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发现育儿和旅行的相似之处。
你可以事无巨细都做好应对计划,看很多育儿书、看别人的经验分享、跟别人交流,就像出发前看LP,找资料,上论坛,打印一叠又一叠的攻略。诚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每个孩子也都是个普通孩子,孩子之间有很多共性,你会发现有很多愿意分享经验的父母,你确实可以从别人的经验里面学到很多,印证很多,受益很多。就像旅途中值得看的风景,值得尝的美食,值得试的活动,驴友之间的分享总的来说还是相当靠谱。
当然了,任凭你计划如何周全,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总有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其实,这也是旅行的一部分,因为世上本有许多事情永远不可能在控制之内。而且,旅行本就是为了体验差异,如果什么都按部就班,一成不变,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很多乐趣,很多回忆,就在这些计划之外的地方。所以,当你的孩子让你哭笑不得,让你又爱又恨,让你手足无措,让你身心俱疲,想想看,当你赶不上火车,找不到住处,又或是错过了日落,遇上了塌方,是不是可以微笑着接受,然后调整,以乐观的心态继续以下的旅途。前路漫长,一次挫折只是插曲。以后当你回头看时,如果有那么幸运你还记得这经历,那些回忆一定弥足珍贵。
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风景,无论是夏花般绚烂,还是秋叶般恬静,无论是温润如春雨,还是柔白似冬雪,江河瀑布,森林雪山,沙漠草原,各有其美。不同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就如一道道不同的风景。别人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时代和人都在变化,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可以与旅行者和旅行地之间的关系类比。旅行地并非旅行者的私产,它有自己的文化,有自由发展的权利。执意要求某次旅程必须如你所想的进行,希冀一切的景色、人文、民俗维持理想中的状态,严格计算付出收获保持严格的比例,最后也许只会以失望告终。反之,放宽心态,融入当地,用心聆听,善于发现,会看到更多笑脸,感受更多美好。
无论多长的旅程,哪怕枯燥或艰辛,回头一看也总会觉得时间太短。孩子也一样,我们真正能陪伴他们一起走的时间,也就只有那几年。再好的旅程也会结束,当它结束时,我们愿意只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祝福。
当然,付出总会有收获的。愿意用心了解,就会知道更多;愿意真心交流,就可感受更深。把养育孩子的责任交给别人,就像把一切扔给旅行社,也许自己省心,但很可能会少了很多乐趣,而且在旅途中也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得不接受的副产品。
风景总在路上,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要享受这一过程,然后在过程中成长,和我们的孩子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需要欣赏,需要平和,需要接纳,需要等待,就跟每次的旅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