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廣五班 2025一月升增上班,歡迎加入!
《大毘婆沙論》卷九(《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9(CBETA, T27, no. 1545, p. 42, a26-29) )說明「有」的定義時,舉有三種異宗的解說,其第二說謂:
有說三種:
一相待有,謂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無。二和合有,謂如是事在此處有在彼處無。三時分有,謂如是事此時分有彼時分無。
時分有,謂某種法的存在(有),是因時間性而存在的,如春之紅花、秋之黃葉,某一個時期有,某一個時期不會有的。
和合有,謂這裡有,那裡不會有,是因空間性的關係而有的。
相待有,謂與別的事物對待之下才顯現其有,如眼根能見的作用,在對待其他耳根沒有「見用」的自他相待中,才能顯出他特殊的形態與作用。
這個學派,既主張「有」只這三種,就等於說:凡是存在的,都是在自他、時間、空間的相對關係下出現的,沒有絕對獨立的存在。在有部看,這三種都是假有;實有的,不因自他、時、空之關係而有無。如果把握著這三種有的思想去觀察,可以達到一切唯是現象假有的境地。(《性空學探源》 P244L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