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法規則 Spellcasting

  D&D 世界中到處都是魔法,而其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法術。本章主要介紹各種法術的施法規則。不同職業的角色以不同的方法學習和準備法術,而怪物們也有其獨特的法術用法。但各種不同源頭的法術都遵循此處所介紹的規則的規則。 

法術是什麼 What is a Spell?

  一項法術是一個獨立的魔法效應,是一次對多元宇宙中所瀰漫的魔法能量進行重塑操作,最後以特定的方式在特定的區域進行具現的過程。施展某個法術時,施法者會謹慎的將不可見卻無處不在的原生魔力撥起,將其交織固定成型並使之以特定的方式震盪回轉,再釋放出來以達成預計的效應——而這一切通常只發生於數秒之間。


  法術可以作為一種便利的工具,武器或是防護結界。它們可以製造或撫平傷害,也可以產生或消除特定的狀態(見附錄A),甚至還可以汲取或賦予生命力量。


  多元宇宙的無窮歷史裡曾創造了數不盡的法術,只是當中大部分已遭遺忘。其中某些部分可能還記載在古遺蹟中殘碎的法術書裡,或者困於已逝之神的記憶中。也許某天,當某個角色累積了足夠的力量與智慧後,這些大能者便可以在世上重現。


法術環階 Spell Level

  每項法術都屬於 0 至 9 環其中一階。法術的環階大致指示了它的強度,低階(但依然神奇)的法術裡有 1 環的魔法飛彈 magic missile,而高階法術裡則有驚天動地的 9 環祈願術 wish。 0 環戲法是一種簡便到幾乎只靠默念就可以施展的強力法術。施展高環階法術時,施法者本身也必須具有較高的施法者等級。


  法術的環階跟角色的等級不是簡單的對等關係。施展 9 環法術時,通常需要其角色至少為 17 級,而非 9 級。



已知法術和準備法術 Known and Prepared Spells

  在施法者能用某項法術前,他必須先將這項法術銘刻在其意識裡,或者必須將該法術的力量儲存在一個魔法物品中。某些職業的角色(如吟遊詩人和術士)只擁有一個有限的已知法術列表,但其中的法術可以一直被銘記在其意識中。同樣的模式,也使用於很多使用魔法的怪物。而另一些施法者(如牧師和法師)則需要先進行準備法術的程序。該程序每一職業都有所不同,其具體細節會在相應的職業描述中說明。


  無論如何,施法者可以銘記的法術是有限的,而其數量會隨角色的等級而增加。



法術位 Spell Slots

  不論施法者已知或準備了多少法術,他都只能施展有限的法術,然後就需要靠休息來恢復其施法能力。哪怕施展最簡單的法術,操控魔網並引導魔力的過程都會對其身心帶來負擔,而施展高環階法術時其消耗則更為嚴重。因此,每種施法職業的描述都會包含一個列表(邪術師除外),列明角色在特定等級所擁有的每個環階法術位數量。例如,3 級法師 烏瑪拉 Umara具有四枚 1 環法術位和兩枚 2 環法術位。


  施展某個法術時,施法者消耗一枚與該法術環階相應,或更高環階的法術位,相當於用該法術「填上」這個法術位的位置。你可以將法術位想像成一條條特定大小的槽,1 環法術位是小槽,環階越高對應的槽就越大。1 環法術可以置入到任何大小的法術位中,而 9 環法術則只能置入到一枚 9 環法術位中。因此,當烏瑪拉施展 1 環法術魔法飛彈 時,他消耗四枚 1 環法術位其中之一,並剩下三枚 1 環法術位。


  完成一次長休可以恢復所有已耗用的法術位(見第 8 章關於休息的規則)。


  某些角色和怪物具有某些特殊能力,使其在施法時可以不消耗任何法術位。諸如四象宗的武僧、選擇了特定魔能祈喚的契術師、九層地獄的深獄煉魔等都可以用這種方式施展法術。


升環施法 Casting a Spell at a Higher Level

  當施法者用比法術本身環階更高的法術位施展法術時,所施展的法術將視為進行升環施法。例如,假設烏瑪拉用其 2 環法術位施展法術魔法飛彈,則放出來的魔法飛彈是一個 2 環法術。形象上相當於,該法術自行擴大以匹配施法者為其安排的法術位。


  某些法術(諸如魔法飛彈 magic missile 和療傷術 cure wounds)在升環施法時會有更強的效應,其細節則會在相應的法術描述中進行說明。



戲法 Cantrips

  戲法是可以隨意施展的法術,它不消耗法術位也不需要預先準備。施法者多次重覆的練習已經將這些法術銘記在其意識裡,並灌注了足以重覆施展的魔力。戲法屬於 0 環法術。



儀式 Rituals

  某些特定的法術帶有一項特殊的標籤:儀式。這些特殊的法術除了以正常方式施放之外,還可以用以進行儀式施法。儀式施法的施法時間會比相應法術正常施法時間長 10 分鐘。而儀式施法時並不需要消耗法術位,這也意味著以儀式施展的法術不能進行升環施法。


  進行儀式施法的施法者必須具有儀式施法的相應能力或特性(比如牧師和德魯伊的相應特性所述)。該法術還必須處在施法者的準備法術列表或已知法術列表中,除非該角色的儀式施法特性另有指定(比如法師的相應特性所述)。

施展法術 Casting a Spell

  任何角色施展法術時,其使用的都是同一套規則而不論角色的職業種類或法術效應如何。


  在第 11 章裡,每項法術的描述的開頭都是一組同類的信息,其中包括法術的名稱、環階、學派、施法時間、施法距離、法術成分和持續時間。餘下的描述則具體說明該法術的相關效應。


施法時間 Casting Time

  大部分法術的施展時間只算作一個動作,而有的法術則需要執行一個附贈動作,一個反應或是需要更長的施法時間。


著甲施法 Casting in Armor

  由於施法時需要專心致志和姿勢正確,你在著甲施法時必須具有所著裝護甲的熟練才能成功施展法術。否則你的護甲會阻礙你的動作,並使你分心妨礙施法的進行。


附贈動作 Bonus Action

  以附贈動作施法的法術特別迅捷。你可以在自已回合內以一個附贈動作施展該法術,前提是你在本回合內必須未執行任何附贈動作。此後在同一個回合裡,你只能再施展一道施法時間為一個動作的戲法,除此之外不能再施展其他法術。


反應 Reaction

  某些法術可以作為反應進行施展。這類法術通常只需要幾分之一秒完成,因此可以用作對事件的應對。如果一項法術可以作為反應進行施放,則法術的詳細描述會明確說明你在什麼情況下能以它作反應。


長時間施展 Longer Casting Times

  某些法術(包括進行儀式施法的法術)要數分鐘甚至數小時來進行施放。當你所施展法術的施法時間超過一個動作或一個反應時,則你必須在法術施展期間每個自己的回合裡都用你的動作來施展該法術,同時還必須保持專注(見下文的「專注」)。如果你失去專注,則法術失敗,不過你並不會因此消耗法術位。如果你想再次施展該法術,則必須重新開始其施法程序。



施法距離 Range

  法術的目標必須在法術的施法距離內。對於如 魔法飛彈 一類的法術,其目標是一個生物。而對於 火球術 一類的法術,其目標則是火球爆開時所處空間的那一點。


  大多數法術的施法距離以尺作度量。某些法術只能以你觸及範圍內的生物作為目標(包括你自身)。還有些法術只影響施術者本身(比如護盾術 shield),這些法術的施法距離即為自身。


  以你為源點創造錐狀或線狀效應的法術其施法距離也算作自身,表示該法術效應原點必須是你。(詳見本章的「效應範圍」)


  法術一旦施放,其效應的作用範圍就不再受施法距離的限制,除非法術另有說明。



法術成分 Components

  法術的成分是施展該法術時必須滿足的物質條件。每項法術的描述中都會說明其施展時是否需要言語 Verbal(V)、姿勢 Somatic(S)、材料 Material(M)等成分。你只有滿足一項法術所有的成分需求後才能施展相應的法術。


言語 Verbal(V)

  大多數法術都需要詠唱咒文。雖然這些咒文並不給法術供應魔力,但其特定音高共嗚的聲音組合卻可以牽動魔網的絃線來完成施法。因此,如果你被塞住嘴巴或者身處靜默的空間(如沉默術 silence 的效應範圍),則你將不能施展帶言語成分的法術。


姿勢 Somatic(S)

  施法姿勢可能包括一記固定的手印或一整套精巧的動作。如果有法術需要姿勢成分,則施法者必須至少空出一隻手來完成這些手勢。


材料 Material(M)

  某些法術需要特定的物件才能施展,成分條目裡會用括號具體註明。角色們可以使用施法材料包 component pouch 法器 spellcasting focus(詳見冒險用品)取代法術所指定的材料。但如果一項法術的材料成分有指定的價格,則其每次施展時就必須備有這種特殊材料才行。


  如果法術的詳述說某材料會作為該法術的耗材,則施法者每次施展該法術時都必須提供該材料。


  施法者必須有一隻空手持握施法材料包,或者持握一個法器,不過持握材料的手可以是用來完成施法姿勢的同一隻手。


版稅成分 Royalty Component(R)

  吉姆.達克馬奇的獨特施法品牌混合了專業的奧術知識和特殊的財富熱情。起初由吉姆開發的新法術產生了新的法術成分,此後,這個成分擴散到了收購公司的僱員和特許經營人所創造的其他法術:這也就是版稅成分。


  如果要施展一個使用版稅成分的法術(包括使用魔法捲軸或其他儲存了這個法術的魔法物品),施法者必須擁有足夠的個人資金。施法的成本由創造了這個法術的施法者確定,通常是每個法術位等級 1 gp。當這個法術被施展時,版稅成分將魔法性地傳送到由法術創造者設計的一個保險櫃或其他物品中。無論施展法術的施法者是否知道版稅成分,付款都將會產生。如果這個施法者沒有足夠的資金,法術並不會丟失,但也不能被施展。


  雖然有許多施法者曾經試著繞開版稅成分,但並沒有人完全成功。不過,據說一名角色可以在施展擁有版稅成分的法術同時嘗試進行一次DC 15 的智力(奧秘神秘)檢定。若檢定成功,這個付款將由施法者周圍 10 尺內的隨機生物進行,而那個生物並不知情。



持續時間 Duration

  法術的持續時間即是法術生效的時間長短。一個法術的持續時間可以用輪、分鐘、小時、甚至年月來度量。某些特定法術的效應甚至會一直持續至該法術被解除或被破壞。


立即 Instantaneous

  許多法術都是轉瞬即逝的。這些法術會以某種方式瞬間傷害,治療,創造或改變某個生物或物件,由於其魔法只存在於一瞬間,因此其產生的後果無法在事後解除。


專注 Concentration

  某些法術需要你保持專注才能持續激活其魔力。如果你失去專注,法術也隨即終結。


  需要專注的法術會在其持續時間條目中說明,同時還會指明專注時間的上限。你可以隨時停止專注而無須執行動作。


  移動或攻擊等普通活動不會影響你進行專注。而可以打擾專注的因素如下:

當你施展另一個需要專注的法術時,你失去原來的專注。也就是說,你不能同時為兩個法術進行專注。

如果在進行專注時受到傷害,則你必須進行一次體質豁免,豁免成功則保持自己的專注。該豁免 DC 為 10 或所受傷害的一半,以兩者中較高值為準。如果你所受傷害存在多個不同的來源,例如同時受到箭矢和龍息攻擊,則你必須分別為每個傷害源各投一次豁免。

當你陷入失能或死亡時,也會失去當前的專注。

  DM 可以主動判定某些環境可能令你失去專注。例如面對暴風雨中掩面而來的巨浪時,你必須進行一次 DC10 的體質豁免來判斷能否維持專注。



目標 Targets

  大部分法術都會需要你指定一名或多名受法術魔法影響的目標。法術的相關描述會詳述其目標為生物,物件或是作為區域效應原點的空間內某一點(詳見下文)。


  除非法術有可以觀察到的效應,否則作為目標的生物不會知道自己已成為法術的目標。噼啪作響的閃電打中誰是大家都看得見的,但讀心等較不顯眼的效果一般都不會被發現,除非法術另有說明。


與目標間暢通無阻 Clear Path to the Target

  指定目標時,其與你之間必須暢通無阻,因此目標不可以相對你處於全身掩護狀態。


  如果你將法術效應範圍的目標指定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而你和該地點之間存在障礙(例如一面牆),則法術的源點改成在該障礙靠近你的一邊。


以自身為目標 Targeting Yourself

  如果法術的目標是由你指定的生物,則你也可以選擇自身作為目標,除非法術描述中明確說明該目標必須是敵對生物或必須不是你自身。你身處自己所施展法術的效應範圍之內時,也可以指定自身為法術目標。


無效的法術目標 Invalid Spell Targets

  一道法術會具體指明施法者可指定的目標:任何類型生物、特定類型生物(比如,類人生物或野獸)、一個物件、一個區域、施法者本身或其他什麼東西。但是如果一個法術的目標不是一個有效的目標會發生什麼呢?例如,有人可能會對一個被認為是類人生物的生物施展魅惑人類,而不知道目標實際上是個吸血鬼。如果出現此問題,請使用以下規則處理。


  如果你對某人或某物施放了一個不能被該法術影響的法術,那該目標將不發生任何事,其結果等同於其豁免檢定成功,哪怕它並未進行過任何一次豁免( DM 不用表露任何該生物是無效目標的暗示)。否則,你就會視為意識到該法術對目標無效。



效應範圍 Areas of Effect

  燃燒之手 burning hands 和寒冰錐 cone of cold 等法術的效應會覆蓋一片區域,並同時影響其中的多名生物。


  法術的相關描述裡會詳細說明其效應範圍,通常為以下五種形狀區域之一:錐狀、立方、柱狀、線狀、球狀。效應範圍都會有一個爆發魔法能量的源點 point of origin。以下每種形狀範圍的規則裡都詳述了如何設置相應的源點。源點通常是一個特定地點,有些法術也會要求用生物或物件作為源點。法術的效應從源點開始以直線擴散。如果由源點到效應範圍內的某點的直線受阻,則該地點會被排除在該法術的效應圍之外。要構成阻礙,則被阻礙物必須處於全身掩護中(詳見戰鬥動作)。


錐狀 Cone

  錐狀效應會從源點往你所選的方向擴散,其寬度等於該處到源點的距離。錐狀區域的效應都有一個特定的最大長度。你可以自行決定錐狀效應範圍的源點是否包含在效應內。


立方 Cube

  你自選立方體效應範圍六面上的任一點作為其源點。而立方效應範圍都會給出相應的單邊的邊長。你可以自行決定立方區域效應的源點是否包含在效應內。


柱狀 Cylinder

  柱狀效應範圍的源點是其中一個截面圓的中心,相應法術的描述中會說明其圓的半徑。而源點的截面圓必須位於地上,或位於法術效應範圍的頂部。柱狀的能量由源點直線展開到圓的周界,形成圓柱的底盤。然後,法術的效應從該截面圓由地面往上射或者從頂上往下射,直到達到柱狀的高度。柱狀區域效應的源點包含在效應之內。


線狀 Line

  線狀效應範圍由源點以一直線延伸出去,法術會說明其線長和線寬。


  你可以自行決定線狀區域效應的源點是否包含在效應內。


球狀 Sphere

  你先選擇球狀效應範圍的源點,然後魔法能量以該點為中心向外擴散構成球形。球形的半徑以尺數標示。


  球狀區域效應的源點包含在效應之內。

豁免檢定 Saving Throws

  很多法術會說明目標可以進行一次豁免來迴避法術部分或全部的效應。相關法術的描述中會詳細說明使用的什麼能力來進行豁免,以及豁免成功和失敗的後果。


  你的法術的豁免 DC 為 8+你的法術關鍵能力調整值+你的熟練加值+其他適用的調整值。


攻擊檢定 Attack Rolls

  某些法術會要求施法者進行攻擊檢定來決定法術是否有命中指定的目標。你進行法術攻擊的攻擊加值等於你的法術關鍵屬性調整值+你的熟練加值。


  大多數需要攻擊檢定的法術屬於遠程攻擊。其同樣要遵守你在敵對生物的 5 尺範圍內進行遠程攻擊時所具有的劣勢減益,前提是該生物必須能看見你且其本身不處於失能狀態(見第 9 章)。


法術效應混合 Combining Magical Effects

  所有生效中的不同法術效應都會累加,而相同的法術就算進行多次施展也不會累加。不過,多次施展相同的法術時只對其中效應最強者生效,也就是當中具有最高加值或最低減值的一個法術,會在時效重疊時起效。或是在這些效應強度相同且時效重疊時,選其中最新施展的效應生效。


  例如,假設兩名牧師對同一目標施展祝福術 Bless,則受術角色只得益一次而不會獲得投兩次附贈骰子的機會。



察覺法術的施展 Perceiving a Caster at Work

  許多法術展現出明顯可見的效果:如火焰爆炸,冰牆,傳送等等。其餘的某類法術,如魅惑人類一樣,沒有任何可見的、可聽見的、或其他可察覺其效果的跡象,並且很容易被不受其影響的人所忽視。正如《玩家手冊》中所提到的,你通常不知道一個法術已經被施放了,除非這個法術產生了一個能夠引起注意的效果。


  但是施法的動作呢?是否有可能有人正察覺到一個法術正在被施放於他們的面前?要被覺察到,這次施法必須包含言語、姿勢或材料。無論使用的是在法術描述中所指定的材料物件、材料包或者法器,該材料成分的具體形式對於感知結果而言並不重要。


  如果對法術成分的需求已經被一種特殊的能力所取代,比如法師微妙的法術特性或者許多生物所具有的天生施法能力,那麼施法是不可察覺的。如果一個不可察覺的施法產生了一個可感知的效果,通常不可能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確定施法者是誰。



辨識法術 Identifying a Spell

  有時一個角色會想要識別一個對方正在施放或已經施放的法術。為此,角色可以在對方施放法術時使用他們的反應來識別法術,或者他們可以在對方施放之後使用一個動作來識別法術的效果。


  如果角色感知了施法、法術效果,或者兩者都感知到了,角色可以通過反應或動作來做一個智力(奧秘神秘)檢定。DC = 15 + 法術環階。如果該法術以類法術的形式施放,並且該角色是其同類的成員,那麼該檢定將帶有優勢。例如,如果施法者以牧師身份施放法術,另一個牧師在這次識別法術檢定上帶有優勢。某些法術在施放時不會與任何職業發生衝突,比如當一個怪物使用其固有的施法特性。


  這個智力(奧秘神秘)檢定代表一個事實,即識別一個法術需要敏銳的頭腦及熟悉施法的理論和實踐。即使對於一個施法能力是感知或魅力的角色也是如此。能夠施法本身並不能讓你熟練地推斷出別人施法時在做什麼。

官方書籍中《珊娜薩的百科全書 Xanathar's Guide To Everything》關於效應範圍中的錐狀和線狀的判法範例。

魔法學派 Schools of Magic

  眾魔法學院將各種法術分成了八個類別,即為魔法學派。學者們,尤其是法師們,會將所有法術依此歸類,並相信所有法術本質上都以相同的方式運作,而不論其是得自慎密的習,還是來自神袛的恩賜。


  魔法學派的分類可以為法術的描述作補充。它們本身不帶任何規則,但其他的規則可能會與其相關。


防護 Abjuration

  防護法術的本質是守護,不過當中也有某些帶攻擊性的用途。它們可以創造屏障,抵消有害的效應,傷害入侵者,或將生物驅逐到其他存在位面。


咒法 Conjuration

  咒法法術牽涉到將物體和生物從一處傳送到另一處。其中某些法術會將生物或物體召喚到施術者身邊,而有些則將施法者傳到另一地方。有些咒法還可以憑空創作物件或效應。


預言 Divination

  預言法術揭露資訊,其形式可以是失傳的秘密,未來的映像,秘寶的藏地,幻象的真相,又或者是遠方人物或區域的異象。


惑控 Enchantment

  惑控法術影響他人的心智,改變或控制他們的行為。這些法術可能令敵人視施術者為朋友,或者強迫生物作出特定行為,甚至像扯線人偶一樣操縱其他生物。


塑能 Evocation

  塑能法術將魔法能量塑造成想要的效應。有些會喚出一陣火焰或閃電。有些則會導來正能量治療傷口。


幻術 Illusion

  幻術法術可以暪騙他人的感官或心靈。它們令人看見不存在的事物,或者看不見存在的事物,還可以使人幻聽或記起沒有實際發生過的事。有些幻象任何人都可見,而最陰險隱秘的幻象則會直接將影像植入某生物的思想中。


死靈 Necromancy

  死靈法術操縱生與死的能量。這些法術可以賦予額外的生命力,或從他人身上汲取生命能量,還可以創造不死生物,甚至起死回生。


  用死靈法術創造不死生物(如操縱死屍 animate dead)並不是善良的行徑,只有邪惡的施法者者才會常用這些法術。


變化 Transmutation

  變化法術讓生物物體,或環境的屬性發生改變。它們可能將敵人變成無害的生物,強化友方的力量,或是令物件活起來聽從施法者的指令,又或是強化生物的天生自癒能力讓其傷勢迅速復原。

【TCE】個性化法術 Personalizing Spells

  正如每位表演者都會給自己的藝術賦予個人風格,每位勇士的戰鬥風格亦是他們曾經訓練的展現,施法者自然也可以通過使用魔法來表達自己的個性。無論施法者正在施展的是什麼法術,你都可以定製你角色法術效應的外觀。也許你希望你施法者的法術以你喜好的顏色呈現出來,暗示你曾經師從一位天界導師、又或者展示出你與四季之一的聯繫。為你法術定製外觀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無論如何,這些變化並不能改變法術的效應。也不能讓一道法術看起來像另一道——比如說,你不能讓一道魔法飛彈看起來像一道火球術。


  當你定製你施法者的魔法時,可能會考慮將其發展為成套主題——通常而言,範圍越廣、越多樣越好。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描述你施法者的魔法,讓其給故事帶來更多的樂趣。你也可以使用定製效果來彰顯你的角色的其他方面,例如讓一道吟遊詩人法術更貼近他們喜愛的藝術形式,或使牧師法術更符合所崇拜神祇的主題。


  比如說,一位喜好風暴的法師的火球術在視覺效果上或許會噴出一團燃燒雲朵,或是爆發成一團紅色閃電(但不會改變法術的傷害類型),同樣的,這個法師的加速術也許會將目標裹在微弱雷雨中。


  又或者,一位侍奉月神的牧師在施展治療傷口時,也許手上會散發出微弱月光,或者他們的虔誠護盾會讓目標環繞在一輪新月微光中。


  再進一步,為他的魔法選擇了櫻花主題的一位德魯伊在施展糾纏術或橡棍術時,會製造出會長出粉色嫩葉的美麗枝杈,他們的妖火法術會顯現出飄散花瓣而不是火焰。


  魔法主題表格給予了一些建議,也許會在個性化角色法術時激發你的一些靈感。


d10 主題

1  書頁,摺紙,羽毛筆和墨水,都伴隨著寫字的聲音與圖書館的書香。

2  鹽水味,鯊魚、水母、章魚或其他海洋生物的形狀。

3  施法者家鄉的美食,或帶著家鄉菜味道的餐具。

4  富有的銅臭味,伴隨著施法者本人過分的幽默感。

5  以隱形筆刷揮畫出來的水彩顏料。

6  透明的武器、護甲,小型的戰爭機械,和魅影般的士兵。

7  帶著一絲溫暖和陣陣風沙的黃金光線。

8  喧鬧的動物,帶著雞舍馬廄裡面的溫暖氣味。

9  深層感情的具現,例如代表憂鬱的淡淡枷鎖,代表懷舊的深褐色調,或者代表情愫的心形爆炸。

10   在施法者那不可逃避的重複夢境中出現的奇思妙想或恐怖存在。

魔法之網 The Weave of Magic

  D&D 多元宇宙中的世界都是充滿魔法的地方,其內所有存在都浸透著魔法的力量。每一塊石頭,每一條溪流,每一個活物,甚至是空氣本身都蘊含著未開發的潛在能量。這些原生的魔法是造物的原料,也是尚且靜默的存在意識,它滲透在每一點物質中,又在多元宇宙中以各種能量的形式作表現存在。


  凡人無法直接使用這些原生魔法,但卻可以借力於一種魔法的織造結構作為連接施法者意識與原生魔法原料的橋樑。被遺忘國度的施法者將其稱為魔網 Weave,並奉其本源為女神密斯特拉 Mystra。施法者們對這種橋樑的命名和認知各不相同,但不管如何稱呼,沒有魔網,原生魔力就被鎖定而無法觸及。最強大的大法師在魔網被阻絕的地方也休想用魔法點燃一根蠟燭。而在魔網環繞的地方,施法者就能招來閃電重擊敵人,或在一瞬間傳送到千里之外,或甚至可以逆轉死亡。


  所有魔法都與魔網緊密相關,只是不同的法術與魔網的接觸方式各不相同。法師、術師、術士和詩人的法術稱為奧術魔法 arcane magic。這種法術必須先(通過學習或直覺)理解魔網的工作原理。這些施法者會直接牽動魔網的經緯,來創造出所需的效應。奧法騎士和詭術師也同樣使用奧術魔法。而牧師、德魯伊、聖士和遊俠的法術則稱為神術魔法 divine magic。這些施法者與魔網的聯繫還要借助各種神聖力量——眾神、大自然的神力或是聖武士誓言的神聖意義。


  每一個被創造出的魔法效應都是魔網的經緯經過纏結、扭曲、折疊等操作塑造出的效果。某個角色施展預言法術如偵測魔法 detect magic 或者鑑定術 identify 時即是瞥見魔網本身。法術如解除魔法 dispel magic 即是撫平魔網,而法術如反魔法力場 antimagic field 則是將魔網重新修整,並讓魔法在法術範圍之外流過,而不是穿行其中。而在魔網受損或被阻斷的地方,魔法的效應將變得不可預測,甚至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