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廣五班 2025一月升增上班,歡迎加入!
1.依界差別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解一切界義,謂種性義及種子義、因義、性義,是其界義。如是名為「尋思界義」。
2.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發起勝解,如是名為「尋思界事」。
3.又正尋思地為堅相,乃至風為輕動相、識為了別相、空界為虛空相、遍滿色相、無障礙相,是名「尋思諸界自相」。又正尋思此一切界,以要言之皆是無常,乃至無我,是名「尋思諸界共相」。
4.又正尋思於一合相,界差別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高慢,便為顛倒,黑品所攝……。與上相違,便無顛倒,白品所攝。……如是名為「尋思界品」。
5.又正尋思去來今世,六界為緣,得入母胎,如是名為「尋思界時」。
6.又正尋思:如草木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數名為「舍」;如是六界為所依故,
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假想、等想、施設言論,數名為「身」;復由宿世諸業煩惱及自種子以為因緣。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又正尋思: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憍慢;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瑜伽師地論》〈聲聞地〉)
以上扼要地說明如何修習「界差別觀」,經由六事的正尋思與伺察,有層次地修習內觀,至於「不淨觀」、「慈愍觀」、「緣性緣起觀」、「阿那波那念」等也都仿此觀察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