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廣五班 2025一月升增上班,歡迎加入!
住持三寶:這是外相的三寶,有相狀的,能被我們見聞覺知的,包括佛寶--佛像塔廟,法寶--文字經典,還有僧寶--剃除鬚髮,身披袈裟、受持比丘、比丘尼戒的出家眾。
理體三寶:這是內心的功德,雖然我們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事實上,它是存在的,這是一種心地法門。理體的佛寶是法身佛,是清淨的功德所成就的法身,法身有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等五種,叫五分法身。理體的法寶是寂滅的真理,是無為法。理體的僧寶是,約心地功德來說,一切的聖人都有資格稱為僧寶。
化相三寶: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 buddha)出家學道後,在菩提樹下開悟證成無上佛道,到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說四聖諦法,度五比丘開始,一生說法四十九年,演說無量解脫妙法,度化無量人天眾生,一直到入滅的階段,佛陀住世示現應化在人間,度化眾生之際才有的相狀,所以稱為化相三寶。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成道後,一直到入涅槃的階段中,釋迦牟尼佛就是化相佛寶;釋迦牟尼佛當時對佛門四眾弟子所說的一切佛法,一切佛所證悟的道理,如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八正道(巴利語ariya-magga)、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ngapratitya-sampada)、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無上的真理,就是化相法寶。
當時跟隨佛陀出家的凡聖弟子們,就是化相僧寶。
這三寶是佛陀來人間教化眾生相狀,行化相狀於世間,名為化相三寶;隨各人根器,對如來教法所見不同,有勝劣之分,有深淺之別,所以化相三寶,亦名別相三寶。
自性三寶:大地每一位眾生心中,都具有三寶的性德,名為自性三寶。自性三寶若約義理來講,雖然有三種分別,其體性是一,一即三、三即一,所以又名一體三寶。
自性三寶者,即是一切眾生,本來就具足有靈明覺知的清淨覺性,即心本具,光明之真如佛性本自具足,無欠無缺,是名自性佛寶。一切眾生,自性能生萬法,本來具有無量恆沙妙德,諸法不離本性,如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大雄大力,自性有執持之用,是名自性法寶。一切眾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不離自性,自性與萬法不一不二中道解脫,離念自淨,是名自性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