中的發展潛力,經過社區與該所研究人員共同商討,將當地生產的石薺薴命名為「犬香薷」,意即較小型且形態、功能與香薷相似的植物。犬香薷可透過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偏好潮濕的農地,能耐受短期乾旱,對土質無特殊要求,病蟲害少,肥料需求低,每年4-5月定植,8-10月即可採收,種植成本低,剩餘季節仍可投入其他作物生產,能為農地帶來附加效益。
‧分布:台灣全省中低海拔山區坡地和水邊。
‧用途:1.民間用全草入藥,治感冒、中暑發高燒、痱子、皮膚搔癢、瘧疾、便秘、內痔、便血、疥瘡、濕腳氣、外傷出血、跌打損傷。此外全草又能殺蟲,根可治瘡毒。2.藥用:性味:全草:辛、微溫。效用:全草:疏風清暑,行氣理血,利濕止癢。用於感冒,頭痛,咽喉腫痛,中暑,急性腸胃炎,痢疾,小便不利,腎炎水腫,白帶;炒炭用治便血。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痱子,皮炎,濕疹,腳癬,多發性癤腫,毒蛇咬傷。
一年生草本。莖高 20~100 公分,多分枝,分枝纖細,莖、枝均四稜形,具細條紋,密被短柔毛。
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1.5~3.5 公分,寬 0.9~1.7 公分,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近基部全緣,自基部以上為鋸齒狀,紙質,上面欖綠色,被灰色微柔毛,下面灰白,密布凹陷腺點,近無毛或被極疏短柔毛;葉柄長 0.3~1.6(2.0) 公分,被短柔毛。
總狀花序生於主莖及側枝上,長 2.5~15 公分;苞片卵形,長 0.27~0.35 公分,先端尾狀漸尖,花時及果時均超過花梗;花梗花時長約 0.1 公分,果時長至 0.3 公分,與序軸密被灰白色小疏柔毛。花萼鐘形,長約 0.25 公分,寬約 0.2 公分,外面被疏柔毛,二唇形,上唇3齒呈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中齒略小,下唇 2 齒,線形,先端銳尖,果時花萼長至0.4公分,寬至 0.3 公分,脈紋顯著。花冠粉紅色,長 0.4~0.5 公分,外面被微柔毛,內面基部具毛環,冠筒向上漸擴大,冠簷二唇形,上唇直立,扁平,先端微凹,下唇 3 裂,中裂片較大,邊緣具齒。雄蕊 4,後對能育,藥室 2,叉開,前對退化,藥室不明顯。花柱先端相等 2 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