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物候調查
**萬里物候調查方案**
### **一、調查目的**
1. 記錄萬里地區動植物隨季節變化的週期性現象,建立在地物候資料庫。
2. 分析氣候變遷對生態的影響,提供農業、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參考。
### **二、調查範圍**
以萬里區(如新北市萬里區)為核心,涵蓋海岸、丘陵、森林等不同生態環境。
### **三、調查內容**
#### **1. 植物物候**
- **木本植物**:如楓香(葉變色)、山櫻花(開花)、榕樹(落葉)等。
- 記錄:萌芽、展葉、開花、果實成熟、葉變色、落葉時間。
- **草本植物**:如芒花(抽穗)、野菊(開花)。
- **農作物**(若有):如茶樹新芽、甘藷種植期等。
#### **2. 動物物候**
- **鳥類**:如家燕(遷徙)、五色鳥(初鳴)、候鳥過境時間。
- **昆蟲**:如蟬(初鳴)、螢火蟲(出現期)、蝴蝶(遷徙)。
- **兩棲類**:如青蛙繁殖季、蟾蜍冬眠。
#### **3. 環境現象**
- 初霜、結冰、融雪(若適用)、海岸藻類繁殖期等。
### **四、調查方法**
1. **固定樣區觀察**:選定代表性地點(如野柳地質公園、大屯山麓),每週記錄。
2. **公民科學參與**:結合當地居民、學校,回報物候現象(如開花照片、鳥類目擊)。
3. **技術輔助**:
- 氣象數據(溫度、降雨)比對物候變化。
- 使用手機App(如iNaturalist)記錄物種。
### **五、時間規劃**
- **長期監測**:至少1年,完整涵蓋四季。
- **重點季節**:
- 春季(2-4月):開花、候鳥北返。
- 秋季(9-11月):葉變色、候鳥南遷。
### **六、預期成果**
1. 繪製萬里物候曆,標誌關鍵物候事件時間。
2. 分析極端氣候(如颱風、暖冬)對物候的干擾。
3. 提供在地農民種植時程建議(如避開蟲害高峰)。
### **七、注意事項**
- 動物觀察需避免干擾生態。
- 植物記錄需明確標記地點與物種(避免外來種混淆)。
此調查可深化對萬里自然節律的理解,並作為氣候變遷的在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