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廣五班 2025一月升增上班,歡迎加入!
三察清淨的意思是,
一、在顯現法方面不違背現量看到的事實。
二、在隱密法方面不違背比量看到的事實。
三、與佛經的顯義、隱義、前、後等都不相衝突。
顯現的部份,如我的衣服是不是紅色的?這個不用去查佛經來判斷,也不需要用比量來推論它是不是紅色的,這樣做就太奇怪了,顯現的部分要用現量來通達(例如衣服是不是紅色是由眼識現量通達)。
隱密法是如空性、四聖諦這類,這些要用推理得知(空性、四聖諦等隱蔽法是需要用比量通達的境,先以比量證空性、四聖諦等隱蔽法,加以串習,才能獲得現量證空性、四聖諦)。「有漏皆苦,為什麼?因為佛說的。」這樣回答就犯了嚴重的錯誤,這個都不能用聖言量來壓,要用事勢比量去推出來。
若是「布施能不能得財富?」這類,就要看此與佛經的表、裡、前、後有沒有相衝突,如果有的話,三察是不清淨的,如果沒有衝突,都是一貫性的話,那就叫做三察清淨。 (見悲青增格西《宗義寶鬘略講》)
在《佛法科學總集:廣說三藏經論關於色心諸法之科學論述》的第247頁提到:「極隱蔽分的性相:無法以現識及事勢比度得知,卻依賴符合三察清淨教言(དཔྱད་གསུམ་དག་པའི་ལུང་།)的正因所成立的存在。三察清淨教言是指:一、此言在詮釋現前分的內容時,不會被現量違害。二、此言在詮釋略隱蔽分的內容時,沒有被事勢比度違害。三、此言在詮釋極隱蔽分的內容時,沒有文句的前後矛盾。」
1. 此處所說的「教言」,可以是佛陀開示的某一部份,還是必須是佛陀所開示過的所有的法?
2. 若「教言」必須包含佛陀所說的所有的法,那麼在成立佛陀的教言為三察清淨教言時:
2-1. 「此言在詮釋現前分的內容時,不會被現量違害」是否只要不被「所有」現量違害即可滿足?(因為我們現量所見到的世界與經典中描述的須彌山、四大洲似乎有些不接近處;但若有不同業力的眾生能夠現量見到,就不是被所有現量危害)
2-2. 「此言在詮釋極隱蔽分的內容時,沒有文句的前後矛盾。」《解深密經》中以般若經為不了義,三轉法輪似有前後說法不同的情況;但是否因為所詮並非極隱蔽分,因此仍可滿足?
此處所說的「教言」,是泛指一切經論,沒有局限一定是佛語,或者某一部分的佛語。
「此言在詮釋現前分的內容時,不會被現量違害」,這段意指佛語或者論典所詮示現前分的部分,不被現量所違害。所以只要被任何一個現量所違害,就是被現量所違害,就像瓶子被你我的現量所證達,就是被現量所證達一般,是可以同理可推的。至於須彌山等佛經所敘述的內容,對當時的所化機來講,是可以現量證達的,所以對這些有情來說,是屬於現前分。對於現在我們來講,可能就不是現前分,因此我們雖然不現見須彌山等等,但是不會因此屬於你我的現量所違害。就像鬼神不屬於我們的現前分,因此不會因為我們看不到,就能否定他的存在。反之,如眼前的瓶子等事物,是屬於我們的現前分,因此詮示眼前沒有瓶子的這句話所表達的內容,就會被我們的現量所違害。(釋性理)
a.所詮現前分不被現量所危害。
b.所詮微隱蔽分不被事勢比量所危害。
c.所詮極隱蔽分不被信許比量所危害。(洛舵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