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廣五班 2025一月升增上班,歡迎加入!
佛陀說《般若經》 > 《現觀莊嚴論》解說般若經隱義道次第> 獅子賢的《般若波羅密多要訣現觀論明義釋》> 宗喀巴大師的《金鬘論》、賈曹傑的《心要莊嚴疏》、克主傑 > 法幢、福稱(《現觀辭句》、《現觀總義》、《現觀辨析》)、妙音笑大師
譯者佛子介紹《現觀總義》
般若經內容分兩類:空性次第與現觀次第。前者的解釋本主要是龍樹菩薩的理聚六論,後者的解釋本是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
此《現觀莊嚴論》是詮釋般若經最主要的一本著作,其中有印度先賢的諸多釋論、藏地祖師著作則約有一百五十本。在印度先賢釋論中,與般若經結合的主要有十二本,未結合的有九本。
藏地解釋《現觀莊嚴論》,主要依循獅子賢論師所造的《明義釋》;《心要莊嚴疏》,則是宗大師對賈曹傑大師講述《現觀莊嚴論》的內容時所筆錄下來。
本書《現觀總義》則是《心要莊嚴疏》的精華版,非常精簡,有條不紊,次第明瞭,易於學習;不僅納攝無邊佛理、主要闡述般若經義,還引用印度與西藏大師的經、論作為依據,破斥邪說,安立自宗。此作如於般若海中時,不知何去何從,霎時看到前方的一座燈塔。
《現觀總義》是學習般若經的主要教科書,現今,受到許多寺院、學院重視和學習,如:哲蚌洛色林學院、甘丹東頂學院、惹對寺、上密院、基地(Kirti)學院、辯經學院、涅沖寺、女眾的度母洲學院等大大小小單位。
宗大師父子三尊著作中,有許多無法詳盡解釋的難題,詳述於此書。作者由清淨正理,於八事、七十義之基礎上,盡述成佛深、細道次第,且針對八現觀的內容,詳盡探討相關的主題如:「離一、異因」、「涅槃」、「發心」等。
三大寺有此一說:五大論中《現觀莊嚴論》是核心;《釋量論》是《現觀莊嚴論》的理路(邏輯辯證);《入中論》是《現觀莊嚴論》的見解;《毘奈耶根本經》是《現觀莊嚴論》的行持;《俱舍論》是《現觀莊嚴論》的細節。由此可知此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