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烘焙師,我深信烘焙不僅僅是食物的製作,它更是一場結合科學、藝術與耐心的療癒過程。對於高關懷班的孩子們來說,烘焙教室可以是一個充滿香氣的避風港,一個可以建立自信、學習合作、並親手創造出甜美成果的奇妙天地。
我的課程設計理念,不是要將他們訓練成專業的烘焙師,而是藉由烘焙這個媒介,帶領他們體驗「從無到有」的成就感,學習「按部就班」的專注力,感受「耐心等待」的必要性,並最終學會「分享成果」的喜悅。
以下是我為這群特別的孩子們設計的十堂課,每堂課 90 分鐘,循序漸進,並在每個環節都融入了我想傳達的核心價值。
課程總目標
建立自信: 透過每堂課都能完成的具體成品,累積成功經驗。
培養耐心與專注力: 學習等待麵糰發酵、餅乾烘烤,並專注於測量與操作。
學習團隊合作: 透過分組實作,學習溝通、協調與互助。
提供正向情緒出口: 揉麵、攪拌等重複性動作,有助於舒緩壓力。
建立基礎生活技能: 學習廚房安全、衛生習慣及基礎的烘焙技巧。
十堂課課程規劃 (每堂課90分鐘)
第一階段:基礎建立與立即回饋 (第1-3堂)
目標:快速獲得成就感,建立興趣與信任。
第一堂:打造屬於自己的金磚傳奇
課程主題: 台灣的驕傲-鳳梨酥。
學習目標:
認識環境、廚房安全與衛生須知(最重要的第一步)。
學習製作「酥油皮」,掌握奶油打發與粉類混合技巧。
學習將內餡包入餅皮的技巧與入模方式。
實作品項:【經典鳳梨酥】
教學策略: 為了確保成功,鳳梨內餡將由我預先準備好。我會解說內餡做法,但讓學生專注於最有手感、最療癒的「餅皮製作」與「包餡塑形」。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包餡時皮容易破是正常的。我會引導他們:「沒關係,這叫『爆漿鳳梨酥』,是隱藏版!我們來幫它動個小手術補起來。」將挫折轉化為樂趣。
好的,身為烘焙師,我非常樂意為您規劃這一堂充滿挑戰與甜美香氣的「經典鳳梨酥」課程。
對於高關懷班的孩子們,第一堂課的成敗至關重要。這 90 分鐘的目標不僅是做出鳳梨酥,更是要建立信任、點燃興趣、並讓他們在課程結束時,手中能捧著一份由自己親手完成、溫熱且香氣四溢的「黃金奇蹟」。這份成就感,將是支撐他們走完後續課程最強大的動力。
因此,整個流程設計將緊扣**「簡化、專注、高成就感」**三大原則。
第一堂課:經典鳳梨酥 - 打造你的第一塊金磚
課程核心目標:
技能目標: 學會製作酥油性餅皮、掌握包餡與壓模技巧。
情感目標: 體驗從無到有的創造樂趣,建立「我做得到」的自信心。
認知目標: 了解廚房安全與衛生規範,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策略:
為了讓課程在 90 分鐘內順利完成並確保成功,鳳梨內餡將由我預先準備好。我會攜帶成品內餡與新鮮鳳梨,用 2 分鐘快速解說內餡是經過長時間的熬煮與心力才完成的,讓學生明白準備工作的不易,同時讓他們能將所有精力集中在最有趣、最有手感的「餅皮製作」與「包餡塑形」環節。
90分鐘流程規劃
【階段一:暖身與準備】 (0 - 15分鐘)
流程:建立安全感與期待感
0-5分鐘:相見歡與建立默契
活動: 親切的自我介紹,說明今天要做「台灣最有名的伴手禮」。展示一個完美的鳳梨酥成品,讓學生看見今天的目標,引發他們的期待。
引導重點: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烘焙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創造魔法,把這些麵粉、奶油,變成手上這塊香噴噴的黃金磚塊!」
5-15分鐘:烘焙師的戰袍與聖殿
活動: 穿上圍裙、戴上帽子。進行最重要的「廚房安全與衛生」講解:如何正確洗手、認識危險的烤箱區域、工具的正確用法等。
引導重點: 強調「穿上圍裙,你就是專業的烘焙師。而專業的第一步,就是保護自己和食物的乾淨。」將枯燥的規定,轉化為一種專業的儀式感。
【階段二:核心實作】 (15 - 60分鐘)
流程:專注於雙手的創造魔法
15-35分鐘:餅皮的誕生
活動: 分組操作。我會先示範一次完整的餅皮製作流程。
奶油軟化與打發: 讓學生親手觸摸奶油的柔軟度,感受它與糖粉結合後變得蓬鬆的過程。
加入蛋液: 學習「分次加入」的技巧。
篩入粉類: 這是個充滿療癒感的步驟,讓學生體驗麵粉如雪花般飄落。
壓拌成糰: 指導學生用刮刀以「按壓」的方式混合,避免出筋。
引導重點: 使用生動的比喻,如「讓奶油和糖跳一支華爾滋」、「麵粉雪花蓋滿奶油山」。在學生操作時,不斷給予鼓勵:「做得很好!你的麵糰看起來棒極了!」
35-60分鐘:化身為點心魔法師
活動:
分割: 教導學生使用磅秤,將餅皮與(預備好的)內餡精準分割成等重的小球。
包餡: 示範並讓學生練習最關鍵的「包餡」技巧。用「虎口」慢慢將餅皮推上、收口。
入模: 將包好的麵糰放入模具中,用手掌或工具將其慢慢壓平。
引導重點: 這是最容易產生挫折感的地方,也是建立自信的關鍵點。 我會提前打預防針:「注意!包的時候皮可能會破掉,這是『正常的』!連我也是練了好幾次。如果破了,它就叫『火山鳳梨酥』,烤出來一樣宇宙無敵好吃!我們再來幫它補起來就好。」將失敗正常化,並提供即時的協助與補救教學。
【階段三:等待與分享】 (60 - 85分鐘)
流程:學習等待的藝術與團隊合作
60-80分鐘:烘烤的魔法香氣
活動: 由我負責將鳳梨酥送入預熱好的烤箱。利用這段等待時間,帶領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大掃除」。
引導重點:
嗅覺引導: 「大家聞聞看!空氣中是不是有奶油的香味了?那是成功的味道!」將等待的焦急,轉化為對成果的期待。
賦予任務: 將清潔工作遊戲化,分配「洗碗大隊長」、「擦桌特攻隊」、「工具歸位管理師」等角色,讓他們在合作中學會負責。
80-85分鐘:烘焙小學堂
活動: 在桌面都清潔乾淨後,進行簡短的分享與問答。
引導重點: 「今天哪個步驟你覺得最有趣?」、「你最想把你親手做的第一個鳳梨酥分享給誰?」將烘焙的體驗與他們的生活、情感做連結。
【階段四:成果與喜悅】 (85 - 90分鐘)
流程:品嚐親手創造的甜美果實
85-90分鐘:出爐!黃金時刻!
活動: 鳳梨酥準時出爐!由我操作脫模(注意高溫安全)。讓學生們看著自己製作的麵糰,真的變成了金黃色的鳳梨酥。
引導重點:
給予最高讚美: 「看看你們!你們真的做到了!這就是你們親手創造的黃金奇蹟!」
品嚐與包裝: 讓鳳梨酥稍微冷卻後,每個人先品嚐一個。那種溫熱、酥鬆的口感是最大的回饋。剩下的成品,則用預備好的包裝袋裝好,讓他們帶著滿滿的成就感回家。
這 90 分鐘,將是一場充滿香氣、挑戰與歡笑的旅程。孩子們帶走的,不僅是幾塊鳳梨酥,更是一份「原來,只要我專心、用心,我也能創造出這麼棒的東西」的珍貴信念。
第二堂:月光下的層層酥心
課程主題: 探索中式點心的層次魔法-蛋黃酥。
學習目標:
認識中式點心獨特的「油皮」與「油酥」。
學習「大小包酥」的擀捲技巧,親手創造酥脆層次。
實作品項:【烏豆沙蛋黃酥】
教學策略: 同樣地,烏豆沙餡與處理好的鹹蛋黃會預先準備好。本堂課的絕對主角是「製作酥皮」。學生將親手體驗如何透過簡單的擀、捲、鬆弛,創造出神奇的層次。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我會用「幫麵糰寶寶蓋被子睡覺(鬆弛)」、「像捲瑞士捲一樣溫柔」等比喻來教學,讓過程充滿畫面感與樂趣。
90分鐘流程規劃
【階段一:複習與啟程】 (0 - 10分鐘)
流程:連結經驗,迎接新挑戰
0-5分鐘:回顧與讚美
活動: 歡迎大家回來。先大力讚美上一堂課的鳳梨酥成品。「上週大家做的鳳梨酥,是不是連自己都不敢相信那麼好吃?你們真的很棒!」
引導重點: 連結上一次的成功經驗,給予他們挑戰新任務的勇氣。
5-10分鐘:月亮的秘密
活動: 展示一顆切開的完美蛋黃酥,讓學生看見內部漂亮的層次與像月亮一樣的蛋黃。介紹今天的主題與目標。
引導重點: 「今天我們要做的點心,就像一顆可以吃的月亮。而它最好吃的秘密,就藏在一層又一層的皮裡。現在,我們就來解開這個秘密。」
【階段二:核心實作】 (10 - 70分鐘)
流程:一場專注的層次魔法
10-30分鐘:油皮與油酥的相遇
活動: 分組製作兩種麵糰。
製作「油皮」: 將中筋麵粉、糖粉、豬油(或奶油)、水混合,搓揉成一個柔軟光滑的麵糰。
製作「油酥」: 將低筋麵粉與豬油(或奶油)混合,搓成一個柔軟的糰狀。
引導重點: 讓學生親手感受兩種麵糰截然不同的質地。「摸摸看,油皮是不是像你們的耳垂一樣又軟又Q?油酥是不是像雪花冰一樣,一捏就散開?」透過觸覺加深記憶。
30-45分鐘:層次的起點 - 包酥與鬆弛
活動:
分割與包酥: 將油皮與油酥都分割成等份,然後像包湯圓一樣,將油酥包入油皮中。
第一次鬆弛: 蓋上保鮮膜,讓麵糰休息 10-15 分鐘。
引導重點: 「我們現在要讓油皮把油酥緊緊抱住。然後,要讓麵糰寶寶蓋上被子(保鮮膜),安靜地睡一下覺。這樣它等一下才會有力氣,變得更厲害!」利用等待鬆弛的時間,快速整理桌面,並示範下一步驟。
45-60分鐘:擀出千層的魔法
活動:
第一次擀捲: 將休息好的麵糰擀開成牛舌餅的形狀,再從一頭輕輕捲起。
第二次鬆弛: 再次蓋上保鮮膜,讓麵糰休息 10-15 分鐘。
引導重點: 這是創造層次的關鍵。我會放慢動作,強調「力道要溫柔,不要把它擀破了」。並再次解釋鬆弛的重要性:「它剛剛做了拉筋運動,現在需要休息一下,等一下才能做出更漂亮的層次。」
60-70分鐘:月圓的誕生
活動:
第二次擀捲與包餡: 將休息好的麵糰捲從中間按下,擀成圓片,包入準備好的豆沙蛋黃餡。
刷蛋液與裝飾: 將包好的蛋黃酥排入烤盤,表面刷上兩層蛋黃液,再撒上黑芝麻。
引導重點: 包餡時,再次複習鳳梨酥的技巧。刷蛋液時,鼓勵他們「像個小畫家一樣,為你的月亮塗上最美麗的金色。」
【階段三:等待與分享】 (70 - 85分鐘)
流程:見證奇蹟的時刻
70-85分鐘:等待月亮升起
活動: 送入烤箱烘烤。帶領學生進行徹底的清潔工作。
引導重點:
引導觀察: 如果烤箱有透明窗,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蛋黃酥在烤箱中慢慢膨脹、上色的過程。
分享討論: 「今天做蛋黃酥,跟上次做鳳梨酥,感覺哪裡不一樣?」「哪個步驟你覺得最神奇?」讓他們回顧操作過程,加深學習印象。
【階段四:成果與喜悅】 (85 - 90分鐘)
流程:品嚐金色的圓滿
85-90分鐘:金色月亮升起!
活動: 蛋黃酥金黃出爐!由我進行脫盤等高溫操作。待稍微冷卻後,發給學生。
引導重點:
展示成果: 將一顆蛋黃酥切開,向大家展示內部清晰的層次。「看!這就是你們親手創造的魔法!每一層都是你們耐心擀出來的!」
傳遞心意: 提醒他們,蛋黃酥的「圓」,代表「團圓」。鼓勵他們將這份親手製作的圓滿,帶回家與最想分享的人一起品嚐。
這堂課結束後,孩子們不僅學會了中式酥皮的進階技巧,更在重複的擀捲與耐心的等待中,磨練了心性。當他們咬下那口酥到掉渣的蛋黃酥時,那份滿足與驕傲,將會是任何言語都無法比擬的。
第三堂:等待的魔力
課程主題: 耐心,是美味的秘密配方。
學習目標:
第一次接觸「酵母」,理解發酵的科學原理。
學習「揉麵」的基本技巧,感受麵糰從粗糙到光滑的轉變。
實作品項:【迷你夏威夷披薩】
理由: 揉麵是很好的壓力釋放。披薩的口味可以客製化,給予孩子們選擇與創造的空間。等待發酵是學習耐心的第一課。
流程規劃:
10分鐘:講解酵母的「生命力」。
30分鐘:示範與分組揉麵、第一次發酵(約20-30分鐘)。
20分鐘:利用發酵時間,準備披薩配料。
15分鐘:麵糰整形、鋪上配料、送入烤箱。
15分鐘:品嚐熱騰騰的成果、分享與清潔。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將酵母活化比喻成「叫醒睡著的魔法小精靈」,揉麵時鼓勵他們將情緒揉進麵糰裡再釋放掉。
第二階段:技巧進階與創意發揮 (第4-7堂)
目標:學習更多元的技巧,開始加入個人化的創意。
第四堂:溫柔的塑形
課程主題: 用雙手的溫度,賦予麵糰生命。
學習目標:
複習酵母麵糰操作,加深揉麵與發酵的觀念。
學習麵糰的「分割」與「滾圓」技巧。
實作品項:【奶油小餐包】
理由: 這是最經典的麵包基礎。學會滾圓,就掌握了大部分麵包塑形的根本。成品鬆軟,充滿奶油香氣,讓人有滿滿的幸福感。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滾圓需要技巧,多花時間一對一指導,讓他們感受手心與麵糰之間的互動。
第五堂:層次的藝術
課程主題: 看不見的細節,決定了最終的口感。
學習目標:
學習「將冰奶油切入麵粉」的技巧 (Cut-in)。
理解「筋性」對口感的影響,為何有些麵糰不能過度搓揉。
實作品項:【英式司康 (Scone)】
理由: 製作快速,不需要發酵。能清楚地讓學生理解不同做法會帶來截然不同的酥鬆口感。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強調「快、狠、準」,讓操作過程像一場有趣的遊戲。
第六堂:美麗的誕生
課程主題: 為你的作品化上美麗的妝。
學習目標:
學習製作與調色「基礎奶油霜」。
學習使用擠花袋與基礎花嘴(星形、圓形)。
實作品項:【杯子蛋糕裝飾】
理由: 蛋糕體可預先準備或使用馬芬食譜簡化,將重點放在「裝飾」。這是發揮創意、展現個性的最佳課程,成果非常亮眼,能極大化成就感。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準備多種糖珠、巧克力米,鼓勵大膽配色與創作,告訴他們「沒有對錯,只有獨一無二」。
第七堂:鹹點的優雅
課程主題: 烘焙不只是甜的。
學習目標:
學習製作「塔皮」,練習將麵皮擀開並鋪入模具。
學習製作鹹味內餡。
實作品項:【德式香腸馬鈴薯鹹派】
理由: 介紹鹹點烘焙,擴展味覺體驗。塔皮的製作比麵包更需要細心,是一種技巧的整合。成品可以作為正餐,更有實用價值。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鋪塔皮時容易破,要提前告知這是正常現象,教他們如何「修補」,這也是很重要的一課。
第三階段:整合應用與成果分享 (第8-10堂)
目標:回顧所學,挑戰綜合性作品,並將成果與他人分享。
第八堂:我的專屬口味
課程主題: 複習與創新。
學習目標:
學生票選最想再做一次的品項。
在經典食譜上,加入新的風味變化。
實作品項:【學生自選Plus版】
理由: 讓學生有自主權,能加深他們對該品項的熟練度。老師從旁引導,例如「巧克力豆餅乾」可以變成「紅茶堅果餅乾」,「小餐包」可以包入「卡士達醬」或「肉鬆」。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這是給予他們掌控權與自信心的重要一課。
第九堂:團隊挑戰(上)- 蛋糕的基石
課程主題: 挑戰大魔王!分工與計畫。
學習目標:
學習製作海綿蛋糕體(分蛋法或全蛋法)。
理解團隊合作與流程規劃的重要性。
實作品項:【水果鮮奶油蛋糕 - 蛋糕體製作】
理由: 蛋糕是烘焙的集大成者。90分鐘無法完成全部,因此拆成兩堂課。本堂專心烤出完美的蛋糕體。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這是難度最高的一堂,要不斷強調「我們是一個團隊」、「別怕失敗,老師會出手」,穩定軍心。
第十堂:結業派對 - 分享的甜蜜
課程主題: 用親手製作的甜點,說一聲謝謝。
學習目標:
學習基礎的鮮奶油打發與抹面技巧。
發揮創意,用水果和裝飾品完成最終的蛋糕。
舉辦結業派對,分享成果。
實作品項:【水果鮮奶油蛋糕 - 組合與裝飾】
流程規劃:
40分鐘:打發鮮奶油、組合蛋糕、初步抹面。
20分鐘:創意裝飾。
30分鐘:成果展示、拍照、邀請校內師長一同品嚐、頒發結業小證書。
高關懷班特別提醒: 這是屬於他們的榮耀時刻。過程中的不完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從頭到尾完成了這個挑戰。儀式感很重要,請務必為他們喝采。
最後,我想說,在每堂課的開始與結束,我都會留出時間和孩子們聊聊。不僅是聊烘焙,更是聊生活,聊感受。這個烘焙坊,不僅是製作點心的地方,更是一個可以讓他們安心、被理解、被鼓勵的空間。
我相信,這十堂課結束後,他們帶走的將不只是烘焙技巧,更是一份可以溫暖自己、療癒他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