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生廣五班 2025一月升增上班,歡迎加入!

點我報名
生態廣論班
  • 首頁
  • 廣論課程
    • 生態廣論班介紹
    • 消文計畫表
    • 廣論講義
    • 佛教人物
      • 1
        • 102任日宗仁波切
      • 2
        • 十四世達賴喇嘛
      • 3
        • 大德月
        • 千二百五十人
      • 4
        • 元照律師
        • 日宗仁波切
        • 內鄔蘇巴
        • 支那堪布
      • 5
        • 弘一大師
        • 印順法師
      • 6
        • 安慧論師
        • 地婆訶羅
      • 7
        • 見悲青增格西
        • 佛陀耶舍
        • 佛陀的家人
      • 8
        • 法尊法師
        • 宗喀巴
        • 岡波巴大師
        • 阿底峽
        • 阿姜查
        • 阿德勒
        • 阿闍世
        • 金洲大師
      • 9
        • 恰巴
        • 卻佩格西
        • 馬哈希尊者
        • 馬勝比丘
      • 10
        • 倉忠仁波切
      • 11
        • 清辯論師
      • 13
        • 聖天
        • 聖法大長老
        • 道宣律師
      • 14
        • 福稱論師
        • 僧迦蘭尊者
        • 圖滇悲桑格西
        • 榮格
      • 15
        • 蔣揚仁欽
        • 慧休法師
      • 16
        • 曇無德
        • 歐陽竟無
        • 龍樹
      • 20
        • 釋提桓因
    • 佛教相關典籍
      • 1
        • 一百五十讚佛頌
      • 2
        • 入中論
        • 入中論自釋
        • 入行論
        • 十誦律
      • 3
        • 三摩地王經
        • 大念住經
        • 大毘婆沙論
        • 大乘莊嚴經論
        • 大乘五蘊論
        • 大乘廣五蘊論
      • 4
        • 中論
        • 中觀之鑰
        • 中觀光明論
        • 中觀理聚六論
        • 中觀難處要義
        • 五分律
      • 5
        • 四分律
        •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 四分律含註戒本疏
        •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
        • 四分律隨機羯磨疏
        •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
      • 6
        • 成實論
        • 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
      • 7
        • 佛護論
      • 8
        • 性空學探源
      • 10
        • 南傳菩薩道
        •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
        • 般若燈論
      • 11
        • 現觀總義
        • 現觀莊嚴論
        • 清淨道論
        • 理聚六論
      • 12
        • 勝道寶鬘
        • 集經論
        • 集學論
        • 菩提道炬論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善說正見五論
        • 無盡慧經
      • 13
        • 慈氏五論
        • 解深密經
        • 瑜伽師地論
        • 摩訶止觀
        • 摩訶僧祇律
      • 14
        • 優婆塞戒經
        • 端粒效應
      • 15
      • 16
        • 親友書
        • 緣起讚
      • 20
        • 寶鬘論
      • 22
        • 聽聞集
      • 23
        • 覺燈日光
      • 28
        • 觀禁大疏
      • 29
        • 讚應讚
      • 中阿含經
        • 中阿含2經
        • 中阿含14經-羅云經
        • 中阿含15經
        • 中阿含16經
        • 中阿含18經
        • 中阿含19經
        • 中阿含21經
        • 中阿含26經
        • 中阿含173經
    • 佛教專有名詞
      • 2
        • 九品往生
        • 九事
        • 十力
        • 十事非法
        • 十隨念
        • 十四無記
        • 十六觀
        • 了義經vs不了義經
      • 3
        • 三三摩地
        • 三衣
        • 三賢
        • 三察清淨
        • 三轉法輪
        • 三寶
        • 佛語三相
      • 4
        • 心識
        • 分段生死
        • 五上分結
        • 五下分結
        • 五法
        • 五部律
        • 五俱意識
        • 五夏學律
        • 五蘊
        • 六和敬
        • 方分
        • 方廣道人
        • 世俗諦vs勝義諦
        • 不退轉位
      • 5
        • 外道
        • 四大
        • 四分重緣
        • 四依法
        • 四諦十六行相
        • 四應成
        • 生起次第
        • 由自方無
        • 加行位
      • 6
        • 自相
        • 自殺
        • 如理作意
        • 安那般那
        • 有
        • 有情
        • 色蘊
        • 百一十苦
        • 名言量
      • 7
        • 作淨
        • 我執
        • 佛的四身
      • 8
        • 宗義
        • 波羅提木叉
        • 法身
        • 法無我
        • 非擇滅
        • 近取因
        • 空
        • 空宗
        • 空性
        • 性空
      • 9
        • 界差別
        • 界差別觀
        • 南山三觀
        • 思慧
        • 為物解疑
      • 10
        • 毗奈耶
        • 毘缽舍那
        • 悎寤瑜伽
        • 原始佛教
        • 涅槃
        • 俱生緣
      • 11
        • 淨土法門
        • 第一記
        • 第二月
      • 12
        • 授記菩薩
        • 結集
        • 補特伽羅無我
        • 須陀洹
        • 順世派
        • 勝種
        • 無明
        • 無餘涅槃
        • 極樂世界
        • 等持
        • 等起
        • 等引
        • 等至
      • 13
        • 傳承
        • 聖所愛戒
        • 圓滿次第
        • 煩惱障
      • 14
        • 說一切有部
        • 聞慧
      • 15
        • 彌陀淨土
        • 彌勒淨土
        • 增益戒
      • 16
        • 獨頭意識
        • 擇滅
        • 緣起
      • 17
      • 18
        • 隨方毘尼
      • 23
        • 魔
  • 生態課程及活動
    • 陽明山植物觀察
    • 周利槃陀伽共學營
      • 榆崧師兄民宿交通位置指引
      • 法王心經補充教材
    • 淨塑套裝課程
    • 淨灘
    • 植物入門課
  • 生態觀察記錄
    • 大鵬灣
    • 台江
    • 瓦拉米
    • 花果山
    • 淡蘭古道生態記錄
    • 真笠山
    • 壽山觀察記錄
    • 雙溪樹木園
  • SIG
    • 柴山團
    • 蝴蝶組
    • 飛羽組
  • 多媒體資源
生態廣論班
  • 首頁
  • 廣論課程
    • 生態廣論班介紹
    • 消文計畫表
    • 廣論講義
    • 佛教人物
      • 1
        • 102任日宗仁波切
      • 2
        • 十四世達賴喇嘛
      • 3
        • 大德月
        • 千二百五十人
      • 4
        • 元照律師
        • 日宗仁波切
        • 內鄔蘇巴
        • 支那堪布
      • 5
        • 弘一大師
        • 印順法師
      • 6
        • 安慧論師
        • 地婆訶羅
      • 7
        • 見悲青增格西
        • 佛陀耶舍
        • 佛陀的家人
      • 8
        • 法尊法師
        • 宗喀巴
        • 岡波巴大師
        • 阿底峽
        • 阿姜查
        • 阿德勒
        • 阿闍世
        • 金洲大師
      • 9
        • 恰巴
        • 卻佩格西
        • 馬哈希尊者
        • 馬勝比丘
      • 10
        • 倉忠仁波切
      • 11
        • 清辯論師
      • 13
        • 聖天
        • 聖法大長老
        • 道宣律師
      • 14
        • 福稱論師
        • 僧迦蘭尊者
        • 圖滇悲桑格西
        • 榮格
      • 15
        • 蔣揚仁欽
        • 慧休法師
      • 16
        • 曇無德
        • 歐陽竟無
        • 龍樹
      • 20
        • 釋提桓因
    • 佛教相關典籍
      • 1
        • 一百五十讚佛頌
      • 2
        • 入中論
        • 入中論自釋
        • 入行論
        • 十誦律
      • 3
        • 三摩地王經
        • 大念住經
        • 大毘婆沙論
        • 大乘莊嚴經論
        • 大乘五蘊論
        • 大乘廣五蘊論
      • 4
        • 中論
        • 中觀之鑰
        • 中觀光明論
        • 中觀理聚六論
        • 中觀難處要義
        • 五分律
      • 5
        • 四分律
        •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 四分律含註戒本疏
        •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
        • 四分律隨機羯磨疏
        •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
      • 6
        • 成實論
        • 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
      • 7
        • 佛護論
      • 8
        • 性空學探源
      • 10
        • 南傳菩薩道
        •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
        • 般若燈論
      • 11
        • 現觀總義
        • 現觀莊嚴論
        • 清淨道論
        • 理聚六論
      • 12
        • 勝道寶鬘
        • 集經論
        • 集學論
        • 菩提道炬論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善說正見五論
        • 無盡慧經
      • 13
        • 慈氏五論
        • 解深密經
        • 瑜伽師地論
        • 摩訶止觀
        • 摩訶僧祇律
      • 14
        • 優婆塞戒經
        • 端粒效應
      • 15
      • 16
        • 親友書
        • 緣起讚
      • 20
        • 寶鬘論
      • 22
        • 聽聞集
      • 23
        • 覺燈日光
      • 28
        • 觀禁大疏
      • 29
        • 讚應讚
      • 中阿含經
        • 中阿含2經
        • 中阿含14經-羅云經
        • 中阿含15經
        • 中阿含16經
        • 中阿含18經
        • 中阿含19經
        • 中阿含21經
        • 中阿含26經
        • 中阿含173經
    • 佛教專有名詞
      • 2
        • 九品往生
        • 九事
        • 十力
        • 十事非法
        • 十隨念
        • 十四無記
        • 十六觀
        • 了義經vs不了義經
      • 3
        • 三三摩地
        • 三衣
        • 三賢
        • 三察清淨
        • 三轉法輪
        • 三寶
        • 佛語三相
      • 4
        • 心識
        • 分段生死
        • 五上分結
        • 五下分結
        • 五法
        • 五部律
        • 五俱意識
        • 五夏學律
        • 五蘊
        • 六和敬
        • 方分
        • 方廣道人
        • 世俗諦vs勝義諦
        • 不退轉位
      • 5
        • 外道
        • 四大
        • 四分重緣
        • 四依法
        • 四諦十六行相
        • 四應成
        • 生起次第
        • 由自方無
        • 加行位
      • 6
        • 自相
        • 自殺
        • 如理作意
        • 安那般那
        • 有
        • 有情
        • 色蘊
        • 百一十苦
        • 名言量
      • 7
        • 作淨
        • 我執
        • 佛的四身
      • 8
        • 宗義
        • 波羅提木叉
        • 法身
        • 法無我
        • 非擇滅
        • 近取因
        • 空
        • 空宗
        • 空性
        • 性空
      • 9
        • 界差別
        • 界差別觀
        • 南山三觀
        • 思慧
        • 為物解疑
      • 10
        • 毗奈耶
        • 毘缽舍那
        • 悎寤瑜伽
        • 原始佛教
        • 涅槃
        • 俱生緣
      • 11
        • 淨土法門
        • 第一記
        • 第二月
      • 12
        • 授記菩薩
        • 結集
        • 補特伽羅無我
        • 須陀洹
        • 順世派
        • 勝種
        • 無明
        • 無餘涅槃
        • 極樂世界
        • 等持
        • 等起
        • 等引
        • 等至
      • 13
        • 傳承
        • 聖所愛戒
        • 圓滿次第
        • 煩惱障
      • 14
        • 說一切有部
        • 聞慧
      • 15
        • 彌陀淨土
        • 彌勒淨土
        • 增益戒
      • 16
        • 獨頭意識
        • 擇滅
        • 緣起
      • 17
      • 18
        • 隨方毘尼
      • 23
        • 魔
  • 生態課程及活動
    • 陽明山植物觀察
    • 周利槃陀伽共學營
      • 榆崧師兄民宿交通位置指引
      • 法王心經補充教材
    • 淨塑套裝課程
    • 淨灘
    • 植物入門課
  • 生態觀察記錄
    • 大鵬灣
    • 台江
    • 瓦拉米
    • 花果山
    • 淡蘭古道生態記錄
    • 真笠山
    • 壽山觀察記錄
    • 雙溪樹木園
  • SIG
    • 柴山團
    • 蝴蝶組
    • 飛羽組
  • 多媒體資源
  • More
    • 首頁
    • 廣論課程
      • 生態廣論班介紹
      • 消文計畫表
      • 廣論講義
      • 佛教人物
        • 1
          • 102任日宗仁波切
        • 2
          • 十四世達賴喇嘛
        • 3
          • 大德月
          • 千二百五十人
        • 4
          • 元照律師
          • 日宗仁波切
          • 內鄔蘇巴
          • 支那堪布
        • 5
          • 弘一大師
          • 印順法師
        • 6
          • 安慧論師
          • 地婆訶羅
        • 7
          • 見悲青增格西
          • 佛陀耶舍
          • 佛陀的家人
        • 8
          • 法尊法師
          • 宗喀巴
          • 岡波巴大師
          • 阿底峽
          • 阿姜查
          • 阿德勒
          • 阿闍世
          • 金洲大師
        • 9
          • 恰巴
          • 卻佩格西
          • 馬哈希尊者
          • 馬勝比丘
        • 10
          • 倉忠仁波切
        • 11
          • 清辯論師
        • 13
          • 聖天
          • 聖法大長老
          • 道宣律師
        • 14
          • 福稱論師
          • 僧迦蘭尊者
          • 圖滇悲桑格西
          • 榮格
        • 15
          • 蔣揚仁欽
          • 慧休法師
        • 16
          • 曇無德
          • 歐陽竟無
          • 龍樹
        • 20
          • 釋提桓因
      • 佛教相關典籍
        • 1
          • 一百五十讚佛頌
        • 2
          • 入中論
          • 入中論自釋
          • 入行論
          • 十誦律
        • 3
          • 三摩地王經
          • 大念住經
          • 大毘婆沙論
          • 大乘莊嚴經論
          • 大乘五蘊論
          • 大乘廣五蘊論
        • 4
          • 中論
          • 中觀之鑰
          • 中觀光明論
          • 中觀理聚六論
          • 中觀難處要義
          • 五分律
        • 5
          • 四分律
          •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 四分律含註戒本疏
          •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
          • 四分律隨機羯磨疏
          •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
        • 6
          • 成實論
          • 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
        • 7
          • 佛護論
        • 8
          • 性空學探源
        • 10
          • 南傳菩薩道
          •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
          • 般若燈論
        • 11
          • 現觀總義
          • 現觀莊嚴論
          • 清淨道論
          • 理聚六論
        • 12
          • 勝道寶鬘
          • 集經論
          • 集學論
          • 菩提道炬論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善說正見五論
          • 無盡慧經
        • 13
          • 慈氏五論
          • 解深密經
          • 瑜伽師地論
          • 摩訶止觀
          • 摩訶僧祇律
        • 14
          • 優婆塞戒經
          • 端粒效應
        • 15
        • 16
          • 親友書
          • 緣起讚
        • 20
          • 寶鬘論
        • 22
          • 聽聞集
        • 23
          • 覺燈日光
        • 28
          • 觀禁大疏
        • 29
          • 讚應讚
        • 中阿含經
          • 中阿含2經
          • 中阿含14經-羅云經
          • 中阿含15經
          • 中阿含16經
          • 中阿含18經
          • 中阿含19經
          • 中阿含21經
          • 中阿含26經
          • 中阿含173經
      • 佛教專有名詞
        • 2
          • 九品往生
          • 九事
          • 十力
          • 十事非法
          • 十隨念
          • 十四無記
          • 十六觀
          • 了義經vs不了義經
        • 3
          • 三三摩地
          • 三衣
          • 三賢
          • 三察清淨
          • 三轉法輪
          • 三寶
          • 佛語三相
        • 4
          • 心識
          • 分段生死
          • 五上分結
          • 五下分結
          • 五法
          • 五部律
          • 五俱意識
          • 五夏學律
          • 五蘊
          • 六和敬
          • 方分
          • 方廣道人
          • 世俗諦vs勝義諦
          • 不退轉位
        • 5
          • 外道
          • 四大
          • 四分重緣
          • 四依法
          • 四諦十六行相
          • 四應成
          • 生起次第
          • 由自方無
          • 加行位
        • 6
          • 自相
          • 自殺
          • 如理作意
          • 安那般那
          • 有
          • 有情
          • 色蘊
          • 百一十苦
          • 名言量
        • 7
          • 作淨
          • 我執
          • 佛的四身
        • 8
          • 宗義
          • 波羅提木叉
          • 法身
          • 法無我
          • 非擇滅
          • 近取因
          • 空
          • 空宗
          • 空性
          • 性空
        • 9
          • 界差別
          • 界差別觀
          • 南山三觀
          • 思慧
          • 為物解疑
        • 10
          • 毗奈耶
          • 毘缽舍那
          • 悎寤瑜伽
          • 原始佛教
          • 涅槃
          • 俱生緣
        • 11
          • 淨土法門
          • 第一記
          • 第二月
        • 12
          • 授記菩薩
          • 結集
          • 補特伽羅無我
          • 須陀洹
          • 順世派
          • 勝種
          • 無明
          • 無餘涅槃
          • 極樂世界
          • 等持
          • 等起
          • 等引
          • 等至
        • 13
          • 傳承
          • 聖所愛戒
          • 圓滿次第
          • 煩惱障
        • 14
          • 說一切有部
          • 聞慧
        • 15
          • 彌陀淨土
          • 彌勒淨土
          • 增益戒
        • 16
          • 獨頭意識
          • 擇滅
          • 緣起
        • 17
        • 18
          • 隨方毘尼
        • 23
          • 魔
    • 生態課程及活動
      • 陽明山植物觀察
      • 周利槃陀伽共學營
        • 榆崧師兄民宿交通位置指引
        • 法王心經補充教材
      • 淨塑套裝課程
      • 淨灘
      • 植物入門課
    • 生態觀察記錄
      • 大鵬灣
      • 台江
      • 瓦拉米
      • 花果山
      • 淡蘭古道生態記錄
      • 真笠山
      • 壽山觀察記錄
      • 雙溪樹木園
    • SIG
      • 柴山團
      • 蝴蝶組
      • 飛羽組
    • 多媒體資源

魔

梵:mara。藏:bdud。即是能中斷修行者修道的四種障礙,亦即:能奪去有情身命及慧命的四種魔。

1 蘊魔,又作陰魔,五蘊積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奪慧命。

2 煩惱魔,又作欲魔。種種煩惱能惱亂眾生心意,奪取慧命,令有情不能成就菩提。

3 死魔,能令眾生四大分散,夭喪殞沒,無法延續慧命。

4 天子魔,又名他化自在天子魔、天魔。即是欲界第六天的魔王,能害人善事,憎嫉賢聖法,作種種擾亂事,令修行人不能成就出世善根。

前三者是內魔,最後一者是外魔。

魔王波旬

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爾時,波旬執琉璃柄琵琶詣世尊所,鼓絃說偈:「大智大方便,自在大神力,得熾然弟子,而今欲取死。大牟尼當制,勿令其自殺,何聞佛世尊,正法律聲聞,學其所不得,而取於命終。」(雜阿含 1091經)

一時,佛住鬱鞞羅聚落尼連禪河側,於菩提樹下成佛未久。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鬱鞞羅聚落尼連禪河側,於菩提樹下成佛未久,我當往彼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說偈言:「獨入一空處,禪思靜思惟,已捨國財寶,於此復何求?若求聚落利,何不習近人?既不習近人,終竟何所得?」...

魔有三女:一名愛欲、二名愛念、三名愛樂,來至波旬所而說偈言:「父今何愁慼,士夫何足憂?我以愛欲繩,縛彼如調象,牽來至父前,令隨父自在。」 (雜阿含 1092經)

天魔波旬作是念:「此沙門瞿曇在鬱鞞羅住處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初成佛道,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自變身,作百種淨、不淨色,詣佛所。 (雜阿含 1093經) 

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鬱鞞羅處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住於佛前而說偈言:「大修苦行處,能令得清淨,而今反棄捨,於此何所求?欲於此求淨,淨亦無由得。」 (雜阿含 1094經) 

世尊時到,著入聚落衣,持鉢入村乞食。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入聚落乞食,我當先往聚落,惑彼人心,使不與食。」

時,世尊入聚落乞食,遍無所得,空鉢而出,到一樹下坐。

時,魔波旬復作是念:「沙門瞿曇乞食,遍無所得,我今當往擾亂其意。」

即到佛所,在一面立,作是言:「沙門瞿曇!可往聚落乞食,當令入村便得種種好食。」

爾時,世尊為波旬說偈言:「汝今失善利,以擾如來故,自得無量罪,如來無苦事。

離一切煩惱,常得安樂住,念法禪悅食,喻如光音天。」

時,魔波旬忽然不現。其日,世尊失食。

諸比丘聞已,食者悔食,食半者止,未食者不食。

時,沙門、婆羅門聞佛、比丘僧失食,即持五百瓶石蜜奉獻世尊。

佛語比丘:「以水作淨受取,病、不病比丘盡得食。」(摩訶僧祇律(明雜誦跋渠法之七) )

世尊告諸比丘:「我已解脫人天繩索,汝等亦復解脫人天繩索,汝等當[遊]行人間,多所過度,多所饒益,安樂人天,不須伴行,一一而去,我今亦往鬱鞞羅住處人間遊行。」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波羅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為諸聲聞如是說法:『我已解脫人天繩索,汝等亦能,汝等各別人間教化……乃至我亦當至鬱鞞羅住處人間遊行。』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住於佛前而說偈言:「不脫作脫想,謂呼已解脫,為大縛所縛,我今終不放。」 (雜阿含 1096經) 

時,石主釋氏聚落多人疫死,處處人民若男、若女從四方來,受持三歸,其諸病人若男、若女;若大、若小皆因來者,自稱名字:我某甲等,歸佛、歸法、歸比丘僧,舉村、舉邑皆悉如是。

爾時,世尊勤為聲聞說法。時,諸信心歸三寶者,斯則皆生人、天道中。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於釋氏石主釋氏聚落,勤為四眾說法,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說偈言:「何為勤說法,教化諸人民?相違不相違,不免於驅馳,以有繫縛故,而為彼說法。」 (雜阿含 1097經)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石主釋氏聚落,獨一禪思,作是念:『頗有作王,不殺生、不教人殺,一向行法、不行非法耶?』我今當往,為其說法。」

化作年少,往住佛前,作是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可得作王,不殺生、不教人殺,一向行法、不行非法,世尊!今可作王,善逝!今可作王,必得如意。」 (雜阿含 1098經)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於釋氏石主釋氏聚落,眾多比丘集供養堂,為作衣故,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少壯婆羅門像,作大縈髮,著獸皮衣,手執曲杖,詣供養堂,於眾多比丘前默然而住。

須臾,語諸比丘言:「汝等年少出家,膚白髮黑,年在盛時,應受五欲,莊嚴自娛,如何違親背族,悲泣別離,信於非家出家學道?何為捨現世樂,而求他世非時之樂?」  (雜阿含 1099經)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往}[住]石主釋氏聚落,有聲聞弟子名曰善覺,著衣持鉢……如上廣說……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大身,盛壯多力,見者怖畏,謂其力能翻發動大地,至善覺比丘所。   (雜阿含 1100經)

時,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為諸聲聞說法……乃至已知四聖諦,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年少,住於佛前,而說偈言:「何於大眾中,無畏師子吼,謂呼無有敵,望調伏一切?」 (雜阿含 1101經)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王舍城多眾踐蹈曠野中,與五百比丘俱……乃至說五受陰是生滅法,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大牛,往詣佛所,入彼五百鉢間。

諸比丘即驅,莫令壞鉢。 (雜阿含 1102經)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王舍城多眾踐蹈曠野,為六百比丘說六觸入處是集法,是滅法,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壯士,大身勇盛,力能動地,來詣佛所。

彼諸比丘遙見壯士身大勇盛,見生怖畏,身毛皆竪,共相謂言:「彼為何等?形狀可畏!」  (雜阿含 1103經)

報名生態廣論班方式:

  1. 上網報名:網址  https://goo.gl/Rhzh18 

  2. 電子郵件:請寄到 lsm0923@gmail.com

  3. 電話報名:請撥 0929-561-866 梁士明

  4. Line 報名:請加梁士明 Line id : amida.liang

  5. 教室報名:請到各地里仁填寫報名表

在 Facebook 上關注我們 

福智官網 http://buddhism.blisswisdom.org

訪客數

  • 生廣一班(21增38班):至聖教室(左營區至聖路248號 )每周二晚上

  • 生廣四班(24增05班):大港埔教室(新興區中正四路57號 ) 每周四下午

  • 生廣五班(25增001班):高雄學苑(大順二路417號) 每周一上午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