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江苗寨
我们住的房间。dexi在这里发现充电器不能适应任何一个插座,倒插平插斜插都没反应,开始了他的黔东南之行的第一耿(耿耿于怀)。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每次出行都会拍到厕所呢?看来重要的不仅仅是衣食住行啊。
(设计对白)等玉米大丰收了,俺吃一吨,挂一吨。
路边的阿幼小吃店,可惜午餐吃得太饱了。
田里的红藻,据说是喂猪的好料。
西江中学。
西江中学贫困生补助发放表。
西江民族小学二(1)班教室。
静静的苗寨。
壮观的苗寨,称千户不为过。
很有城堡feel的地方。
“热闹是他们的。”——我是凯丁,别做希尔瑞斯。
东引寨。
层层叠叠的枫木楼。
板凳舞撷趣。
仿lost欧洲行照片之墙上的一盏灯。
老芦笙场上的古歌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鼓藏堂与鼓藏头家窗外。
打呀嘛打词霸咯嘿。
苗寨,在建。
2 车江侗寨
已经成为一个大公园的车江侗寨。从门口看过去,鼓楼还不错。不过发现要收门票,我们都准备掉头就走了。
逃了门票,从居民区走到河边,小桥流水,别有风味。河边的树就是榕江得名的原因。
渡船来来往往。
颇有通灵之感。
为数不多的渔船,泛起阵阵涟漪。
最后,以三宝侗寨的著名鼓楼结束车江图片展。
3 宰荡侗寨
丰登寨,徒步宰荡的起点。
在路上
宰荡风雨桥。
宰荡小学教学楼和在建的篮球场。
学习园地。
板书。双语(普通话、侗语)教学。
竹林中的宰荡下寨。
美丽而宁静。
后山。
宰荡鼓楼。
在宰荡的晚餐。
火塘上的腊肠和腊肉。
闻风丧胆短腿日环食小圆桌。
第二天早上。雾锁宰荡,前一天拍照的地方已经看不到寨子了。
徒步出来的路上,如仙境般的大雾。
浓雾中,有春天的气息。
有清秀的竹林。
有休眠的田野。
有静谧的村寨。
有潺潺的瀑布。
也有小小的黄花。
更多宰荡的美丽,在我心中,也在http://picasaweb.google.com/yunjie/20090203#
4 宰荡 河边的孩子们
dexi上光学机的时候,俺借了DSLR+50mm定焦头来玩,顺手拍了几张孩子们。走得不够勤,所以有时候焦点不准。
这个小女孩很上镜。
小明星。
分文具咯。
最后来一张到此一游及试机照,ric/lost/dexi。
5 小黄侗寨及岜沙苗寨
从江香猪火锅。
小黄鼓楼。
小黄鼓楼一角。
高增乡小黄小学。
坐在门外的女孩。
小黄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鸭共生系统保护开发项目示范村。
小黄风雨桥。
小黄七姐妹的侗歌表演。
小黄村一角。
鼓楼与炊烟。
我们住的8号歌堂旅店。
附送:安静的岜沙,竹林边的晾谷架,时大雾弥漫。
6 大寨
大寨自织布。
织布的老婆婆。第二天下山的时候,dexi拍了另一个织布婆婆,结果被索要“新年财”,令dexi耿耿至今。
雾中的村寨与梯田。
雾聚雾散。
在半山腰看2号景点——千层梯田。
客栈饭店的窗口。
切片面包。
往1号景点——西山韶乐的路上。
西山韶乐,气势磅礴的远山和梯田。
老天眷顾,帮我们放了水,令大地与天空相辉映。
七星伴月。
2号景点——千层梯田。
第二天,去3号景点——金佛顶。
可能是先入为主或者是审美疲劳吧,口碑最好的金佛顶在我们的眼里不如1,2号那么震撼。当然,梯田环抱中的屋顶依然那么美丽。
重复就是力量,这里的人们日复一日的开拓,无意中造就了这种以无数线条的重复震撼人心的画面。
7 徒步漓江
明园的摩卡,大概是我第一次喝正式的咖啡。上方是几年前客人写过的笔记。
徒步漓江精华段起点:杨堤渡口。
出于精明的考虑,我们从杨堤渡口直接坐竹筏到浪石渡。出发时,江面大雾弥漫。
典型的漓江沿岸风光。
一处菜地,繁花似锦。
路边的小蓟花也来凑热闹。
漓江水暖。
自在漓江。
三天打鱼?
虽然时不时就有满载游客的大船驶过,但漓江水还是很清。
传说中的九马画山,这种事其实想象居多。
冬天水位下降了,还好倒影还有点。
不能免俗的再拍一张¥20图案取景的地方,上次来的时候是在船上拍的。
落日余晖中静静的兴坪是这次徒步漓江的终点。再好的旅程,也总会结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后会有期。